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输液泵联合自制人工道湿化质控单在ICU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持续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得出结论输液泵联合自制人工道湿化质控单在ICU气管切开患者持续道湿化中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刺激性咳嗽、道粘膜损伤的发生,提高气道湿化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道湿化的依从性,促进了患者的舒适,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 标签: 输液泵 自制人工气道湿化质控单 气管切开 气道湿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86列采用支撑喉镜显微镜下CO2激光气道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术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有效的体位安置、仪器设备的放置。并确保显微镜、CO2激光系统的正常运行。结果手术方式采用经支撑喉镜入路顺行切除方法。手术时间10min~30min,术中出血量0~1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恢复良好。

  • 标签: 显微镜 CO2激光刀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汤加味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先兆流产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临床选取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n=30)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30)给予西医治疗;治疗四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 标签: 先兆流产 中医治疗 疗效 体会 固气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嘉峪关市酒钢医院2009年9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入院收治的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给予常规临床对症治疗,治疗组6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30mg依达拉奉配以盐水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有效率的比较上,对照组有效率为72.58%,治疗组有效率为88.7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有效率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的比较上,两组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在Barthel指数评分的比较上,两组较治疗前均改善,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临床给予依达拉奉有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适合于临床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依达拉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老年机械通气患者道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72例老年患者均经过经口气管插管后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并对患者道实施急性综合气道管理。结果41例5d~25d后恢复自主呼吸,成功拔除气管插管,3例拔管后因呼衰加重而再次行气管插管,此后成功拔管,2例拔管后因痰液较多而行气管切开,26例死亡(其中23例死于原发病,3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规范、严格、细致的道管理,是提高机械通气疗效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 气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上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上道咳嗽综合征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中药内服外敷予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与体征积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上道咳嗽综合征,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的方法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内服外敷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期间道分级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道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患者通气功能、APACHEII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PaO2/FiO2、APACHEI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后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行道分级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并对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具有重要作用,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气道分级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CPAP对于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2月~2016年5月治疗的93例重症肺炎患儿分析疗效情况,分为TCPAP组、参照组,两组患儿例数分别为49例、44例,治疗参照组的44例患儿时应用头罩吸氧疗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TCPAP组的有效率为91.84%,参照组为77.27%,参照组有效率明显低于TCPAP组。结论治疗重症肺炎时应用TCPAP能够改善疗效。

  • 标签: 重症肺炎 正压通气 经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道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为40例患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提高对人工道的管理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方式,总结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之后,仅6例气管切开患者、4例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出现人工道感染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道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呼吸道感染机率,从而降低由于呼吸道感染引发的死亡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方法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腔气管插管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间气管道管理方式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间57例在手术麻醉中使用双腔气管插管的患者,对所有患者麻醉复苏过程中的气管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对患者手术前、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手术后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调查患者气管管理效果。结果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前、拔管时两个时间的心率、中心静脉压、呼吸次数、血氧饱和度与其他时间段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加强双腔气管插管麻醉复苏期的气管道管理能够帮助患者维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腔气管插管 气管道管理 麻醉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肺肾清热饮治疗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补肺肾清热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茶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与治疗后一个月对患者症状的的改善程度进行观察,并对两组患者进行呼吸道红外线检查,观察肺肾清热饮治疗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温差均下降,观察组患者温差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肾清热饮治疗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补肺肾清热饮 气道高反应性咳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重症医学科(ICU)气管切开患者的道管理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6~2015.6期间收治的60例ICU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常规组实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干预组为33.4%,常规组高于干预组,P<0.05。常规组护理服务态度、沟通、护理操作能力及健康宣教等指标评分均低于干预组,P<0.05。结论对于严重烧伤处于休克期的患者在一般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ICU 气管切开术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布地奈德雾吸入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抽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期间儿童哮喘68例患儿,随机数字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两组的疗效、肺功能等情况。结果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总有效例数31例(91.18%)显著多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28例(82.35%)(P<0.05);治疗三周后,实验组PEV1%(84.58±0.96)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参照组为(74.85±0.41)(P<0.05)。结论给予哮喘患儿布地奈德雾吸入治疗效果确切,而且具有改善患儿肺功能的功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 儿童哮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40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肺炎患儿8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在治疗1h时段、12h时段、24h时段的心率指数、呼吸值、氧合指数值、PaO2值和PaCO2值均分别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呼吸机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0%、12.5%、5.0%和(10.2±2.2)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5%、32.5%、22.5%和(15.5±2.7)d(P<0.05)。结论经鼻持续正压通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氧合、心肺功能,是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有效方式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肺炎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患者道排痰及呼吸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胸外科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出院时有效咳嗽比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呼吸情况有明显改善,血氧饱和度变高,呼吸频率降低,通气量升高,肺活量也有明显提高(P<0.05);有效咳嗽比率升高,胸管留置时间、住院天数均有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心胸外科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清除呼吸道痰液,促进呼吸功能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胸外科 气道排痰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肺饮治疗阴两虚型喘证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阴两虚型喘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肺饮开水冲泡以茶饮之。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显著优于对照组(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两虚型喘证患者补肺饮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补肺饮 气阴两虚型 喘证 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按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PH、PaO2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PaCO2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采用早期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大大提高患儿治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体腔内注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并对其提出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根据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巩膜外垫压联合放视网膜下液加玻璃体腔内注术;玻璃体切割联合玻璃体注术;巩膜扣带联合术中玻璃体注术后光凝裂孔。结果8例8眼行玻璃体腔内注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处理后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玻璃体内注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应密切观察,出现各种并发症都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腔内注气述 并发症及其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电子支气管镜下氩气刀对16例道狭窄患者治疗的护理提高。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至我院进行道狭窄手术患者16例,对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并发症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16例患者共计进行29次治疗,完全有效7例,部分有效7例,轻度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87.5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完善的术中术后护理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恢复,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氩气刀 气道狭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炎后期阴两虚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就诊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肺炎后期阴两虚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在治疗基础治疗上单纯应用西药酮替芬片(睡前1片),右美沙芬糖浆(没次5ml,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养阴中药汤剂辩证论治,均以1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止咳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炎后期阴两虚咳嗽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肺炎后期咳嗽 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