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足月妊娠羊水过少对母婴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12月份,我院住院分娩足月妊娠羊水过少149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150例同期分娩,羊水量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羊水过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发生率6.97%,羊水过少组在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粪染等发生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较差,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羊水过少,有助于提高围产期质量。

  • 标签: 足月妊娠 羊水过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对新生儿和母亲的影响,分析产生羊水过少因素和处理方法,以改善围生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羊水过少60例临床资料,另选择同期分娩羊水量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妊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羊水过少组胎儿畸形、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少过少对母儿的影响较大,加强产前监护,确诊后适时终止妊娠,是羊水过少孕妇的最佳选择。

  • 标签: 羊水过少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合理选择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分娩的187例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7例患者,49例试产,占26.3%,40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81.6%,试产失败的手术指征为头盆不称2例,胎儿宫内窘迫2例,由于疼痛或信心不足中途放弃试产要求剖宫产5例,49例试产患者均未发现子宫破裂。未试产再次剖宫产138例,子宫破裂发生1%(2/187),此2例均是未试产,直接剖宫产术中发现羊膜囊极少部分突出于子宫疤痕。结论剖宫产后再次足月妊娠在严格掌握经阴道分娩指征且密切监测产程的前提下,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分娩 阴道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近三年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共200例,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指导、基础护理、胎心监护和用药指导等措施对孕妇进行护理,同时研究其护理效果。结果200例孕妇中,末期待安胎治疗者102例,孕周34~36+6周,包括积极引产和临产处理各有32例和70例,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8.7±0.9)分,胎儿存活100例,占98.04%,2例(1.96%)护理期间胎死宫内,后给予引产处理。余者98例孕妇孕周在28~33周之间,经积极护理后孕周延长,符合期待安胎治疗要求,胎儿娩出后均转至病房监护,预后良好,新生儿存活率达100%(98/98)。200例孕妇护理期间均未发生产褥感染。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实施积极、规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加强普及。

  • 标签: 胎膜早破 孕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剩余羊水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孕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为羊水量正常组、羊水量偏少组、羊水量过少组。统计分析三组宫内感染、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差别。结果羊水量过少组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高于另外两组(P<0.05);三组间羊膜腔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的剩余羊水量过少可导致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升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羊水指数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床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足月妊娠临床且诊断为胎儿窘迫孕妇60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阴道助产术,对照组行剖宫产术,并比较两组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均顺利完成分娩或手术,且无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病例,对两组围生儿结局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严密监护条件下,对足月妊娠临产发生胎儿窘迫的孕妇采用阴道助产术产安全、可行。

  • 标签: 阴道助产 足月妊娠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120例,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儿在进行护理时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一般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在致痛操作后的疼痛情况。结果致痛1min及5min后,护理组患儿中,轻度疼痛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1.67%和91.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重度疼痛患儿所占比例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护理干预中加强疼痛护理,可以降低新生儿对疼痛的生理反应,有效减少因疼痛产生的不良影响,值得在护理干预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临床护理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妊娠产妇2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观察组产妇给予低位水囊引产,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引产。对两组引产成功率、引产时间、总产程、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30%(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及总产程分别为(4.34±0.87)h、(6.14±0.79)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9±1.11)、(8.37±0.94)h(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8.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30%(P<0.05);观察组新生儿窘迫和窒息发生率分别为5.21%、6.0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30%、13.04%(P<0.05)。结论低位水囊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操作简单,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产妇和新生儿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低位水囊 足月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足月妊娠计划分娩引产中所使用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具备引产指征孕妇(宫颈评价均小于或等于7分)300例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对比研究。将300例产妇随机分为2组,A组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的实验组,B组为实施常规护理后的对照组。比较A、B两组孕妇在产后下床时间、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结果数据。结果对照组产妇在床后下床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高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则在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以及相关知识的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在足月分娩后中,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护理工作质量,产后下床时间等方面优于常规传统护理。

  • 标签: 临床护理途径 效果评价 足月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诱导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l1年1月至2014年10月,有诱导分娩指征的单胎足月妊娠孕妇21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05例,给予25μg米索前列醇片置于紧贴宫颈阴道后穹窿处,6h后根据宫颈评分,加静滴0.5%缩宫素液诱导分娩或12小时后仍无临产者可重复同剂量用药,24h内总量不超过50ug;对照组105例,给予常规0.5%缩宫素液静滴。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加缩宫素诱导分娩有效率高于单纯缩宫素组。结论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诱导分娩安全、经济、有效、方便,更值得在基层医院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缩宫索 诱导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促宫颈成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份~2014年12月份入住我院产科需进行引产的足月妊娠孕妇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采用30mL水囊引产,B组采用80mL水囊引产,C组则采用150mL水囊引产。分析比较三组孕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引产成功率以及孕妇满意度情况。结果A组孕妇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C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显著高于A、B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满意度远优于B、C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足月妊娠不同规格水囊引产均具有一定的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其中以80mL和150mL水囊引产效果为佳,其中150mL更受孕妇满意,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足月妊娠 水囊 规格 宫颈 成熟度 引产 满意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2012年~2013年来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产妇192例作为观察组,孕晚期告知产妇发现阴道流液后尽量卧位休息并立即来医院,确诊胎膜早破后立即收住院,有剖宫产指征者立即剖宫产;部分未临产产妇适当催产素引产;对已临产和引产产妇密切监测产程;破膜超过12h给予抗生素;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宫缩剂;新生儿出生后立即使用止血剂与抗生素。随机选择同期非胎膜早破的产妇19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胎盘早剥、羊水过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围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羊水过少、产后出血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产儿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室息、新生儿感染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能加强孕晚期对产妇的宣教,及时发现胎膜早破,及早进行适当的处理,可减少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膜早破 并发症 及时发现 及早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胆红素脑病新生儿血清内S-100蛋白水平变化、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并将同期34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同时同步检测其血清内总胆红素(英简TSB)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内S-100蛋白、TS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内S-100蛋白相比TSB值提早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发病的风险。

