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转录因子Sox2在固有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篇论文:Sox2在中性粒细胞中能够充当胞内DNA传感器的作用,当Sox2结合了细菌DNA后,Sox2会通过激酶TAK1和转接蛋白TAB2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开始转录翻译一系列的促炎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中的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是指从已有的毛细血管或毛细血管后静脉发展而形成新的血管,这个过程在肿瘤发生中至关重要。ETS-1是原癌基因ETS家族的重要成员,在胚胎发育,血管生成,炎症反应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临床数据显示,ETS-1在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TS-1所参与调控的血管生成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研究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ETS-1在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有了更透彻的了解,本综述将全面的总结ETS-1在肿瘤血管成中的分子机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展望ETS-1在临床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转录因子ETS-1 肿瘤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OX11在套细胞淋巴瘤(MCL)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8例MCL及30例反应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行SOX11、CyclinD1及其它相关抗体检测,应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OX11蛋白的细胞内定位。结果38例MCL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97.4%(37/38)表达SOX11,92.1%(35/38)CyclinD1阳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例CyclinD1阴性MCL中SOX11均为阳性表达;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SOX11蛋白定位于细胞核。结论SOX11表达有助于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包括可能被误诊的cyclinD1阴性母细胞样MCL。

  • 标签: 套细胞淋巴瘤 SOX11 CyclinD1阴性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nail对Hela细胞侵袭的作用。方法采用Hilymax法进行细胞转染,RT-qPCR法检测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扰组SnailmRNA表达下降约72.3%(P<0.01);Snail蛋白水平下降约54.2%(P<0.05)。在24h,48h,72h,干扰组较对照组细胞侵袭能力下降,其抑制率约为17.6%(P<0.05),31.5%(P<0.01),36.1%(P<0.05)。结论Snail下调可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

  • 标签: Snail 宫颈癌 侵袭
  • 简介:摘要研究PDEF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人胃癌细胞株AGS、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及人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PDEF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人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DEF的表达。结果人胃癌细胞株AGS及胃癌组织中可见PDEF基因扩增条带。人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株GES及胃癌癌旁组织未见明显PDEF扩增条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E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尤其在分化差的腺癌中,癌旁组织中低表达或无表达。结论PDEF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是一个预后的分子标记。

  • 标签: PDEF Ets 侵袭 转移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虽属良性病变但却有增生、浸润、转移和复发等恶性行为。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多发病。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对妇女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录因子Foxp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中的表达。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免疫学因素 转录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在人肝癌HepG2细胞内可稳定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的逆转录病毒载体。方法采用PCR技术扩增VEGFR3片段,克隆至pBABE-puro质粒,构建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经PCR、酶切、测序等验证后,体外与PIK包装质粒共同转染293FT细胞,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HepG2细胞,获得转入VEGFR3的HepG2细胞,通过Q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验证VEGFR3在HepG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①获得携带VEGFR3基因的重组质粒pBABE-puro-VEGFR3和人肝癌细胞株HepG2-pBABE-puro-VEGFR3;②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到VEGFR3在靶细胞HepG2-pBABE-puro-VEGFR3中的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VEGFR3基因的人肝癌细胞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 标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逆转录病毒 载体 HepG2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C33a细胞和Hela细胞中转录因子RUNX2对促凋亡基因Bi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33a细胞和Hela细胞均分为对照组和过表达RUNX2组,构建RUNX2质粒并转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RUNX2和Bim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宫颈癌C33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上升了41.2%(P<0.05),而BimmRNA下降了31.83%(P<0.05);宫颈癌Hela细胞过表达组RUNX2mRNA较对照组上升了61.72%(P<0.05),BimmRNA下降了40.01%(P<0.05),说明成功过表达RUNX2基因,过表达的RUNX2抑制了Bim的mRNA表达。结论宫颈癌细胞中RUNX2能够抑制Bim的表达,可能藉此途径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进展。

