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冬季献血的特殊性,提高冬季献血的护理质量,改善献血环境,加强献血的服务与护理。结果献血车采取与季节相配套的工作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献血反应。调整适应冬季寒冷天气的工作方式,使冬季街头献血车对献血地护理更加完善。

  • 标签: 冬季 街头献血车 献血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前淘汰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在献血前筛选环节被淘汰的无偿献血12137名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无偿献血献血前淘汰原因中,ALT不合格比例为33.89%,样本颜色异常比例为22.75%,Hb水平偏低比例为14.67%,HBsAg不合格比例为11.10%。其中,ALT不合格所占比例最高,是主要淘汰原因。并且,初次献血不合格率为73.1%,明显高于再次献血。结论在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加强规范筛查工作,尤其加强对ALT的检测工作,以扩大无偿献血队伍,避免血液资源报废。

  • 标签: 无偿献血 淘汰 筛查
  • 简介:摘要献血档案是中心血站业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一名无偿献血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实验记录等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是维护献血及受血和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公正的重要依据。从血液安全管理的角度来看,献血档案是无偿献血个人血液各项指标、身体基本健康状况及血液受益人等方面真实有效的原始资料和数据。因此管好用好献血档案,对日常管理好献血队伍、对应付采供血紧急任务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采供血事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进一步加强对献血档案管理,不断推进无偿献血事业的深入开展,就成了中心血站档案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 标签: 加强 献血者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社会上频频发生了各自灾害与灾难,人与人之间随之也越来越需要关爱。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生命延续的一条有利渠道,但往往由于很多人对献血知识的缺乏,导致对献血行为的误解,严重影响了献血行为,使得一些血液需求最后的生存希望破灭。因此亟需普及献血知识,加强献血献血知识的认知,扩大无偿献血的队伍。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献血知识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护理学、心理学和人文知识对献血进行护理干预,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在献血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通过两个年度的对比分析其效果。结果献血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献血反应是可以预防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使愿意再次献血人群增加。

  • 标签: 护理干预 减少 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由于献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笔者对596例献血人群ALT升高的因素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主要有六种类型,三种类型在献血中是较为多见的。分别是经常性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的献血(占51.7%)、经常性饮酒的献血(占15.4%)、献血前疲劳的献血(占13.8%)。目的获知无偿献血血液ALT检测值不合献血要求的因素。结果提示献血中ALT升高的状态生存水平是必需的,以及ALT作为献血筛选指标之一是必要的、可行的。复查中84%的献血,其ALT值趋于正常。可见,只要献血献血前两天多注意休息、不吃含油脂类高的食物、不饮酒、不吃药、不做剧烈运动等,避免以上这些因素,就可大大降低因上述因素而引起的ALT不合格率,也就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 标签: ALT升高 影响因素 献血者
  • 简介:摘要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由于纯度高,浓度高,不良反应少,而且临床效果显著,已经被广泛使用于临床。如何做好宣传、动员和护理工作,让更多的无偿献血参加到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中来,以满足临床用血的需用,是我们采血护士的职责。我站对2010年—2013年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进行整体护理,收到很好效果。

  • 标签: 无偿献血 机采血小板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偿献血晕厥的护理措施。方法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来自哈尔滨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65242人。选取发生晕厥反应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晕厥原因采取应对措施。结果无偿献血发生晕厥的原因主要有紧张性晕厥、体位低血压性晕厥、环境因素所致晕厥和低血糖性晕厥。结论无偿献血发生晕厥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情况复杂,护士应在献血发生晕厥时进行应急处理,娴熟采取各种预防和护理措施,以减少晕厥献血和晕厥给献血带来的损伤。

  • 标签: 无偿献血 晕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献血实施整体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基层献血站接收的479例献血分成常规护理组(n=239例)和整体护理组(n=240例),对比和分析两组献血人员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护理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83%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60%(P<0.05)。结论对献血使用整体护理措施,有利于献血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患者受到不良反应问题的影响,拥有着较高的献血质量。

