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胸腹腔引流中,由于牵拉、贴膜固定不牢等原因引起的导管滑脱,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经济负担、也导致了反复穿刺引起的穿刺伤,现针对此问题予固定,能够有效的减少导管滑脱现象,在固定过程中注意方法及注意事项。

  • 标签: 胸腹腔引流管 思乐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腔闭式引流非计划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的1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胸腔闭式引流非计划性情况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本次研究135例患者中共有25例(18.52%)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患者因素所导致13例,护理人员因素所导致8例,引流固定因素所导致4例。讨论胸腔闭式引流非计划性的发生,其主要因素为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引流固定因素等三个方面,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以及加强导管维护能够有效控制胸腔闭式引流非计划性的发生,进而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管 非计划性拔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接受腹腔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使用腹腔引流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抽取90例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腹腔手术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5例。A组患者在手术后不放置引流;B组患者在手术后放置引流。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该组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手术患者在手术后放置腹腔对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腹腔引流管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密闭式腹腔引流引流最高处平切口引流、低于切口30厘米引流和低于切口60厘米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0例有腹腔引流置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低于切口30厘米和60厘米的高度进行引流;观察组采用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位置平切口引流,两组均为密闭式腹腔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和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引流效果与对照组有同样的引流效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引流袋平切口引流,能够使腹腔内的积液正常引出,并且能够随身携带,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腹腔引流 护理 引流 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寻求在普外中腹腔引流的确切方法。方法对2008~2010年施行的209例普外手术中腹腔引流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引流在普外手术中既有治疗作用又起监测观察功效。结论腹腔引流在普外科治疗中疗效确切。

  • 标签: 腹腔引流 普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引流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06年3月一2011年3月在本院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40名患者,其中腹部锐器伤者10名,脾破裂者12名,胆囊切除术者10名,肝切除术者18名,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年龄、病情具有可比性,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普通外科手术中应用引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普外科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泪道引流上、下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治疗泪小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泪道引流从上、下泪小点双路环行置入固定于鼻腔法对35例泪小断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5例泪小断裂全部成功。结论泪小断裂吻合术中,应用泪道引流上、下泪小点双路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法治疗效果好、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小断裂的方法。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泪道引流管 泪道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造口袋(康乐保5585型)在腹腔引流渗漏护理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07月至2013年12月我科出现腹部引流周围渗液的7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填塞与换药治疗,实验组应用一件式泌尿造口袋治疗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费用、皮炎发生率及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愈合时间、总换药次数、皮炎发生率、换药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造口袋在腹腔引流渗漏护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造口袋 腹腔引流管渗漏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腔引流在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并讨论在基层乡镇卫生院目前腹部外科疾病治疗中的不足与改进措施。方法现对本人2007年至2012年来参与56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应用腹腔引流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原患疾病、手术方法以及术后临床表现等信息。结果5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放置腹腔引流的时间在一天至三天,之后由医护人员拔除引流。40例患者在手术24h后引流液逐渐减少至几乎消失,且引流液性状正常,未发生感染与其他并发症;16例患者引流液中检测出异常渗液(消化道液体、胆汁或血),13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与护理工作最终痊愈,2例患者需重新手术。结论腹腔引流对于术后排出腹部积液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积极预防患者感染或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腹腔引流管 腹部外科手术 乡镇卫生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扣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固定深静脉导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使用深静脉导管引流恶性胸水的晚期肺癌患者共90例,按照不同的固定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线固定,实验组采用固定,分别比较两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舒适度82.2%显著高于对照组44.4%(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9%显著低于对照组42.2%(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水胸腔引流中使用固定深静脉导管舒适度高,不良发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思乐扣 缝线固定 深静脉置管 恶性胸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背心式引流固定装置防止引流脱落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头颈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背心式引流固定装置固定引流引流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固定引流引流器,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引流意外脱落率及引流器意外脱落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固定装置的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心式引流固定装置应用于头颈部术后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引流意外脱引流器意外脱落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固定装置的满意度。

  • 标签: 背心式引流管固定装置 头颈部 意外脱管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警标识在腹部手术患者腹腔引流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腹部手术患者118例,术后均行腹腔引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5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59例患者实施预警标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管道堵塞率(0.9%)、管道打折率(2.3%)、管道脱落率(0.5%)、更换时间延迟率(1.8%)、管道判断失误率(1.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6%)、(11.1%)、(3.2%)、(7.4%)、(5.5%),观察组管道识别准确率(99.5%)、健康知识知晓率(94.9%)、行为依从率(96.6%)、患者满意度(9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72.9%)、(78.0%)、(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警标识可显著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护理隐患及缺陷的发生风险,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警标识 腹部手术 引流管道
  • 简介:摘要对我院86例脑室留置引流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各项护理,探讨脑室引流术后护理方法,提高患者预后。

  • 标签: 引流管 护理 感染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指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引起脑实质内出血,血液进入脑组织形成血肿,多数突然发病,病情进展迅速,严重时数分钟或数小时内恶化、并发症多。因此,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脑室引流治疗,可缓解颅内高压和减少死亡率,同时脑室引流的护理可直接关系到手术成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疾病的控制及愈后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出血 脑室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联合3M透明敷贴在老年患者CVC导管固定中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病房患者48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组采用装置及透明敷贴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患者发生接触性皮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移位、脱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3M敷贴固定锁骨下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降低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延长留置时间。

  • 标签: CVC 3M透明敷贴 思乐扣 导管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天数的影响。方法对180例肺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平均置天数为7天±1.5天;对照组平均置天数为9天±1.5天。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协助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促进肺扩张,避免肺不张,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肺切除术后 呼吸功能锻炼 引流管护理 置管天数
  • 简介:摘要术后放置引流,加强护理观察、充分健康指导,可以观察术后是否有渗血、腹腔出血、胆漏等,又便于引流出残留于腹腔的少量积血和积液,也不会延长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此种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被证实是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肝胆外科手术 引流管 并发症 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切除术后引流适宜的负压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9月176例甲状腺瘤切除、甲状腺全切、甲状腺癌切除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的择期手术一类患者同时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88例。观察组的平均负压值为(60±13mmHg),对照组的负压值为(110±20)mmHg)观察术后调整适宜的负压引流,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负压吸引的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通过调整适宜的负压,观察组引流更通畅为86.2%显著高于对照组56.1%。结论通过调整适宜的负压有利于甲状腺手术过后的引流更为顺畅,降低并发症产生的几率,增强手术过后的安全性,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引流管负压 甲状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腰大池引流的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例采取腰大池穿刺外引流的患者,观察在引流期间的护理效果,记录引流液的流量、速度、性质等,关注其病情变化及治愈情况。结果入选20例患者均已痊愈并顺利出院,未见有护理并发症。结论护理腰大池穿刺外引流的患者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严格控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积极预防逆行性颅内感染,掌握最佳时机,确保临床疗效。

  • 标签: 腰大池外引流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肝胆外科术后引流的护理效果,探究如何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与标准,选取在2013年08月10日—2014年08月10日入住我院肝胆外科部门中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对象,统计与分析这10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100例患者根据随机选取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是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患者在肝胆外科手术后利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护理;分析组的患者在肝胆外科术后利用引流进行护理。结果分析组的护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护理效果好,并且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比较低。结论肝胆外科手术之后利用引流进行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引流护理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临床试验方式。

  • 标签: 肝胆外科 术后护理 引流管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