  • 标签: RUNX2 宫颈癌 Bim
  • 简介:摘要PERV是一种整合到猪基因组中的逆转录病毒,在异种移植、生物人工肝等技术中可能感染人。PERV存在于猪的各种组织器官中,并可体外感染人源细胞及细胞系,其复制、表达及对受体细胞的感染能力均与其分子结构相关,本文就PERV的分子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PERV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分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组织因子(TF)及凝血因子Ⅴ、Ⅷ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64例2型糖尿病病患,单纯性T2DM病患32例作为A组,T2DM合并CHD病患32例为B组,冠心病病患中急心肌梗塞(AMI)15例,心绞痛(UAP)病患17例。观察两组病患TF,凝血因子V促凝活性(FVC),凝血因子Ⅷ的促凝活性(FⅧC),血管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的聚集率(PAR),并针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B组病患FⅧC,FVC与TF的水平比A组明显要高,以上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ⅧC,FVC,TF以及PAR,vWF为正相关关系。结论FⅧC,FVC与TF水平均可应用在临床判别2型糖尿病病患合并冠心病的有效参照依据,组织因子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患病情发展依据意义重大,临床方面应得到大力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合并冠心病 组织因子 凝血因子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80例艾滋病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按照要求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随访12个月,记录并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结果(1)经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CD4+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病毒载量有明显下降趋势,显著低于治疗前的水平,F值分别为8.426、6.374,P<0.05。(2)经治疗,患者的卡洛夫斯基积评分和体重均有明显升高,尤其是6个月和12个月时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滋病患者行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半年后病情稳定,效果显著,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改善,值得借鉴。

  • 标签: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HIV
  • 简介:摘要由于供体器官、组织、细胞的缺乏,猪源性肝细胞成为生物人工肝等技术的重要原料来源,但PERV种间传播的可能性为生物人工肝的临床应用带来了重大隐患。本文就在体细胞对PERV的易感性进行综诉。

  • 标签: 内源性逆转录病毒 感染 生物人工肝
  • 简介:摘要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电、声、光、磁等物理因子,同时,人类的健康也离不开这些物理因子,但是,这些物理因子如果过强,反过来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过强的物理因子会给人类的机体带来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死亡。在我国物理疗法历史比较悠久,在很久以前人们就用物理因子治疗方法来治疗疾病,将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促进康复,人工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 标签: 人工物理因子 人类健康 治疗疾病
  • 简介:摘要低氧诱导因子(HIF)-2是由HIF-2α和HIF-1β组成的异二聚合体,是机体的一种重要转录因子,HIF-2在诱导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表达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具重要作用,而红细胞生成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可刺激红系造血,与红系造血存在密切关系,本文就HIF-2的结构、分布及下游基因表达的调控作一综述。

  • 标签: 低氧诱导因子-2 红系造血
  • 简介:摘要在胰岛细胞凋亡的进程中,免疫机制尤其是一系列的细胞因子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阐述近年来细胞因子尤其是新发现的胰腺衍生因子PANDER参与β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胰腺衍生因子PANDER 细胞凋亡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高原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居住于海拔2500~4250m的高原地区常驻人群分为四组健康对照组(无肺动脉高压,a组)、轻度肺动脉高压组(b组)、中度肺动脉高压组(c组)、重度肺动脉高压组(d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检测68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F-1α、VEGF浓度,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b组、c组及d组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肺动脉高压患者随肺动脉压力的升高HIF-1α及VEGF浓度增高,肺动脉压力高低与血清HIF-1α及VEGF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8及0.536,均P<0.01)。结论血清HIF-1α、VEGF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及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高原肺动脉高压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在所有神经营养因子中,进行了最透彻研究,发现最早的是神经生长因子(NGF),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NGF,mNGF)目前在临床应用最为普遍,对其进行的研究有重要临床和理论意义。本文主要就鼠神经生长因子的结构、功能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放弃抗逆转录酶治疗的原因,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某县放弃抗逆转录酶治疗患者治疗数据库中所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对该县数据库中放弃抗逆转录酶治疗患者中的96例治疗病例进行逐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患者放弃治疗比例明显高于女性,同性恋途径感染放弃治疗比例高于其他感染途径患者,青壮年放弃治疗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因为职业原因居家治疗放弃治疗比例低于流动职业患者。结论提高服药依从性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设立治疗随访期间的服药依从性的长期跟踪教育机制;要从提供或者设立稳定、牢固的职业岗位入手来提高服药的方便性和依从性;设立县级抗逆转录酶治疗药品储备库,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将纳入基本药品保障目录,设立抗逆转录酶治疗药品自购报销机制,提高患者服药的自律性。

  • 标签: 放弃抗逆转录酶治疗 病例原因分析 9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