  • 标签: 足月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 血清S-100蛋白
  • 简介:1.病例摘要孙××,33岁,住院号540631,因停经28+1周,阴道流水3小时于2014年04月19日入院。末次月经2013年10月04日,预产期2014年07月11日,2005年足月顺产一女婴,2009年因CINIII级行宫颈锥切术,术后一直未孕,经检查为双侧输卵管不通,且宫颈坚韧狭窄,故于2013年10月21日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术,孕期不定期产检,入院时大量阴道流液,伴下腹坠涨感,体检T36.5℃BP110/75mmHg,一般情况好,产科检查宫高29cm,腹围99cm,胎方位LOA,胎心140次/分,可扪及偶发宫缩,骨盆外测量正常,内诊宫口未开,先露高浮,宫颈坚韧,PH试纸变蓝色。辅助检查WBC15.7*109/L,N92.4%,CRP31.4mg/L,B超提示宫内晚孕,头位,AFI7cm,入院诊断①胎膜早破②孕28+1周G3P1L1LOA③试管婴儿④宫颈锥切术后。入院后予硫酸镁抑制宫缩、地塞米松促进胎肺成熟、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治疗,监测体温、血常规、CRP及羊水的量色质,04月23日出现规律宫缩,硫酸镁效果欠佳,更换利托君保胎,04月24日测体温37.9℃,查血常规WBC17.2*109/L,N84.3%,CRP79.79mg/L,胎心160次/分,羊水呈混浊样,取羊水标本做培养,考虑羊膜腔感染,建议终止妊娠,因患者宫颈锥切术后,宫颈残留组织少且坚韧,充分与患者沟通两种分娩方式的利弊,患者及家属选择剖宫产,术中娩出一成活女婴,体重1300g,无窒息,因早产转儿科治疗。见宫腔内大量脓液,取宫腔内脓液做细菌培养,用沙袋包裹子宫,反复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冲洗,术后继续头孢呋辛钠治疗,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6℃,并有全身关节疼痛,皮肤有散在的皮损,寒战时前抽血做培养加药敏,复查CRP128.24mg/L,血常规WBC14.3*109/L,N86.1%,术前羊水培养及术中宫腔脓液培养结果均提示多重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敏感,故更换抗生素治疗,04月28日复查CRP125.8mg/L,05月01血培养结果多重耐药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胎盘病理结果胎盘组织梗死,急性绒毛膜羊膜炎;连续发热5天后,05月02日体温恢复正常,同时复查CRP43.29mg/L,腹部刀口拆线,II甲愈合,继续抗生素治疗3天,05月06日CRP5.75mg/L,血常规WBC9*109/L,N68.9%,患者痊愈出院,随访新生儿出生后30天体重2400g,生命体征平稳,出院。

  • 标签: 宫颈锥切术后 胎膜早破 败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部磁共振成像预后评估进行探讨。方法回顾与分析从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收治的100位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结果有15位患儿为重度脑病,其中有4位患儿预后不良(26.67%);有50位患儿为中度脑病,其中有6位患儿预后不良(12.00%);有35位患儿为轻度脑病,其中有1位患儿预后不良(2.86%)。结论在新生儿中,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容易造成遗留伤残或者是死亡。大部分患儿为中轻度窒息,临床中应该引起重视。对于预后磁共振成像具有判断价值。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孕足月未临产孕妇给予人工破膜联合催产素引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4例孕足月未临产孕妇,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以单纯催产素进行引产;观察组给予人工破膜预处理,必要时加催产素引产,对两组患者的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人工破膜预处理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在引产成功率及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明显优于对比对照组单纯催产素静滴引产,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结果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孕足月未临产孕妇人工破膜预处理联合催产素静滴引产可提高未临产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分娩过程,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人工破膜 催产素 孕足月未临产产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应用剖宫产与阴道助产术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8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剖宫产分娩。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窒息和死亡等并发症情况,同时观察两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主要危险性因素,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剖宫产组发生胎儿窘迫的主要因素为胎膜早破、脐带缠绕;而阴道助产术主要为过期妊娠和产程延长。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5±0.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36±0.20)分(P<0.05);此外,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产妇中应用剖宫产术,其新生儿Apgar评分较高,但是所发生的并发症较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足月妊娠 胎儿窘迫 宫产 阴道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KCB-Ⅱ型气囊仿生助产仪在足月头位分娩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至6月足月头位经阴道分娩的130例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按常规正常分娩,观察组实施KCB-Ⅱ型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助产。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会阴完整率为26.2%(17/65),对照组为3.1%(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5例,对照组产后出血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4.56,4.15,P<0.05)。结论使用KCB-Ⅱ型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后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会阴裂伤,有利于计划分娩,是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对母儿无损伤的助产方法。

  • 标签: 气囊助产 足月头位分娩 第二产程 会阴裂伤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