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通过回顾分析60例需要机械通气支持的重症患者,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困难组的膈肌增厚度及其他相关指标的统计学差异,并通过ROC评价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共入组重症患者60例,其中撤机困难或发生再次插管18例,顺利撤机42例,发生撤机困难或再次插管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天死亡率等指标明显高于顺利撤机组(P<0.05)。成功撤机组的膈肌增厚率1.23±0.22,撤机困难组的膈肌增厚率1.13±0.17,其于成功撤机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SBT1小时为标准,ROC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712,以此为节点预测重症患者撤机成功率的特异度为85.7%,敏感度为72.9%。结论超声监测膈肌增厚率对机械通气撤机结局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标签: 膈肌增厚率 机械通气 超声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床旁经颅超声多普勒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脑功能监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急性脑水肿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5例健康儿童分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接受持续床旁经颅超声多普勒仪监测脑功能。比较两组受试者TCD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观察组患儿TCD脑频谱变化及小儿昏迷量表(Glasgow)评分。结果观察组受试者颅内血压升高时,Vs、Vd、Vm流速低于对照组(P<0.05);PI、R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收缩期与舒张期血流加快10例,减慢有16例;表现为收缩期血流正相而舒张期血流负相振荡波12例;微弱正相的收缩期血流的钉子波12例;无血流信号2例。观察组患儿中Glasgow评分≤3分2例,4~7分13例,8~13分11例。结论持续床旁经颅超声多普勒技术可有效监测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脑功能受损情况,有利于预后,推荐使用。

  • 标签: 持续床旁经颅超声多普勒仪 危重症 脑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的80例由急诊超声初步诊断为肠套叠的患儿为分析对象,先后采用腹部超声和浅表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其检查结果。结果两种超声联合诊断的确诊率显著高于单纯腹部腹部超声诊断(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浅表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浅表超声 小儿肠套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妇科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三组,分别为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以及联合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可知,三组之间在诊断有效率方面差异明显,其中联合组最为有效,阴道超声组次之,腹部超声诊断效果稍差,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妇科疾病采取阴道超声检查联合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更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阴道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进行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组别分类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对照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超声,观察组(31例)的检查方法为腹壁和阴道超声,比较检出率。结果在宫内假孕囊、盆腔积液、原始心管搏动、盆腔积液和宫内假孕囊等方面的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在异位检出率上,对照组显然低于观察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通过阴道超声和腹壁超声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将检出率显著提高,诊断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异位妊娠 阴道超声 腹壁超声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切口妊娠中的价值。方法以手术病理为诊断标准,对比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切口妊娠的准确性。结果66例患者,手术证实48例为切口妊娠,18例为宫内孕。超声造影诊断切口妊娠47例,误诊1例。超声造影表现为子宫前壁切口肌层与绒毛几乎同步增强,切口部位绒毛呈“C”形高增强,诊断切口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9%、88.9%、95.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切口妊娠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9.6%、44.4%、77.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诊断切口妊娠的准确性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可为切口妊娠诊断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标签: 超声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切口妊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胰腺癌采用内镜超声、常规超声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年6月—2017年10月的45例胰腺癌的患者进行分析,均给予内镜超声和常规超声诊断,所有患者均经肿瘤标记物检查、临床病理查确诊为胰腺癌,对其检查结果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和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诊断后,单一常规超声和内镜超声检查结果对比无差异性(P>0.05);而内镜超声和常规超声联合诊断后,其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3.75%、97.78%,对比单一检查(P<0.05)。结论胰腺癌威胁患者的生命,给予内镜超声、常规超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对疾病进行有效判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超声 常规超声 胰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甲状腺微小癌病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7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癌病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选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比组,两组受试人员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结果研究组患者甲状腺微小结节检出率为100.0%,要明显多于对比组人员,两者之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甲状腺微小结节的彩色超声特征主要是低回声区域,形态相对不规则。结论甲状腺微小癌疾病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对病症的检出率,能够详细对患者病灶状况进行观察,有助于给临床病症诊断和治疗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甲状腺微小癌 超声特征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37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一采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观察组给予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比较两组不同部位、不同大小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同时比较两组特征性表现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不同部位和直径的异位妊娠检出率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异位妊娠特征性表现检出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能规避两种检查方法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有效提高异位妊娠的检出率。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异位妊娠 诊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已经确诊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影像资料以及病历均保存完整,将手术病历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患者进行腹部超声、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单独接受腹部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80%,误诊的11例、漏诊9例;单独接受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率为82%,误诊10例、漏诊8例;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的诊断率为92%,误诊5例,漏诊3例。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对比差异为P>0.05,分别与联合检查对比数据差异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明显提高诊断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科急腹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乳腺结节的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选取我院超声科检查的有乳腺肿块女性患者58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最后均经过手术及病理确诊,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超声造影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优于超声弹性成像,但P>0.05;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超声弹性成像,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对乳腺结节进行有效诊断,减少漏诊率,具有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造影 乳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术中采用超声引导及超声造影的手术体会,并评估其优缺点。方法本研究共收集自发性脑出血患者9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51例,术中使用二维超声超声造影指导手术。对照组48例,术中未使用超声设备,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统计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血肿完全清除率、血管完全处理率、术后NICU住院时间、术后GC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意义(P>0.05),而治疗组的血肿完全清除率、血管完全处理率、术后NICU住院时间及术后GCS评分则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术中超声造影与术前CTA进行对比分析,其误诊率和漏诊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合理使用超声设备指导手术,可使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预后效果。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术中超声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超声检查与腹部超声检查对妇产科病患哪个应用价值更高,方便治疗更多妇科病患者。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6月来我院妇产科接受检查治疗的24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检查报告研究。结果通过调查与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盆腔积液、妇科炎症、卵巢疾病、子宫肌瘤四大疾病的检查,阴道超声检查符合度与准确率99.16%高于腹部超声检查70.83%。结论最终数值对比得知,阴道超声病症确认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阴道检查 腹部超声检查 妇产科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阑尾病变的超声表现,探讨超声图像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结合的方式对57例阑尾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结果低频超声阳性诊断共23例,占40.35%,高频超声55例,占96.49%。结论高频超声诊断和低频诊断的符合率比较,高频明显优于低频,应用低频超声及高频超声结合的方式检查对阑尾病变的诊断价值较高,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 阑尾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取3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均采取经腹、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超声特征,比较两种方法对于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符合率、孕囊型瘢痕妊娠符合率、包块型瘢痕妊娠符合率、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符合率、孕囊型瘢痕妊娠符合率、包块型瘢痕妊娠符合率较经腹部超声检显著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孕囊型、包块型瘢痕妊娠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较经腹超声检查显著提高。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较经腹部超声诊断可显著提高诊断的真确性,尤其是区别孕囊型、包块型子宫瘢痕妊娠及不全流产、滋养细胞肿瘤及宫颈妊娠等疾病效果显著。

