试论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试论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

刘晓棠

(金堂县中医医院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关键词】脾胃病;情志;心理疏导疗法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275-02

1.脾胃病与情志的关系

在临床中,我们知道胃肠是最能反映情绪的一个系统,食欲的好坏与情绪的高低有关。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斯纳诊所发现,在500多名因肠胃病住院的病人中,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1]。

查阅文献,近年有1801篇相关研究,许多研究表明,焦虑、恐惧、愤怒都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发生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结肠炎等。平时精神过度紧张时,胃幽门括约肌骤然收缩,胃里的食物易滞留,胃肠也会痉挛,会引起剧烈腹痛。在十二指肠溃疡,通过几十年临床及动物试验观察表明,恐惧、紧张会影响胃功能,造成胃壁的损伤,试验证明,大白鼠在受到电刺激时出现恐惧、紧张时,它的胃壁损伤比对照组要大几倍。临床上也发现病人因焦虑、愤怒、痛苦而出现的紧张情绪可使迷走神经冲动,使胃酸、胃蛋白酶等分泌增多,胃蠕动增加,但在一个人忧郁时,这些分泌就减少,这表明情绪的好坏与胃酸的多少及胃的蠕动成近似的正比关系[1]。

中国传统医学早已认识到脾胃与情志关系密切。《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肝在志为怒—怒伤肝,心在志为喜—喜伤心;脾在志为思—思伤脾;肺在志为忧—忧伤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总之情志伤脾胃,指“思者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乏力。此外反复持久情志异常情况下,亦会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如怒则伤肝,而肝病最先传脾,若郁怒伤肝,肝失疏泄,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引起“肝脾不和”病理表现,可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腹胀腹痛,泄泻便溏等症。

综上所述,情志因素与脾胃、心肝之间相互关系尤为密切,心调控人的情志活动,肝调畅人的情志活动,脾胃乃气机之枢,可以调衡情志活动,然而脾胃也是最易受情志所累的脏腑之一,故情志因素是引起脾胃病的常见也是重要的原因。

2.脾胃病并抑郁、焦虑的治疗

《脾胃论·赡养心神调治脾胃论》云:凡怒忿悲思恐惧,皆损元气,夫阴火之炽盛,由心生凝滞,七情不安故也,心脉者,神之舍,心君不宓,化而为火,火者,七神之贼也,故曰:阴火太盛,经营之气不能颐养于神,乃脉病也,神无所养,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脉也,心之神,真气之别名也,得血则生,血生则脉旺,脉者,神之舍,若心生凝滞,七神离形而脉中唯有火矣,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忻,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火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惠然如无病矣。盖中元气得舒伸故也。早在两千年前的《素问·宝命全形篇》中就有治病“必先治神”这样的精辟见解。我国古代的医学家们在治病时特别强调耐心说服、解释,争取病人的合作与信任。在诊疗过程中,非常重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努力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来减弱或消除症状,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针灸·以言治病篇》说:“悲可以治怒,治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治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治以遂迫死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治以侮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治以虑彼忘次之言夺之。五者必诡诈百出,无所不至,方可动人耳目”这些原因和方法,与现代心理疗法的情绪转移、发泄、说理、暗示、行为疗法等已颇为相似。

通过多项研究证实,心身疾病在脾胃病中极其常见,患者的症状表现是以躯体改变为特征,往往在诊断与治疗中,因忽视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而影响到预后。因此,以整体观念正确认识心身疾病,对治疗的成败及转归具有重要意义[2]。

故在治疗中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治疗。心理疏导疗法对脾胃病的效果首先取决于医生的主导作用。这就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专业技术、知识要精益求精,而且应具有广泛的生物医学、心理社会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否则就很难发挥自己的专长,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因医源性因素,加重病情[3]。

医生的主导作用就是要求医生自始至终对病人产生良性影响。这种良性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医生要排除名利得失杂念的干扰,竭尽全力地投入治疗。

(2)要热情。医生心里要有一团火,使病人和医生一接触就感到医生是可亲的,医生的热情可以影响病人的情绪,为治疗创造一个好的心理条件。

(3)要诚恳。医生首先要把自己的心交给病人,用真实诚恳的态度去赢得病人的信赖,使病人感到医生是可靠的,认真、负责的。从而向医生敞开胸怀,积极配合。

(4)要踏实、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切实、冷静、沉着的态度和作风,事事处处显得扎实、安定、稳妥,力戒浮夸、急躁。既要亲切、又要严肃。既要密切接触病人,又要保持一定距离。心理疏导治疗从实质上来说,是医患双方的一种心理交流,只有依靠医生正确的思想去排除病人的病理心理,才会产生治疗效果,使心理阻塞得以畅通。

(5)方法要灵活。医生要用不同的方法对待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病人心理-社会因素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疏导的方法也应不同,必须做到因人施治。

(6)学识要渊博。医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病人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症状,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医生就像一部“字典”或“百科全书”,能够从容地应付这一切,并能旁征博引、机智生动、无可辩驳地说服病人放弃自己的错误想法,接受医生的正确思想,从而战胜疾病。

其次,病人的治疗能动性是心理疏导治疗中推动病人进行治疗的内在动力,是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所谓能动性就是病人同疾病作斗争的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活动能力。它一旦调动起来,就会成为促进心理、生理、病理向良性转化的巨大力量。能动性的调动首先是一种知识武装。一个知识贫乏甚至连基本常识都没有的人谈不上能动性的调动。

病人的治疗能动性的产生与病人治疗的目的性有关。通常病人的治疗目的性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目的性是指病人由于长期病痛的体验而产生的解脱疾苦的愿望。间接目的性是指病人对疾病产生影响的关注,如疗效的巩固等。医生要明确告诉病人必须同时具备两种目的性。如病人间接目的性不明确,那么他解除痛苦后由于没有认识到远期疗效巩固及改造个性的意义,治疗能动性消失了,就可能出现病情复发。

病人的治疗能动性与病人十分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常见的影响病人的治疗能动性的心理-社会因素有:(1)基本心理-社会因素;(2)实际心理-社会因素;(3)偶发心理-社会因素。以上三类心理-社会因素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是相互交织,影响病人心理、生理、病理的变化。医生要善于分析这些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帮助病人调动治疗能动性,改造病人个性,树立乐观主义的人生观,但不可能一下子实现,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这一工作必须从治疗开始及帮助病人正确评价,对待和处理这些外界影响,并能适应各种急剧的社会应激反应。

总之心理疏导治疗归根结底还是要一定医生的充分说理,以理服人,提高病人的认识,所以只有将情与理巧妙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病人的治疗能动性,才能发挥心理疏导治疗的巨大威力。

对于心身疾病的脾胃病患者,也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常用的治疗抑郁焦虑的药物有三环类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但因其心脏不良反应较多,已退出治疗一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药物是新型的抗抑郁、焦虑药物,可用于各种心身疾病,临床中对久治不愈患者,中药健脾疏肝配合黛立新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1]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1996.06:425-426.

[2]鲁龙光.《心理疏导疗法》1996.06:110-112.

[3]李杲.《脾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