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小针刀加治疗颈椎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抽取124例于2016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利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62例观察组和62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小针刀加治疗,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干预,给予观察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治疗效果以及疾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的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优,患者疾病的复发率显著要低于对照组,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差异不明显,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有所改善,疼痛评分比较具有差异化。结论对于颈椎病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治疗中具有一定的缓解效果,但是治疗后患者的疾病有复发现象,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获取较高的护理价值,值得参考。

  • 标签: 小针刀 整脊治疗 颈椎病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手法5配合四维牵引调曲法5治疗骶髂关节骨错缝患者的疗效。方法在运用常规方法放松腰骶部后,运用腰骶侧扳法、过伸压盆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同时配合四位牵引调曲法加强疗效。结论手法配合四维牵引调曲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整脊手法 骶髂关节错缝 四维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P)患者接受腰椎多方位手法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LDP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非盲法对其进行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推拿手法治疗,Ⅱ组接受腰椎多方位手法治疗,对比评估两组治疗后的腰椎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接受VAS、JOA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VAS评测结果相比Ⅰ组明显降低,而JOA评测结果明显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LDP患者实施腰椎多方位手法治疗,可明显缓解腰椎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值得推荐。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多方位整脊手法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观察临床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2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5年8月-2016年8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92例患者实行均分,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于参照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对于研究组患者来说,在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更佳,对比于参照组患者而言,组间数据存在统计意义且P<0.05。结论在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骨伤整脊手法 独活寄生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处理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6例脊柱后路手术并发硬膜破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标准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处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拔管前14h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的满意率为90.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后路手术合并硬膜破裂患者实施综合处理措施可促进创口愈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脊柱后路手术 硬脊膜破裂 临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的129例脊髓膜膨出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52/65)(P<0.05)。结论脊髓膜膨出患儿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脊髓脊膜膨出 围手术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疳积散配合捏疗法治疗小儿疳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诊所接受治疗的小儿疳积4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利用疳积散常规服用治疗,观察组选择疳积散配合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70%(P<0.05)。结论小儿疳积应用疳积散配合捏疗法治疗能够实现内外兼治,不会有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疳积 疳积散 捏脊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与捏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针灸治疗组患儿每次治疗约需10分钟左右,每天一次,三天为一个疗程。捏治疗组治疗每次以5分钟为宜,每日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药物治疗对照组口服肠生等常规治疗药物,一天3次服药,3天为一个疗程。结果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95%,捏治疗组有效率为92.5%,而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0%。前两者的有效率都要高于对照组,且他们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灸法和捏法均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非常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针灸 捏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硬膜外麻醉下的无痛分娩以及正常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产妇共3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产妇采用正常分娩的方式,观察组的产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的方式,对比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患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4.8%。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硬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的方式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中的疼痛,并利于产程的有效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硬脊膜外麻醉下无痛分娩 产妇 疼痛 产程
  • 简介:摘要肌萎缩症患儿住院时间长,院感发生率高。随着家庭呼吸机的广泛使用,经过气管切开手术后的儿童可以选择家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本文主要介绍我院1例肌萎缩症带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儿的回归家庭培训计划,为家属提供一定的参考,并逐渐规范我院PICU的延续性护理。

  • 标签: 脊肌萎缩症 气切-机械通气 儿童 回归家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太子厌食饮结合捏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探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患儿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小儿厌食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相应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中药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食欲变化情况及其对应的中医病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小儿厌食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小儿厌食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后食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病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厌食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中应用自拟太子厌食饮口服结合捏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 标签: 自拟太子厌食饮 捏脊治疗 小儿厌食 护理
  • 简介:摘要比较影像能从不同角度进行疾病的分析比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点联系,提高肿瘤影像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为其今后临床及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 标签: 比较影像学 肿瘤影像学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生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慢性结肠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的基础上联用肠生胶囊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观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8.37%,观察组慢性结肠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67%,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生胶囊和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慢性结肠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在临床治疗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整肠生胶囊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 慢性结肠炎 效果
  • 简介:摘要《医学免疫与病原生物》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学科知识量大,内容繁杂,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也不断更新,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我们的教学应如何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从改变教学方法、多媒体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重视实验课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尝试。

  • 标签: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免疫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蒙医是一门具有民族特性的传统医学,在蒙古民族的长时间的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具有丰富的内容与悠久的历史,在对疾病进行诊治的过程,由于用药剂量少、疗效确切、经济性好等优点得到了人们的青睐。总的来说,在治疗的过程中,蒙医应用“赫依”、“希拉”、“巴达干”三根的关系来对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解释,经过长期间的研究与实践,蒙医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范围日渐广泛,本文对蒙医的治疗进行了简述,以期进一步提高蒙医临床治疗的的合理性。

  • 标签: 蒙医 治疗学 赫依 希拉 巴达干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大热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为了推动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为许多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疾病提供更多思路。应该将干细胞生物更好的应用到医学细胞生物教学中,让医学院校的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干细胞生物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从而为日后医学界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本文通过探索和总结“医学细胞生物”教学内容及方法,希望能够给日后医学细胞生物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干细胞 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生物与医学遗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也应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尤其是课堂突发事件。方法对于课堂突发事件—“冷处理”,退一退,缓一缓,尽量弱化矛盾;或把问题推到课下,冷一冷再解决。结果如果处理不当,扰乱教师的教学活动,影响正常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处理得当,不但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听课,还会让学生对老师心生敬意,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结论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要讲究技巧和方式;要“多用情,少用气”;应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原则恰当地处理课堂的突发事件。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步的认识,希望对教学活动有所裨益,供大家探讨。

  • 标签: 冷处理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课堂突发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集中探讨CT在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方法纳入60例2016年4月-2017年6月因甲状腺癌于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对于上述患者的CT表现进行分析和鉴别。结果25.0%(16/60)患者病灶位于左叶,43.3%(26/60)的患者病灶位于右叶,18.3%(11/60)的患者病灶分布于双叶,剩余11.7%(7/60)的患者病灶位于峡部。93.3%(56/60)的患者病灶呈低密度,剩余6.7%(4/60)的患者病灶呈等密度。63.3%(38/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另36.7%(22/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类圆形。68.3%(41/60)的患者病灶表现为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剩余31.7%(19/60)的患者病灶内存在钙化,其中18.3%(11/60)的患者表现为细颗粒样钙化。25.0%(15/60)的患者表现为环状强化,表现为半岛状强化和“强化残圈征”的患者各占18.3%。50.0%(30/60)的患者病变侵袭邻近器官,43.3%(26/60)的患者存在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结论因CT技术对于甲状腺癌患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确诊率,同时可有效的显示病灶及其周围的变化情况,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 彩色超声多普勒 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