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应防范对策,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对本院2014年~2015年发生的79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类型、发生原因、当事人工作年限、事件发生时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前三位的分别是给药错误、查对错误、针刺伤。发生原因与护理人员、护理管理、护理安全隐患等因素有关,发生不良事件护士工作年限0~3年占63.29%,4~5年占20.25%。不良事件发生时段依次为上午治疗高峰段、中夜班、中午时间。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认真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实施非惩罚性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制度,进行有效的护理管理,加强护患沟通,均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安全。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成因分析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5月~2015.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按照溶栓后头颅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如下两组①无HT组;②有HT组,经Ligistic回归分析后总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HT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明显多于无HT组,HT组溶栓前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Li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可知,早期CT缺血性改变、溶栓时间>3h、是继发HT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继发HT的主危险因素为早期CT缺血性改变、静脉溶栓前NIHSS评分值偏高、发病至溶栓时间>3h。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收治的20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所有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资料统计本次研究所选取的20例患者中,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病变共计14例(70.00%),大脑后动脉供血区病变共计2例(10.00%),前动脉供血区病变4例(20.00%);发生出血转化则多在48h内,共计14例(70.00%);研究选取的20例患者基本愈合及好转患者共计12例(60.00%)。结论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性的威胁,及时有效的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医学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原有考试题库的知识内容也有许多淘汰更改,为了适应知识的更新与考试系统的接轨,我们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对出题软件内的中文题库全面更新和维修,并开发了英文的出题软件,应用于妇产科各级别的考试应用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自发性出血转化(HT)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非溶栓脑梗死患者中发生自发性出血转化的42例的临床资料,从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尤其房颤患者引起的脑栓塞;自发性HT出血量较少,经积极调整治疗,一般不会加重神经功能缺损,但高龄、基础疾病多,心肺功能差的患者相对预后较差。结论大面积脑梗塞及脑栓塞患者易继发出血性转化,应注意定期、及时复查头颅CT/MRI,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脑梗死 出血性转化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原因,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借助相关书籍及权威性期刊,对不良反应的成因进行总结。结果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多种,主要为药物药材自身质量因素、药物配置因素、患者个体差异、输液不合理等。结论临床应针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成因采取相应措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成因 措施
  • 简介:摘要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液体治疗药物,在围术期血糖控制中有一定优势。临床研究中发现该液体在为患者提供能量的同时对血糖影响较温和,广泛用于围术期和危重病人液体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围术期血糖异常对小儿的危害和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儿科围术期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围术期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73例疑似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全部进行常规MRI扫描、弥散加权(DWI)扫描及磁敏感加权(SWI)扫描。结合常规MRI、DWI、SWI检查图像,判断SWI在老年人急性脑梗死伴微出血的观测价值。诊断急性脑梗死伴出血,SWI明显优于DWI及常规MRI,对脑干和小脑半球的急性脑梗死伴出血灶,由于接近颅底,SWI序列伪影干扰较大,病变显示效果欠佳。

  • 标签: MRI 磁敏感加权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92例乳腺癌病理样本为研究对象,另取120例健康样本为对照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癌症组织与健康组织内相关蛋白表达情况,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理因素。结果病例组Vimentin蛋白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病例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病例组患者组织内Vimentin蛋白阳性和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3225,P<0.05;r=0.251,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和病例组患者肿瘤规格,淋巴结转移情况呈现负相关。Vimentin阳性表达情况越强,患者无瘤生存时间也就越长。结论对于乳腺癌浸润性导管癌者,上皮间质转化蛋白相关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疾病发展,全面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上皮间质转化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贫血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55例。给予常规组患儿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E进行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使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早产患儿体重增长情况、血常规及输血率。结果常规组患儿治疗后体重增长(15.5±4.8)g/(kg·d)与治疗组(20.7±8.1)g/(kg·d)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输血率为16.36%明显优于常规组的49.09%(P<0.05);治疗组患儿血常规情况明显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较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产儿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胆道结石几种成分的定量分析和对结石成因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06年至2015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广元川东北地区胆道结石患者约26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胆囊结石患者20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37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227例。对其胆石中的钙、胆固醇、胆红素以及磷等成分进行定量分析,以便于了解结石的成因。结果2063例胆囊结石患者中胆固醇类结石患者1402例,占68.0%,胆红素类结石患者331例,占16.0%,其它结石患者330例,占16.0%。在1402例胆固醇类结石当中,胆固醇的含量为70.0%~96.0%胆红素的含量为2.0%~18.0%,在331例胆红素类结石当中,胆红素的含量为12.0%~68.0%,胆固醇的含量为11.0%~38.0%。两种结石之间的钙、磷含量无明显差异,且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通过对胆道结石中几种成分的定量分析,便于我们对胆道结石的成因进行了解,对于胆道结石的预防、诊断以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胆道结石 成分定量分析 结石成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一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培养医学生合理临床思维能力的利弊;方法将50名临床专业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实施PBL教学法,一组实施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并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结果神经外科PBL教学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但还需要临床实际的反复实践和检验,不断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医学教育 神经外科 PBL
  • 简介:摘要目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以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诊断为肾性贫血的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后者在前者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8周时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Hb、Hct值。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时,两组患者的Hb、Hct值比较,发现两组患者的Hb、Hct值都有所回升,但是观察组患者的Hb、Hct值回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80%。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不良反应少。结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其不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rhEPO 肾性贫血 安全性 有效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72例和同期手术下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7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结果手术时间、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能够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对心胸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制定出合适护理干预措施,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 标签: 心胸外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因素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当中运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恢复血小板的促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进入本院施行清髓性造血干细胞移植的67例患者,将其随机划分成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40例从移植+1天起于皮下注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待血小板实际计数达100×109/L为止。对照组27例除常规用药外,不增用其他药物。经探究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开展成效,评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使用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移植+10天BPC的最大值是130×109/L,对照组的是40×109/L。两组病例BPC恢复到100×109/L时,观察组累计恢复率是88.3%;对照组的是68.7%;观察组恢复时间平均是(10±4)d,对照组的是(20±6)d。评估得知,观察组各项BPC恢复指标都优越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rhTPO用于治疗Allo-HSCT根治过程中出现血小板显著减少的病人,能改善病人BPC总体恢复情况,效果较突出。

  • 标签: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美国国家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表对各组进行神经功能评定,同时比较两组受试者及观察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ACE及SOD的浓度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型患者血清ACE浓度水平高于轻中型患者,SOD水平低于轻中型患者(P<0.05)。结论ACE及SOD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血清浓度水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急性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