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依据JJG536-1998《旋光仪及旋光糖量计检定规程》和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结合工作实践,总结了旋光仪的检定方法,通过对影响旋光度示值误差主要分量重复测量分量,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仪器的分辨力引起示值误差分量,旋光仪零点值,数字温度计示值分量分析计算,评定了自动旋光仪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

  • 标签: 自动旋光仪 检定 示值误差 数学模型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华法林治疗房颤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4月~2015年2月住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房颤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抽签法。100例患者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两个组别。阿司匹林组以阿司匹林治疗;华法林组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指标脑梗死率、外周动脉栓塞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结果(1)华法林组相比于阿司匹林组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更低,χ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外周动脉栓塞率、出血事件率、死亡率相似,χ2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法林治疗房颤效果确切,跟阿司匹林比较,可有效降低脑梗死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率,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标签: 华法林 房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ICU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给予输血治疗的80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输血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而探讨输血治疗对ICU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好转59例,占73.75%,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无效12例,占15%,死亡9例,占11.2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后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提高治疗成功率。

  • 标签: ICU患者 输血 效果 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0.4)个月和(3.0±1.1)个月,骨折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3%和74.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20.0%,均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好,患者的功能恢复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提高公共卫生监测中检测结果准确度。方法按照GB18204.9-2000《游泳池水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检测20份游泳池水样品中菌落总数,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分析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来源,采用合并样本标准差计算,评定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结果在包含概率为95%时,游泳池水中菌落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73(以对数计),此结果适用于同类样本的检测。结论用合并样本标准差评定多个同类样本菌落总数的不确定度较为方便,随着检验结果的不断增加,数据可随时加入到合并样本中,更新不确定度的取值范围。

  • 标签: 游泳池水 菌落总数 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创伤的CT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腹部创伤患者50例,对50例腹部创伤患者均实施CT诊断检查,观察CT检查在腹部创伤病症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结果CT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病症患者进行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对患者的预后及治疗有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部创伤 CT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并进行合理的指导和干预。方法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Short-formMini-nutritionalAssessment,MNA-SF)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及噎食风险评估量表对52例年龄≥60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本组资料中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不良检出率44.2%,营养不良风险检出率40.4%,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重度依赖和吞咽困难相关。我们进行相关合理有效的指导和干预后,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明显改善。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差,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患者需及早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老年脑卒中患者 营养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与输尿管镜碎石术在输尿管结石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39例,观察组实施输尿管镜碎石术予以治疗,对照组则实施ESWL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加以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相较于对照组的74.4%,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χ2=4.523,P<0.05);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t=13.154,9.066,P<0.05)。结论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疗效确切、住院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值得借鉴。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87例,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血常规检验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次研究中血常规检验的误差率为8.0%(7/87);血液标本放置的时间越长,PLT、RBC、HGB的检测结果越高,WBC的检测结果越低;常温下血常规检验的WBC、PLT、RBC、HGB的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冷藏;静脉血的WBC检测结果显著低于末梢血,PLT、RBC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末梢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的时间、储存温度、不同的采血部位等均是造成血常规检验误差的原因。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误差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合格临床血液常规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以提高临床血液标本检验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常规检验血液采集的300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皮肤采血,观察组进行静脉采血。对比分析两种采血方法的误差率,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结果静脉采血的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小于皮肤采血标本常规检验的误差率,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两种采血方法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主要原因,均为采血时间不恰当、标本容量不够、溶血、标本存在凝块等。结论在临床血液标本常规检验中,应尽量采取静脉采血方式,并根据产生误差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血液常规检验采血的技术误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血液标本 常规检验 静脉采血 皮肤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例急诊危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抢救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急诊危重患者满意水平;抢救全程时间、抢救的配合度;护理前后患者不良心理评分情况;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急诊危重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抢救全程时间、抢救的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心理评分情况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心理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抢救全程护理在急诊危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提高满意度和抢救配合度,减少死亡率,缩短抢救时间,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抢救 应用全程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顺序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房颤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后左心房的内径改善情况、治疗12月后窦性心律的维持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房颤患者采取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降低副作用的发生,稳定患者心率,有利于患者身体恢复,值得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房颤 胺碘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院骨科伤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进行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评定是比较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伤者骨折损伤程度,为伤者后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在多种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当中,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及法医学评定是比较常见的,但在当前的眼眶骨折影像学诊断和法医学诊断当中,还存在着比较多的临床误诊和临床漏诊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掌握眼眶骨折法医学评定特点和伤者发病原因的基础上,不断应用影像学诊断技术,提升眼眶骨折伤者法医学临床评定准确性。

  • 标签: 眼眶骨折 影像学 诊断 法医学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减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90例甲减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着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的评分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依从性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减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有效改善了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且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及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胃炎患者应用中医疏肝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本中医馆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40例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给予患者西药治疗,观察组70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疏肝法治疗。将两组的症状积分、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三项对比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效果确切,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还可改善患者身心。

  • 标签: 胃炎 中医疏肝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2例进行研究,考察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经期情况和临床症状治愈情况。结果患者术中手术时间为(30.59±4.82)min;出血量为(52.61±6.24)mL;术后住院时间为(5.52±0.83)d,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治疗后经量评分(47.82±12.06)分、经期时长(5.47±1.26)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增多、不孕症等症状显著少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行宫腔镜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 治疗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爱服务对人流术后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4000例人流术后患者作为对象,依据数字表法分组,各有2000例。对照组常规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关爱服务组则实施关爱服务。比较两组避孕率;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正确避孕知识掌握评分;半年内再流产率。结果关爱服务组避孕率高于对照组,P<0.05;关爱服务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正确避孕知识掌握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关爱服务组半年内再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爱服务对人流术后患者的干预价值高,可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其避孕知识掌握水平,提高避孕率和降低再流产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关爱服务 人流术 干预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门诊老年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方法及效果,为护理干预提供积极的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院门诊诊治的老年患者共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的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观察两组老年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实验组老年患者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老年患者给予心理护理的效果较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 老年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评定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评定两组的惊厥好转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惊厥好转时间、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复方小儿退热栓 小儿高热惊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时存在误差的主要原因。方法合理选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实施检测,比较不同情况下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的差异。结果末梢血的白细胞计数和红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静脉血,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静脉血(P<0.05);立即送检的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均明显低于2h送检和4h送检,而白细胞计数则明显高于2h送检和4h送检(P<O.05)。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试剂因素、仪器因素、人为因素等。检验人员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各种影响因素,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案,以显著提高血常规的检出率。

  • 标签: 血常规 误差 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