  • 标签: 献血 整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无偿献血档案管理是采供血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献血档案管理工作的建立健全、规范操作、科学管理和合理开发是保证本地区输血安全的基本保证,更是推进采供血机构管理的必备条件。本文试从献血档案管理的内容、意义和开发利用三个方面,论述献血管理的重要性。

  • 标签: 档案管理 献血者档案 采供血机构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献血ABO初筛血型检测错误原因的分析,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提高初筛血型检测的准确率,减少工作中不必要的环节,控制差错的发生,降低临床输血风险。方法对我站2012年至2013年25583例无偿献血的初筛血型严格按操作规程做正、反定型,以对初筛血型检测结果进行确认。结果2012年至2013年共采集血液25583例次,发现初筛血型检测错误84例。结论初筛血型错误原因有集中采血献血多工作人员少、环境温度达不到要求、工作人员为非检验专业人员、试剂保存不当效价降低、序列号血型标鉴分配错误、反应时间短等原因造成。

  • 标签: 献血者 初筛血型 错误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温州地区献血MN及P血型系统表型和基因频率分布。方法微量板法检测672名献血红细胞上MN、P血型抗原,根据红细胞凝集与否判定被检MN及P血型表型。结果MN表型332例,占49.40%,M表型195例,占29.02%,N表型145例,占21.58%,基因频率M为0.5372,N为0.4628;P1型235例,占34.97%,P2型437例,占65.03%,基因频率P1为0.1936,P2为0.8064。结论本地区MN血型的表型分布规律为MN﹥M﹥N,P血型中P2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P1型。MN、P血型表型的观察值与期望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值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 标签: 献血人群 MN血型 P血型
  • 简介:摘要献血的招募,是无偿献血工作能否顺利展开的重要前提。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是对无偿献血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关于献血招募,要增强宣传力度,端正工作态度,强调优质服务,提高人员素质,固定献血加强联系,发挥先进榜样力量,稀有血型要建立稀有血型库加强管理。关于志愿者服务管理,要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加强献血服务志愿者思想管理和组织管理制度,要对献血服务志愿者有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两紧密结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献血者 招募 志愿者 服务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曲靖市近6年来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成构情况,在献血人群中有针对性招募筛选合格的单采血小板献血,采集充足的血小板,保障临床急救需求。方法通过对2009~2014年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性别、年龄结构、职业状况、民族构成、文化程度、血型分布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年共有3009人次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累计捐献血小板4903个治疗量,捐献人次及捐献量男性献血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941,年龄以文化程度以初级中等教育、高中为主占(64.60%),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占(60.01%);临床使用单采血小板呈现逐年递增态势,从2009年的522.5个治疗量增加到2014年的1019个治疗量。结论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在性别、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和血型方面均有显著性特征,若按现有单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及血型占比情况计算将难以满足临床需求,所以制定招募策略时,应依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制定不同的宣传招募方案,以招募动员巩固稳定更多的单采血小板献血,为临床提充足的单采血小板。

  • 标签: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人群结构特征 招募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6月至12月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为850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为150例,其中首次献血250例,再次或多次献血750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228/76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144/2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160/10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梧州市无偿献血献血前淘汰的原因。方法收集梧州市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18~55岁无偿献血38557人,对其样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淘汰1872人,平均淘汰率为4.86%,其中2017年7月的淘汰率最高,淘汰原因最多的是ALT快检。结论血站需做好征询工作和制定检查项目,排除高危人群,降低献血的不合格率,缩短献血等候时间,提高献血的热情。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淘汰 HBsAg快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献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将这些人分为A、B两组。这其中A组主要是由街头固定献血点选取的无偿献血,总共7651人次;B组主要是来自各个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单位的无偿献血,总共7351人次。依照血液采集规则与技术要求,使用密封式采血袋采集献血的血液。并研究分析这些无偿献血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本次调查研究中,A组、B组无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大概在75人次(0.98%)与31人次(0.42%),这其中心理影响因素占不良反应出现总人数50.94%,环境因素影响占据12.26%。结论环境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日常实际采血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不良反应 分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