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为高血压患者开展社区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1~12月选取南通市崇川区钟秀街道内居住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高血压3级管理,实验组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建立患者自我管理小组,12个月后评估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个月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血压监测知识、膳食知识、运动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心理调节知识6个方面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自我管理能力如自我监测血压、低脂低盐饮食、坚持运动、坚持服药、情绪控制良好、限制饮酒、不吸烟等7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除不吸烟外)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均收缩压(167.82±20.53mmhg),平均舒张压(100.32±11.54mmhg);实验组平均收缩压(141.62±18.73mmhg),平均舒张压(90.12±11.58mmhg),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活动,从而能有效控制血压,有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自我管理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综合评估(CGA)在住院老年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2)给予常规疾病治疗、营养指导和营养支持,观察组(n=63)同时实施CGA,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营养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的微型营养评定量表(MNA)得分以及Barthel指数均要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综合评估(CGA)能够明显改善住院老年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老年综合评估(CGA) 老年患者 营养状态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维度疼痛评估转盘在疼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肿瘤科、神经科、骨科、普外科、泌尿科等有典型疼痛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0例。试验组给予使用多维度疼痛评估转盘进行疼痛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疼痛缓解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维度疼痛评估转盘在临床护理中对疼痛的患者进行评估及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疼痛 转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对象均来源于我院在2013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参与研究的病例数共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各28例的研究组和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者按照治疗护理需求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应用全面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全面护理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龄结直肠癌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5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使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结果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33%,稳定5例,进展4例,死亡1例。共计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患者痊愈,未对相关治疗造成影响。结论高龄患者为结直肠癌的高发人群,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此,医护人员应加强其围手术期管理,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这样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老年人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术后疼痛评分及舒适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患者32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并给予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以舒适护理。结果治疗后,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效果更佳。结论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给予舒适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并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感,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疼痛 临床效果 疼痛评估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评估。方法随机选择研究对象是2015年7月~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施常规治疗,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再实施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统计分析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心率、呼吸等指标的改善情况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是6.7%,对照组是33.3%,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是3.3%,对照组是13.3%,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 标签: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 治疗方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SA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HLSAP患者22例,随机分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降脂药及肝素予以联合治疗,观察组在基于此,采用CRRT治疗。比较两组治疗48h后并发症、尿淀粉酶(AMS)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治疗48h后CRP等均未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病死率及发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RT乃是对HLSAP予以治疗的最佳方案之一,可对其临床症状及预后具有显著改善效果

  • 标签: CRRT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0昏迷患者,并对患者展开有效的诊断和救治,分析昏迷发生的原因和救治的结果。结果经过临床检查,90例患者中38例(42.2%)为急性中毒,心血管疾病22例(24.4%),脑血管疾病19例(21.1%),糖尿病11例(12.1%)。开展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35例(92.1%),心血管疾病抢救成功13例(59.1%),脑血管疾病抢救成功14例(73.7%),糖尿病抢救成功9例(81.8%),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最高。结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比较复杂,常见的原因为急性中毒和心血管疾病等,及时有效进行诊断和急救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要对昏迷的患者及时开展相应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提高急救治疗的有效性。

  • 标签: 急诊内科 昏迷 急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估社区居民糖尿病认知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某社区300例居民(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对所有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对比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健康教育后,该社区居民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且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各项指标均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实施健康教育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而且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意义重大,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社区居民 糖尿病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飞秒激光手术治疗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10月~2015年9月我院接收近视散光患者60例作为对象研究,分成两组不同处理组,即对照组(常规Lasik手术)、治疗组(全飞秒激光手术),并于手术期间实施护理措施,评定预后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屈光度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者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近视散光患者行全飞秒激光手术疗法期间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强整体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全飞秒激光 近视 散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行子宫切除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手术作为观察组,46例患者行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恢复、住院时间等情况,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止痛泵使用率、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组间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较开腹术式疗效更为理想。

  • 标签: 开腹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评估联合肢体功能任务导向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的康复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改善,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P<0.01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评估联合肢体功能的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尽大可能地恢复身体的运动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任务导向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所选对象来源于2013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把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各为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钙尔奇治疗,研究组采用钙尔奇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密度得到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采用利塞膦酸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效果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症 利塞膦酸钠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动、静态联合疼痛评估在关节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17例关节外科患者随机分为A组(采用静态疼痛评估)110例,B组(采用动态及静态联合疼痛评估,即评估患者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和活动后的关节活动度、肌力及VAS评分)107例,2组均按照无痛护理模式实施护理,比较2组不同疼痛评估的结果在指导医生给予不同镇痛治疗后达到的疼痛缓解效果及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论运用动静联合疼痛评估能够更准确全面的评估关节外科病人术后疼痛程度,使医生对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掌握更加全面化、透明化、清晰化,为医生预先制定好关节外科病人术后镇痛及恢复的目标提供了依据,使医生能够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将疼痛程度控制在最小化,使关节外科患者的功能锻炼能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 标签: 动态 静态 疼痛评估 关节外科 无痛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至2015间我院收治的9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两组,设为研究组1和研究组2,首先对两组患者实施护肝以及对应的相关治疗,研究组1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1000mg/d的腺苷蛋氨酸治疗,研究组2征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在此基础上加用2000mg/d的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1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研究组2患者的总有效率达95.56%;两组治疗后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有所下降,组间比较时研究组2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研究组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腺苷蛋氨酸治疗病毒性肝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不同剂量 腺苷蛋氨酸 病毒性肝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对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溃疡出血患者(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30例)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凝血酶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复发例数、不良反应。结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复发率(11.11%)、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53.33%)、复发率(62.50%)、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凝血酶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其复发例数少、不良反应率小、安全有效、用药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凝血酶 奥美拉唑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移动互联网技术对特定人群健康管理的作用,探索更适应时代发展且行之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200名公务人员,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相同的健康管理方案下,分别采用传统的健康管理手段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健康管理手段,对其展开为期半年的健康管理,比较两组人群干预后常见慢性病检出率的差异,并使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评价两组人群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常见慢性病检出率方面,观察组体重超标及肥胖、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等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健康调查量表测评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情况、精力、精神健康等方面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移动互联网技术可提高目标人群对健康管理的依从性,提高健康管理的总体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总结。

  • 标签: 公务人员 移动互联网 健康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我单位2015年11月20日至2015年12月20日接受诊治的84例患者的护理情况,探究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内外科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20日至2015年12月20日来我单位接受诊治的84例患者,将其分为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诊治组(以下简称,评估组)和常规护理方式诊治组(以下简称,常规组),计算并比较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并计算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评估组患者自杀、走失等事件的发生率同常规组相比,均有所降低,且差别显而易见(P<0.05),评估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健康教育等指标满意度较常规组差别显而易见(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在神经内外科患者安全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适于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预见性护理风险评估表 神经内外科 护理满意度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