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单个社区血液透析中心的一般基本状况,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人口构成比例、社会保障水平、主要的原发病、血管通路、常见并发症的治疗、转归、死亡原因等情况。方法利用信息化的方法,分析全部患者的透析过程的数据,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分析患者的透析过程治疗结果;另外采用横断面的调查,分析整个中心病人的透析质量和转归。结果社区透析中心对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是完全按照规范的要求进行,质量是完全合格的,患者的数量是相对不足的。结论社区透析方便了患者,又保证了透析效果,减轻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值的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推广。

  • 标签: 社区 血液透析 透析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透析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科接受规律透析的患者100例,其中MHD患者60例,CAPD患者40例,随访1年,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评估患者睡眠质量,比较患者的生化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等临床基本资料以及血红蛋白(HGB)、甲状旁腺激素(PTH)等生化指标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结果MH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血红蛋白(HGB)、白蛋白(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P<0.05),尿素、肌酐、尿素清除指数(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随访1年时较基线比较HGB、ALB、血磷、钙磷乘积较前升高,肌酐、Kt/V较前降低(P<0.05);CAPD组与MHD组基线比较Kt/V升高(P<0.05);CAPD组与MHD组随访1年时比较HGB、Kt/V升高,ALB、血磷、钙磷乘积、PTH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HGB(OR=0.839,P=0.000)、HGB(OR=1.144,P=0.009)、血磷(OR=0.000,P=0.000)、PTH(OR=0.987,P=0.034)是与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结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睡眠质量下降,年龄、HGB、血磷、PTH可能是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须加强对此的识别和控制,以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随访频率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45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采用增加随访频率的干预方式,随访时间9个月,观察指标为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Fe)、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o-Alb)、KT/V。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做比较,其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血清铁、白蛋白、前白蛋白、KT/V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增加随访频率,透析患者透析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随访频率 透析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中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两种方式对其生活质量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进行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的各80名病人为研究对象。血液透析组为A组,腹膜透析组为B组,通过SF-36综合性分析A、B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结果B组病人的精神情况、情志意识、身体疼痛情况、总体健康等维度均优于A组(P<0.05)。患者自身情况,如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患病程度、透析年限、医疗费用、家庭经济情况方面因素皆会对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结论相比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中予以推广运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2015年我院血液透析的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对比(1)两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3)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结果(1)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对护士护理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2)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QLQ-C30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可以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肾病透析患者不但忍受着身体上的折磨,有时心理上还会产生忧虑或者恐惧等情绪,这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负面影响。为了关心肾病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透析前后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则成了一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护理方面的相关结论。

  • 标签: 肾病血液透析 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收集的10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治疗,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生活指导护理和心里护理;比较两组生存质量改变情况和有效性的不同。结果生存质量改变情况方面,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的生存质量改善显著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效性方面,观察组显效为40%,有效为54%,无效为6%,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为32%,有效为44%,无效为24%,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积极采用护理干预治疗,不仅有效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够促进患者长期生存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生存质量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根据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时间,将改进前后的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钾血症、低血压及感染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比较更低,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执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降低了高钾血症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ADL。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滤过和血液透析对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做研究,随机分两组/23例,对照组-血液透析,观察组-血液透析滤过。相比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及血磷的清除效果、急性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测得的清除量更高,其中血磷清除量为(169.45±24.48)ml/min,且急性并发症情况良好,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的疗效优于血液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效用。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维持性 疗效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及单纯血液透析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分为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和单纯血液透析组,对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钙、血磷、甲状旁腺素、25-羟基维生素D、β2微球蛋白、Kt/V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血液透析滤过+血液透析组血红蛋白较高,而血磷、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更低,并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但两组在血清白蛋白、血钙、25-羟基维生素D、Kt/V方面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能更好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骨代谢异常,且能够更有效的清除β2微球蛋白。

  • 标签: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透析疗效
  • 简介:摘要高通量透析(HFHD)即使用高通量透析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素,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文献的分析,总结高通量透析透析患者的影响。

  • 标签: 高通量透析 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2010年2月到2012年3月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52例,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内容有性别、学历、年龄、BMI(体重指数)、心理健康状况、透析龄、透析方案、营养情况以及社会因素等情况,并对所调查的结果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法,以探索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年龄、心理健康状况、透析方案、营养情况、社会因素。结论针对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腹膜透析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对于尿毒症的治疗效果和质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58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和对照组29例(常规透析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21%,且观察组在红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配合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疗效确切,可提升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红细胞比容,缓解贫血症状。

  • 标签: 左卡尼汀 透析治疗 尿毒症 效率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病人,通过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而找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良好护理效果。方法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分析影响患者健康生活质量的因素。结果通过分析,提出干预措施,从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指导等方面为病人提供良好的护理支持,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干预措施 运动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家庭跟进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肾内科的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治疗后回到家中继续开展家庭跟进护理,观察期3个月,通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对两组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为(107.64±12.87)分,对照组为(89.31±10.35)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院后开展家庭跟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家庭跟进护理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肾内科透析室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在严格按照血液透析基本才做规程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指标包括透析过程中钾、钠、氯、钙、磷、镁等电解质是否发生异常,平均动脉压(MAP)是否发生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透析后是否在近期发生感染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出现电解质异常患者共18例,MAP出现升高的患者8例,MAP出现降低的患者7例,透析后近期出现感染的患者共3例。随着透析年限和次数的增加,患者出现电解质异常的概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MAP升高或降低的情况、以及透析后并发感染的概率均有所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不仅会将血液中的有害代谢产物排出体外,同时也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在血液透析时应对患者进行严密检测和透析后的随访,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透析 电解质 平均动脉压 感染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式透析方式及不同的透析通路合并肺动脉压的比例以及其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及门诊透析病人,透析后第2天行心脏超声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SPAP),以SPAP大于35mmHg为肺动脉高压(PAH)。结果入选血透患者40名,其中动静脉内瘘患者25名,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病人15名。入选腹透患者14名;血透组平均SPAP为38.8±13.5mmHg,腹透组平均SPAP为30.9±7.8mmHg,P值为0.02,具有统计学意义,血透组PAH比例为55%,腹透组PAH比例为14.3%,其P值为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透患者较血透患者发生PAH低,其平均SPAP较血透患者低,血透患者中行动静脉内瘘与静脉置管患者相较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肺动脉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时2种预冲透析器及管路的方法对透析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将90例患者先进行4次肝素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及管路,然后进行4次单纯生理盐水预冲,监测每次透析透析效果(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程度、透析回血的盐水量,尿素清除指数(Kt/V)、压迫止血时间)。结果2种预冲方法对透析器及管路凝血、透析回血的盐水量、压迫止血时间、Kt/V值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盐水预冲方法相比,使用单纯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及管路,可以简化操作流程,减少微粒污染,不会增加透析器及管路凝血现象的发生,不会增加透析回血盐水量及压迫止血时间,不影响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预冲方法 透析器及管路 充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