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联合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清蛋白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抽选2011年3月-2014年4月,我院接收糖尿病患者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人员60例作为对照组,比对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血糖、糖化血清蛋白指标。结果医治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临床诊断糖尿病患者中将联合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清蛋白作为主要指标,安全、可靠,可推广。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清蛋白 糖尿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配总蛋白试剂 开放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衰竭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肝肝衰竭患者100例,其中慢性重型肝衰竭患者50例为实验一组,慢性轻型肝衰竭患者50例为实验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实验一组患者、实验二组患者及对照组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结果实验一组、实验二组以及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会升高,且随着病情加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的越多,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临床诊断肝衰竭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 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复杂,在我国,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未来的心血管事件相关。炎症相关生化标记物如血清淀粉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中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amyloidAprotein,SAA)合成、代谢、功能等方面进行阐述,了解近年来SA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标签: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血清蛋白的测定,了解铁蛋白在妇女妊娠期的改变。方法按照试剂盒的操作说明,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妊娠组SF值较对照组偏低,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测定妇女妊娠期血清蛋白,可以鉴别妇女妊娠期贫血的原因,妇女妊娠期血清蛋白是需要及时补充的,预防和治疗孕妇贫血,并保障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 标签: 铁蛋白 妇女 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蛋白水平在妊娠早、中、晚期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孕妇290例,监测孕妇妊娠早期(6~12周)、中期(20~26周)、晚期(35~38周)的血清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方差分析显示,血清蛋白与血红蛋白水平在早孕、中孕、晚孕三期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血清蛋白缺乏与血红蛋白缺乏发生率在不同孕周组之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孕周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血清蛋白水平在早孕与中孕、早孕与晚孕、中孕与晚孕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血红蛋白水平在早孕与中孕、早孕与晚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在中孕与晚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0)。妊娠中期血清蛋白水平正常组与缺乏组在妊娠中期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P=0.000);妊娠中期血清蛋白水平正常组与缺乏组在妊娠晚期的贫血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13.7,P=0.000)。结论血清蛋白水平与妊娠期贫血的发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监测孕妇血清蛋白水平,有利于指导临床及时补铁治疗,有效防治孕妇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 标签: 铁蛋白 血红蛋白 妊娠妇女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AMI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肌红蛋白情况,比较两组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Myo、cTnI、hs-CR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检测其血清肌红蛋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MI 血清肌红蛋白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40例脑梗死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头颅MRI、脑血管影像学检查等确诊,将这40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到我院检查的40例健康者纳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脑梗死患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中度脑梗死患者和轻度脑梗死患者,其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程度越严重,则其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临床上采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有助于评估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检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蛋白酶原及其亚型在胃癌筛检中的作用。方法病理确认42例术前胃癌、45例萎缩性胃炎、64例单纯性浅表性胃炎及44例非胃癌的其它肿瘤患者,以化学发光法检测以上患者标本的血清蛋白酶原Ⅰ、Ⅱ,CEA及CA72-4。结果胃癌组血清PGⅡ的中位值是20.25μg/L,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PGⅠ/PGⅡ的中值在胃癌组为4.45,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以PGⅡ为14.1μg/L作为筛检胃癌的临界值,灵敏度为73.8%,特异性为68.2%,ROC曲线下面积为0.77,高于CA72-4的作为胃癌筛检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0.615)。结论胃蛋白酶原Ⅱ在胃癌的筛检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胃蛋白酶原 胃癌 萎缩性胃炎 CA72-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分析仪监测15例肝硬化患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5例健康体检血液的IgA、IgG、IgM,并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的IgG、IgM及IgA的含量显著增高,肝硬化组的三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慢性肝炎组只在IgG及IgA上差异有显著性;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的IgG及IgA两项指标之间也有差异。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可为临床肝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 标签: 慢性肝炎 肝硬化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妊娠期不同孕期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蛋白联合检测和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13年1174例产孕妇不同孕期各项指标的检测,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非妊娠妇女107例,观察组为妊娠妇女1067例,选取107例。对两组产妇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蛋白含量进行检测,检测方法为化学发光法,以此来对比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性。结果由对比数据显示,孕期和各项指标有很大的关联性,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蛋白含量随着孕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早期孕妇维生素B12与血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晚期孕妇血清叶酸、维生素B12和血清蛋白含量和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可以看出,不同妊娠期妇女在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能够有效对妇女贫血原因进行查找分析,以此达到有效控制和预防贫血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提高胎儿的发育。

  • 标签: 妊娠期不同孕期产妇 血清叶酸 维生素B12和血清铁蛋白 检测和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糖化清蛋白两项指标上的不同表现,并判断这两项指标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3月到2015年3月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5例与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分别以其疾病类型命名,并进行HbAlc与GA水平的组间对比。结果在以上两种糖尿病的诊断中,GA要比HbAl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诊断正确率。结论为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检验,应酌情选择灵敏性与准确率较高的检验方式进行相关指标检验,这样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糖化清蛋白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16蛋白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研究其和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病例组,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CC16浓度。结果社区获得性肺炎组的血清CC16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但治疗后血清CC16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CC16蛋白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发展相关,结合利用PSI和CURB-65评分系统,对病情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CC16蛋白 社区获得性肺炎 PSI评分 CURB-65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脂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6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脂康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积极给予ACI常规治疗,血脂康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均明显较正常值升高。经血脂康干预后,血脂康干预组的hs-CRP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血脂康能降低ACI患者hs-CRP水平,抑制脑梗死的炎症反应。

  • 标签: 血脂康 脑梗死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83例设为实验组,按照疾病发作时间分为早期组(0~6h)49例和中晚期组(>6h)34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且结果健康的50人设为对照组,均进行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并同时检测心肌功能常规检测项目心电图,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实验各组患者的缺血修饰白蛋白浓度水平比对照组的呈现明显升高(p<0.05);阳性检出率分析可见,实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均超过80.0%,早期组患者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测结果(p<0.05),而中晚期组二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的KAPPA一致性检测结果为0.87。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且与临床诊断结果的符合性较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缺血修饰白蛋白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尿酸(UA)、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三组A组(心功能Ⅱ级,n=62),B组(心功能Ⅲ级,n=116),C组(心功能Ⅳ级,n=22),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血清尿酸、总胆红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CHF组患者血清UA、总胆红素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UA、胆红素和CRP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作用,有助于判断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心功能 尿酸 胆红素 C-反应蛋白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G)/胆碱酯酶(C)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做血清G/C比值检验,并与Child-Turcotte-Pugh(CTP)分级作相关性分析。结果G/C比值与CTP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各级CTP所检测得到的G/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G/C比值与CTP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对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判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球蛋白/胆碱酯酶比值 Child-Turcotte-Pugh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血清CA242和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在胃癌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CA242和PGI和PGII,统计其相关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CA242和PGI,PGII分别具有相关性,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242和PGI,PGII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可能对于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联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急性胸痛就诊的100例患者,采集静脉血,检测cTnI和CK-MB,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确诊为AMI的55例患者血清cTnI和CK-M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nI联合CK-MB检测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AMI,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