  • 标签: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剖宫产 子宫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的应用价值与超声体现症状。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患者60例比较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诊断 膝关节软骨 退行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乳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经手术外科病理确诊的3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均给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评价两种方式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为93.33%(28),明显高于常规超声70.0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在乳腺癌的诊断中均具有突出优势,但相比之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获得更高准确率,有望成为乳腺癌影像学检查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血流测定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塞病患共计86例,所有病患均通过病情确诊,分别采用颈动脉二维超声和多普勒超声血流进行血流检测,同时将二维超声检测结果列为本次调查的研究组;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列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参考组,对比两组的狭窄血管与非狭窄血管的血流量及颈动脉斑块检出情况,并且展开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狭窄血管血流量情况、颈动脉斑块检出数对比方面,研究组狭窄血管血流量要显著低于参考组,而颈动脉斑块检出数则要显著高于参考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二维超声在脑梗塞病患的血流测定方面存在一定的精确性,为该病的早期诊治工作带来一定参考,存在临床推广价值与意义。

  • 标签: 脑梗塞病患 颈动脉二维超声 多普勒超声 血流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中选取21例参与本研究,选取患者的时间为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分别对患者行阴超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对比两种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行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相比于行腹部超声诊断明显较高(P<0.05);行阴道超声诊断后,治疗后瘢痕长度和宽度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阻力指数(RI)以及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相比于治疗前,明显较高(P<0.05)。结论行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敏感性、符合率以及特异性均较高,临床价值优于腹部超声诊断。

  • 标签: 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早期诊断 剖宫产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共60例,全部给予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客观分析两种方式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检查方式的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临床检出率、漏诊率、诊断符合率相近,组间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结合的诊断符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乳腺癌时,采用单一的检查方式并不取得较高的临床诊断率,将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极大的提高检出率并降低漏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常规超声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癌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