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陕西省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药学服务内涵,积极试点执行总药师制度。总药师制度试行以来在合理用药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总药师制度在执行后对医院合理用药管理更加有利,同时也暴露出部分问题亟待解决。

  • 标签: 总药师 执行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老年病护理风险与防范策略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老年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对策,对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和风险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行护理风险分析和防范对策的观察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47例,一般满意患者有10例,不满意的患者为3例,护理总满意度95%;而行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中,非常满意的患者有25例,一般满意的患者有21例,不满意患者有14例,其护理总满意度为7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老年病患者开展护理时,能够对其风险予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之后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具体防范措施,不仅可以使风险发生几率大大降低,而且患者集家属的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风险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探讨急诊科急性腹痛病人诊疗策略与决策。为了提高急性腹痛病人诊断率、减少误诊率,急诊科医师应熟练掌握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及诊疗技术,建立合理的特殊的急诊医学临床思维策略和科学的处理程序,为急性腹痛病人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

  • 标签: 急性腹痛 临床诊疗 策略与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ICU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人工气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46例,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护理干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56.52%、32.6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ICU人工气道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出现的VAP的危险因素,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原因,探讨相关干预措施。方法从我院使用呼吸机导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总结经验,并着重从医护人员手消毒、患者健康情况、机械通气时间长短、胃内抑制剂的使用和医务人员相关操作因素等四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后患者VAP发生率下降。结论医务人员使用非药物干预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并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医疗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非药物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是常用的临床药物,规范的用药管理,是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分析了社区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意义,以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优化监督管理环境、建立完规范化管理制度、推进抗菌药物分类管理、强化医护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时期社区医院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的策略

  • 标签: 社区医院 抗菌药物 管理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策略的临床价值。方法以8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建立时间前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ICU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ICU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我国是结核病的高发国家,综合性医院是结核病归口管理的重要参与者,是结核病科学防控的重要保障。本文立足综合性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现状,从建立归口管理制度、优化归口管理环境、强化归口管理监督等方面,具体阐述了新时期综合性医院结核病归口管理的构建策略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结核病 归口管理 构建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础护理教学中品管圈策略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市内三所三甲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护理专业学生2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104)开展常规基础护理教学,研究组(n=104)接受品管圈教学,对比两组综合能力素质评分。结果在实践技能考核、课堂提问、理论考核及思维能力评分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基础护理教学期间,采取品管圈对策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及实践操作技能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1月内收治的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29例,其中,对照组,常频通气(CMV)治疗,研究组,INSURE策略治疗,观察比较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前,患儿PO2和PaCO2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24h后,组间差异显著(P<0.05);②比较患儿呼吸机时间和用氧时间,研究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0.05);③统计显示,研究组2例并发症,对照组7例并发症,两组数据分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SURE策略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建议推广。

  • 标签: INSURE策略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及质量控制策略。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接受免疫检验的标本进行分析,共90份,观察以下影响因素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其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其中设备因素包括故障维修、日常维护、操作规范、参数校准;试剂因素包括保存状况、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90份存在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验人员操作水平31%、设备因素50%、试剂因素13%、其他因素6%;其中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结果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检验人员操作水平、设备因素、试剂因素等,应当以此为依据对免疫检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从而确保免疫检验的准确度。通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策略,可提高免疫检验结果的可靠度。

  • 标签: 免疫检验 结果质量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未婚女性流产的心理特点与PaC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接收的未婚女性流产患者80例,研究通过分组形式展开,两组例数相等,对照组(n=40)应用日常基础护理,观察组(n=40)则应用心理特点分析与PaC护理策略,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率、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总满意率较对照组提升17.50%,两组总满意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未婚女性流产患者在日常基础护理过程中增加心理特点分析与PaC护理策略,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促进身体恢复,促进后期恢复,全面提升护理质量。a

  • 标签: 未婚女性流产 心理特点 PaC护理 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中药制剂技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医院利用药物的特点,不断完善中药生产工艺,这样能够有效弥补技术上的缺陷,本文通过分析院内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对技术的应用,对如何优化工艺提出了有效的措施,以此改善以往的传统工艺带来的弊端。

  • 标签: 中药制剂 生产工艺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关怀及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正常人作为参照组。观察组进行家庭关怀度量表测试,与参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量表评测显示,观察组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期间应提高其家庭亲密度、情感度、成长度、合作度以及适应度,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应用,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家庭关怀 慢性精神分裂症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间质性膀胱炎/痛性膀胱综合征(Interstitialcystitis/painfulbladdersyndrome,IC/PBS)是引起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一系列膀胱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各地不同,30至50岁的妇女为高发人群。目前IC/PBS无特效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且长期的自身护理调节是维持疗效的关键。本文针对IC/PBS的长期预防及控制方案进行总结,供临床护士对IC/PBS患者宣教时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痛性膀胱综合征 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其急性加重常由于细菌感染导致。本文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抗感染治疗策略,为提高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抗感染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策略在合并严重多发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合并严重多发伤骨折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早期全面处理治疗,ECT)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损伤控制骨科治疗PCO)各6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3%)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并发症发生率(1.59%)显著低于对照组(11.11%%)(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治疗策略对合并严重多发伤的骨折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骨折 骨科损伤控制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降低我院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及病死率,ICU采取了要因集束管理策略。方法组建要因集束管理团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制定管理方案,统计2018年4月—2019年3月我院ICU收治患者424例,与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未实施要因集束干预策略患者447例,进行呼吸机相关性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结果要因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前后呼吸机的使用率基本一致,但实施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从实施前的46.8‰下降至16.1‰。结论要因集束干预策略实施后呼吸机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要因集束 干预策略 预防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介入手术治疗的36例脑动脉瘤病例(2015年4月—2018年6月),随机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介入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介入术后应用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比较S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S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患者介入术后实施基于时间理念的护理策略,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使其感到更加满意。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时间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集束化干预策略。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行预防下肢静脉血栓(DVT)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基础知识评分、DVT健康信念评分以及DVT预防效果。结果干预组DVT基础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信念评分中,干预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性、健康行为的益处以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血流瘀滞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干预策略对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加强患者对DVT的了解,提高其健康信念和预防意识,从而减少DVT的发生。

  • 标签: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下肢 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