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降压联合调脂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0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采用降压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56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的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相对于治疗前血压变异性(BPV)各项指标水平明显降低,TC、TG、LDL-C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血脂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显著,血脂HDL-C无明显差异,BPV指标除了24hDSD、nDSD之外其他指标都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降压联合调脂治疗高血压患者,提高了血压的平稳性,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降压药 调脂药 高血压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后临床表现出的药学特征。方法本文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2014年2月接诊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做课题探究对象,分析了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物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60例患者收缩压全部<140mmHg,控制良好。利尿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等是经常使用的降压物。不良反应为低血钾、心动过缓及踝部水肿等。结论降压应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使用状况和基本规范吻合,部分患者用药后表现出不良反应,及时控制及对症治疗很必要。

  • 标签: 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 临床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情况及药学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2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降血压药物服用情况及效果、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298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好,收缩压均在140mmHg以下,约占比率为57.3%。其中,钙离子阻滞剂、β受体拮抗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物等,是临床应用最多的降血压药物,且患者在服用药物治疗后,主要以踝部水肿、心动过缓、干咳、低血钾等不良反应为主。结论降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临床应注意结合降压服用规范,合理选择与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降压药 服用情况 不良反应 药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医院门诊降压物应用现状,探讨有助于提升医院门诊降压物应用整体质量的重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我院门诊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215例高血压病患,通过观察降压物的基本应用情况,在整理其药物类型的基础上,计算出其DDDs数(用药频度),探讨药物应用优化程序。结果结果表明用有氨氯地平片、缬沙坦、复方阿米洛利/武都力、卡托普利、坎地沙坦酯、尼群地平、硝苯地平控释片、替米沙坦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络活喜片等。较之其他药物,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方面明显偏高,存在着差异(P<0.05)。结论基于医院门诊降压物而言,其应用程序正从短效标准朝着长效标准不断发展,满足国内降压物应用条件及发展趋势。

  • 标签: 门诊 降压药物 硝苯地平控释片 氨氯地平片 坎地沙坦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茶饮高血压1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缬沙坦胶囊4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中药茶饮高血压1号,两组疗程均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血压、临床症状及症候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茶饮高血压1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在改善眩晕、头痛或胀、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口干等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肝阳上亢 高血压病 中药茶饮高血压1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占比控制中应用药事干预的效果。方法本院于2015年1月起实施药事干预控制药占比,通过医院药品管理数据库的资料,调查干预前以及干预后期各个科室的占比情况。结果实施药事干预控制医院占比后,各个科室占比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占比控制中,通过事干预的应用,可有效的降低各个科室的占比,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药事干预 药占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心律失常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治疗法,治疗组患者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以降压穴作为治疗的首选穴位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针刺30分钟、24小时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7天、21天之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伴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改进后的针灸疗法安全有效,临床中可加以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心律失常,平衡针灸 降压穴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减少患纠纷。方法对医院药房患纠纷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患纠纷的根原与防范措施。结论加强药学服务,减少患纠纷,提高患者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是我们目前药学工作的重点。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患纠纷 措施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一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控制生殖功能的药物,用在雄性老鼠身上可实现短暂避孕,希望将来能应用在人类男性身上。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全新减肥药物,用消耗卡路里的假象“诱骗”身体,促使其燃烧脂肪,阻止体重增加。实验表明,该药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和减少炎症,可视为一种可迅速过渡到人体临床试验以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的候选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病区小药房的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病区小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根据潜在风险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相关责任人员的风险意识增强,病区小柜的储存、放置不规范等现象未再发生。结论在病区小柜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可增强相关责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药品服务质量。

  • 标签: 风险管理 病区小药柜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退的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门诊药房的药单400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患者退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药物存在着不良反应,用药不合理等,在退最多的药物中其中以眼科用药最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抗菌药物为β-内酰胺类最多。结论针对退问题,要对药师诊疗水平进行提高,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退机制,防止退情况的发生。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拟补肾降压方联合西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根据就诊前服用降压类型及剂量,分别给予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单独或两种药物连用。研究组加用自拟补肾降压方。比较两种方案降压效果及治疗症候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采用联合治疗,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97.2%,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为(35.8±10.3)、对照组为(36.1±9.5),无显著差异(t=0.128,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为(14.3±5.8)、对照组为(21.7±6.9),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10.913、7.359,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降压治疗基础上,凡以肾气虚衰兼血瘀为主证的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均可加用此方,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补肾降压方 老年性高血压 西药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全身动静脉血压升高,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很容易损害患者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也容易引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疾病。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是临床治疗高血压的关键,为了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临床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一些情况。

  • 标签: 抗高血压药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柜评分表的设计和在门诊中药房当中的运用。方法对2010年3月到2012年6月我院发生的小柜管理不规范问题进行记录,并结合这些问题设计小柜评分表,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门诊中药房施行。研究使用小柜评分表前后相关不规范问题的发生情况。结果施行小柜评分表后中药使用错误次数减少47次、药品丢失次数减少21次、药品储存错误次数减少19次、药品过期后未处理次数减少22次。结论利用小柜评分表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对柜内中药的管理进行改善,并且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小药柜 评分表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科对新生儿采用静脉给的治疗方法所对应的护理措施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入住我院新生儿科的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查阅对比相关文献资料,找出存在的护理问题,结合有关证据分析,做出评论,得出结果。结果影响新生儿静脉给安全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循证护理理论的应用能够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至8.75%。结论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静脉给中,能够加强科室用药管理水平,提高护士对于新生儿的用药专业知识的认识,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及业务水平,有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

  • 标签: 新生儿 静脉给药 循证护理理念 应用
  • 简介:摘要《小儿证直诀》是中国古代儿科名医钱乙的儿科代表作,是儿科学发展的重要瑰宝,本文通过对《小儿证直诀》治法的文献研究,全方面地阐述了钱氏补法的心得与体验。对后世医家论治小儿补法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小儿药证直诀 钱乙 补法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3期
  • 机构:来自美国埃默里大学温希普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地衣和大黄中发现一种橙色色素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未来或可将其作为抗肿瘤药物用于肿瘤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分析多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多耐药菌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多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多耐药菌,并对多耐药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多耐药菌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多耐药菌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多耐药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多耐药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多耐药菌,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耐药菌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多耐药菌感染和传播。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临床分布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医院事管理工作是保证医疗机构进行正常医疗活动、保健以及科研的保障性工作,并且该工作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的恢复速度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稳定性。本文首先对医院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再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望对有关工作者带来帮助。

  • 标签: 医院药事管理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