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业务查房在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继续教育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全面评估人员对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操作、设备使用等的掌握情况拟定业务查房计划,按计划作好准备,组织人员按消毒供应中心业务查房程序进行查房,查房程序为(1)主持人介绍本次查房的目的;(2)被查人进行操作演示;(3)集体讨论;(4)查房者提问及前沿知识学习;(5)主持人总结。查房后按主持人的总结内容要求采用晨间提问、跟班查看、访谈、资料检查等方式进行效果追踪。结果各级人员的专科技能操作,专业理论知识,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科室质量管理能力提升。结论消毒供应中心持续、灵活、严格的运用好业务查房的方式,能将专科理论与实践知识进行有效的融合与升华,提高培训质量,优化教学结果。同时给员工创造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加强工作协作性,提升了整个员工内涵素养。管理人员在检验人员业务能力的同时能主动发现缺陷,持续改进管理层面的问题,提升科室质量管理能力,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 标签: 业务查房 消毒供应中心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继续教育情况。方法以射洪太和镇5家社区为例,随机抽取200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调查问卷自拟。结果调查结果显示,78.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59人均对继续教育表现出认可态度,占100%,而大专及以下则仅占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2.0%的人认为临床进修作为继续教育的方式效果更好;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的原因中工作因素占49.5%,占据首位。结论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但应当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具体状况选择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方式,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恰当利用业余时间展开针对性较强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卫生 医务人员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对象的扩展,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接受教育,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更新护理知识与技术,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护理继续教育(nursingcontinuingeducation,NCE)是护理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其目的旨在使在职护士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跟上护理科学的发展1。我科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进行不同方式的继续教育方法,其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 继续教育 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已成为医务人员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科学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提出几点体会。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适应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国家对卫生技术人员实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应适应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的对象是完成毕业后医学教育培训或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全行业管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打破医疗机构的行政隶属关系和所有制界限,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卫生和医学教育资源,按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总体要求,加强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领导。全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是指导、协调和质量监控的组织。继续教育的直接结果是促使医院中受继续教育者医疗熟练程度、医疗技能,医疗所需知识等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继续教育的最终收益表现在两方面。对医院而言,医院内员工医疗绩效和医疗生产率得到提高,进而使医院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对受继续教育者而言,最明显的收益就是可以增加其医疗收入和有关的福利待遇,提高医疗水平。

  • 标签: 医院继续教育 成本效益 分析
  • 简介:摘要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加强医疗队伍的整体建设,必须建立一支科学性强、学科全、素质好、有特色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继续医学教育在该队伍的形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医疗技术发展的原动力。本文对我国继续医学教育进行回顾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发展继续医学教育陈述了建议,提出了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多方位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医院的内涵建设,带动医疗技术的整体发展。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医疗技术 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继续教育是培养合格医务人员的必经途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务人员更应不断的参加、开展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医疗卫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近年来组织的医学继续教育的课程实践,对学员的意见广泛搜集,结合继续教育的现状,浅谈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继续教育的问题。

  • 标签: 医学 继续教育
  • 简介:摘要近年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作为我国医院药学服务模式改革探索的重要领域和实践前言。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更充分发挥医院药师在医院药学工作中的作用,从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首先概述了医院静脉药物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概况,分析了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意义。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合理用药 医疗纠纷
  • 简介:(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徐汇200000)摘要目的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精神卫生中心用药患者的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单一,但用药咨询面较广,患者询问较多是药物用途及不良反应。为此,作为精神卫生中心的药师需要丰富医药知识,并切实提高咨询水平。同时,要加强语言艺术,促进药患交流。作为精神卫生中心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掌握咨询分寸。结论精神类药物开展用药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合理用药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具有积极意义。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9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停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直到出血情况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损伤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出血转化后继续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加快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死 出血转化 阿司匹林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急诊医治的患者(7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35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常规的急诊预检分诊,而研究甲组是使用早期预警评分进行分诊,总结分诊正确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甲组的分诊正确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服务态度评分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问讯技巧评分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分诊环境评分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温馨提示评分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熟练程度评分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预检分诊中,早期预警评分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提高分诊正确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诊预检 分诊 早期预警评分 护理满意度 分诊正确率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本中心制剂管理对医院制剂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针对制剂要求高、成本大、定价低,制剂仪器设备陈旧,制剂质控执行不严,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减少制剂成本、加强设备更新、强化质控管理、加大人才培养等建议,为中心制剂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成功之路。

  • 标签: 制剂管理 现状 思考建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全科医师继续医学教育与临床诊疗能力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在我社区工作的全科医师5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完成对社区全科医生的调查。结果全科医师的医学专业理论分数为(4.89±0.38)分;医学教育分数为(4.23±0.75)分,医学专业理论和医学教育,均对全科医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全科医生的年龄和性别,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影响不大。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全科医师,对继续教育项目的重视程度越高。临床从业年限和专业技术越高的医师,其继续教育项目得分越高。结论全科医师对继续医学界教育关注度和重视度的高低,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全科医师的临床诊疗能力。

  • 标签: 全科医师 继续医学教育 诊疗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安全隐患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13名工作人员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实施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将13名工作人员分为干预组及非干预组,观察两组工作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职业暴露率及工作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干预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非干预组,而职业暴露率则低于非干预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促进供应中心工作质量,降低工作差错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隐患 职业防护培训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