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气汤加味治疗先兆流产30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固气汤加味治疗先兆流产30例

张婉

张婉

(平川区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13)

【摘要】目的:观察固气汤加味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先兆流产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临床选取60例先兆流产患者,随即分为两组,观察组(n=30)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n=30)给予西医治疗;治疗四周为一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15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关键词】先兆流产;中医治疗;疗效;体会;固气汤

【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4-0322-02

先兆流产属自然流产的第一个阶段,若治疗不及时,会发展为难免流产及不全流产等。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中医病名为胎漏、胎动不安,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中医辨证治疗在该病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近年来运用固气汤加味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望同道批评指正。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妇科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先兆流产的患者6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年龄22~45岁,平均(31.20±0.62)岁;对照组年龄22~43岁,平均(32.30±0.54)岁。观察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情轻重、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1.2.1中医气血虚弱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按照《中医妇科学》标准[1],主症:(1)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2)腰腹胀痛或坠涨;次症:(1)神疲肢倦;(2)面色无华;(3)心悸气短;(4)舌淡,苔薄白,脉细滑。具备主症及2项次症,结合舌脉,即可诊断。

1.2.2西医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诊断标准[2]:临床症状主要有(1)有停经史;(2)阴道少量流血,无无妊娠物排出,伴有下腹痛和(或)腰背痛;(3)妊娠试验阳性;(4)超声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发育与孕周相符。

1.3纳入标准??

符合①中医诊断标准:气血虚弱型;②西医的诊断标准:年龄22~45岁;③家属自愿加入临床观察者。

1.4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女方生殖道畸形及器质性病变;③双方染色体异常;④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虫IgM阳性者;⑤甲状腺功能异常;⑥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凝血系统等疾病;⑦近期有服药史;⑧男方重度少弱畸精症。

1.5治疗方法

1.5.1西药组?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用2周,口服维生素E,1粒,每日1次,连用2周。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房事。

1.5.2纯中药组?即观察组给予纯中医治疗。

内服主要药物固气汤加味:西洋参10g,白术15g,茯苓10g,当归15g,杜仲炭10g,远志10g,山萸肉30g,五味子9g,血余炭(包煎)10g,三七(研末冲服)6g,荆芥穗炭9g,川断15g,金毛狗脊15g,甘草3g。伴热加焦山栀子,丹皮各3g。每日一剂,水煎二次,取药汁约500~600ml,分三次温服。

1.6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孕酮水平;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变化;观察阴道出血、小腹痛、腰酸痛的改善情况。

1.7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妇产科学》、《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诊断标准[3]。痊愈:阴道出血停止,腹痛腰酸痛等症状消失,超声检查示胚胎发育与孕酮相符,有胎心搏动,孕酮持续增长,与相应孕周相符。②有效:仍有少量阴道出血,或仍有轻微腹痛腰酸痛,超声检查示胚胎发育与孕酮相符,有胎心搏动,孕酮持续增长,与相应孕酮相符;③无效:阴道出血未减少,甚至增多,腹痛腰酸痛未减轻,甚至加重,超声检查示无胎心搏动,胚胎停止发育。

1.8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疗效评价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疗效比较观察2个疗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Z=-3.538,P<0.0.5(表1)。

2.2两组症状消失或缓解时间比较见下表。

3.讨论

先兆流产属中医“胎漏”、“胞漏”范畴。傅青主归属少妇血崩,青主曰:“有少妇甫妊三月,即便血崩,而胎亦随坠。”《妇科玉尺》言:“凡有胎者贵冲任脉旺,元气充足,则饮食如常,身体壮健,色泽不衰,而无病相侵,血气充实,可保十月满足,分娩无忧,母子坚牢,何疾之有?”强调了气血充足,冲任脉旺,脾气健运,肾元固摄对妊娠的重要性;若经行犯房或劳逸过度,或饮食伤脾,或纵欲精伤而致虚火旺,火旺则血海沸腾,而胞宫动摇,而胎漏不免。青主曰:“人以为挫闪受伤而致血崩也,谁知是行房不慎之过哉?夫少夫行房,亦事之常耳,何便血崩?盖因其元气衰弱,事难两顾,一经行房泻精,则妊娠无所依靠,遂致血崩而且堕。”临床中,胎漏较胎坠为轻,胎漏严重可发展为胎坠。固气汤是青主为治少妇血崩而设,然青主非仅指流产血崩,对胎漏而辨证属虚者均可治之。青主曰:“此方固气而兼补血,已去之血,可以速生;而将脱止血,可以尽摄。凡因气虚而血崩者此方最可通治,非仅治小产之血崩也。其最妙者,不去止血,而止血之味含于补气之中也,所以可通治耳。”方中四君子汤补益脾气,增强摄血之力;杜仲炭、五味子,大量山萸肉,补肾固涩,以塞其流;当归、熟地补血养血;远志安神定志,使患者放松精神;狗脊、川断、加强补肾固摄之力;三七、血余炭,活血止血,祛瘀生新;荆芥穗炭止血,而引血归经。全方共奏大补气血,健脾固肾,祛瘀生新之功。另外,笔者用本方治疗月经淋漓不断之漏证,亦能收到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13-319.

[2]乐杰.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2.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97.

[4]苏琳,孙燕.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相关研究进展[J].适用医学杂志报,2012,8(8):1369-1371.

[5]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8-49.

[6]肖进顺.傅青主女科新解[M].3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77.

[7]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7-460.

[8]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