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给对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的影响。方法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90名患者分为杓型组、非杓型A组和非杓型B组,杓型组30例,早晨600-800服用降压物,非杓型A组30例,早晨600-800服降压,B组晚1800-2000服降压,观察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杓型组24hSBP、24hDBP和dSBP、dDBP均下降,P<0.05,nSBP、nDBP下降不明显,P>0.05。2、非杓型A、B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下降,P<0.05;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24hSBP、24hDBP、dSBP、Ddbp无明显差异,P>0.05,nSBP、nDB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晚上服药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53.3%,与晨起服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晚间服用降压不但可有效降低血压,还可改善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纠正非杓型血压,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 标签: 高血压 给药时间 非杓型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族、维吾尔族高血压患者予以降压治疗,得出结论汉族、维族对降压物的反应不同,但不管是汉族,还是维族患者,90%的患者通过服用降压物后,他们的血压都可以达标。

  • 标签: 汉族 维吾尔族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病区药房退现状,分析退的原因,以规范病区退药行为,减少退的产生。方法对我院病区2012年10月11日—30日,共计20天的退药单进行统计。结果2012年10月11日—30日退药单共1236张,退条目数3532,退总金额占药品总金额的比值为2.54%;退最多的科室为外科,产生退最多的因素为原因主要包括出院、更改医嘱、电脑输入错误等。结论我院各病区均有退现象,且退药量较大,增加了药品质量管理难度,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隐患,有待规范管理。

  • 标签: 病区 退药 住院患者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门诊抗菌处方的具体情况进行点评,进一步促进门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某门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发放的684张抗菌药物处方作为点评对象,按照《处方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权威文献的相关要求,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作为参考依据,对684张抗菌处方的规范性进行点评。结果共筛选出不合理处方432张,占比63.2%;其中书写不规范与用药不合理处方分别为374张(占比86.6%)、58张(占比13.4%)。结论门诊抗菌处方不合理性较为常见,其中以处方书写不规范以及抗菌使用不当居多,为进一步提高门诊抗菌处方规范化,务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门诊 抗菌药物 处方点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出血治疗应用尼莫地平早期强化降压治疗管理疗效。方法选取13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观察组2、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尼莫地平强化降压治疗,观察组1血压控制在160~180mmHg,观察组2血压控制在120~130mmHg,对照组血压未进行干预,对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根据头颅CT用多田法计算出血肿体积。结果脑出血患者血压在160~180mmHg范围,患者血肿体积缩小,患者血压在120~130mmHg范围血肿体积增大;对患者血压未进行调控,血肿体积明显增大。结论脑出血后必须积极应用尼莫地平强化降压治疗,将血压维持在160~180mmHg,可以减小血肿体积,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出血 尼莫地平 强化降压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能够达到老年高血压病病人降压效果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社区中开展的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教育、用药护理、血压监测以及情感支持等高血压护理模式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对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一系列的社区护理措施干预后,其血压水平有了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进行健康教育后,大部分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其用药依从性也普遍有了提高,与干预前相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一系列社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能让老年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等。

  • 标签: 老年高血压病人 降压效果 社区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高血压不同时间服药降压效果。方法将将老年原发性夜间高血压患者46例,随机分为早晨组和夜间组各23例,顿服厄贝沙坦、氨氯地平,早晨组于早饭后约8点左右服药,夜间组于晚饭后约7点左右服药。服药前及服药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各组服药前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收缩压/舒张压下降值平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组治疗后晨峰血压增高例数较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晨、夜间顿服降压均有减压效果,夜间顿服降压可明显降低晨峰高血压。

  • 标签: 老年人 高血压 降压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治疗中的影响。方法50例明确诊断原发高血压病1年以内的住院患者,经正规药物治疗后强化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预,分析干预前后血压的达标率及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的变化。结果在正规药物治疗,经强化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提高,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服药依从性增加。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健康信息,促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高血压的治疗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也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高血压 达标率
  • 简介:摘要医院事管理是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为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而开展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而事管理质量评价作为掌握医院事管理情况的重要手段,必须建立健全相关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时发现和改进事管理中的不足,为全面提高医院医疗卫生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从医院事管理质量评价的必要性入手,对其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

  • 标签: 医院 药事管理 质量评价 指标
  • 简介:摘要在治疗消渴病的中草药中,黄芪与山药这两味甘味之品是有很好的疗效的,但是我们又知道消渴病是忌食甜味的,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许多人都是有过疑问的,只是没有做过多的探究,今天本人就先投石问路,试着说明一下。

  • 标签: 天人合一 长夏季节 脾胃升降 心包相火 消渴病机 风火相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100例更年期女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抗压治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行抗压治疗+抗焦虑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理健康程度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经药物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观察组总有效量率为88.0%,对照组为60.0%,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压联合抗焦虑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患者,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降压 抗焦虑 更年期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降压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平均24hSBP和24h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降压疗效。

  • 标签: 高血压 老年 综合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滴定强化降压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46例脑出血患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硝普钠滴定强化降压治疗,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仅收缩压>180mmHg,给予药物控制。3天后复查头部CT,计算脑实质内血肿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后首次CT检查,治疗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25.8±3.1)ml,对照组的平均血肿体积为(26.5±3.2)ml,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天平均血肿增长率为7.1%,对照组为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将收缩压控制于130mmHg~140mmHg之间,可减缓脑血肿的增大。

  • 标签: 脑出血 血肿扩大 滴定 强化降压
  • 简介:摘要维蜜膏剂的使用历史悠久,由于具有良好的临床质量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因此,本文对维蜜膏进行定义,阐述了维蜜膏剂制备工艺的流程,总结了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为以后的制备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维药蜜膏剂 制备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退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静脉配置中心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的1200份退处方,详细记录退药科室、退原因和类别,并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退药科室排在前三位的是神经外科、普外一和普外三;退原因以修改医嘱最多,占总退因的72.17%;退类别以抗生素最多,占10.17%。结论退现象较普遍,建议加强合理用药宣传和学习,完善退制度和药品管理和加强沟通。

  • 标签: 静脉配置中心 退药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详细分析非口服给各种途径的药物吸收情况,在对比中总结经验。方法对每种非口服给途径的药物吸收详细分析对比。结果每种非口服给的药物吸收影响因素各异,在选择非口服给途径时必须综合各种因素合理选择。

  • 标签: 非口服给药 药物吸收 剂型 影响吸收因素
  • 简介:摘要黄连、肉桂是临床常用心肾不交,怔忡无寐之对,组方为交泰丸。临床应用较广,由此派生的方剂很多,本论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此对在提取方法、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

  • 标签: 黄连 肉桂 配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两种成分含量。方法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测定方法分别为用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双波长-系数倍数法。结果浓度范围为2.1~5.3ug/mL范围内,氧氟沙星及甲硝唑浓度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R=0.9998)两者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3.6%(RSD=1.33%)、98.1%(RSD=0.66)。结论采用测定两种药量浓度的方法简单可靠,可以用于复方氧氟沙星乳剂中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含量进行测定。

  • 标签: 复方氧氟沙星 双波长等吸收波长法 双波长-系数倍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