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适合维西县艾滋病毒感染和患者(HIV感染/AIDS患者)管理模式,为有效控制艾滋的蔓延、延长HIV感染/AIDS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艾滋病毒感染和患者(HIV感染/AIDS患者)管理资料。结果累计随访率由2008年77.78%上升至2012年85.51%,CD4检测率由2008年22.22%上升至2012年63.76%;配偶检测率由2008年0上升至2012年31.82%。阳性告知率从2008年的92.31%上升到2012年100%。转诊、转介率从2008年的0上升至2012年的85.71%。结论疾控中心综合随访管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HIV感染者/AIDS患者 管理 分析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0期
  • 机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表公报称,研究人员发现了艾滋病病毒进行细胞间感染的新机制,并发现一种化合物能遏制这种感染。这有望促进开发治疗艾滋病的新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农村艾滋感染(HIV)和病人(AIDS)现状,针对问题探讨可行性对策。方法对2003—2014年环江县乡镇农村HIV和AIDS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艾滋感染情况、接受CD4+T淋巴细胞检测和抗艾滋病毒治疗(以下简称检测和治疗)情况、以及他们对艾滋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比较健康宣教前后研究对象对艾滋认知相关变化。结果与健康宣教前相比,健康宣教后研究对象接受检测人数明显增多,艾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农村居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性病艾滋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而且生活环境经济较滞后,很多HIV和AIDS家庭经济很拮据。因此,加强基层群众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健全艾滋防控体系和有效的行为干预是控制艾滋扩散蔓延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农村 艾滋病 现状 对策 健康宣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江门市吸毒人群艾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两合并感染的状况,分析其感染可能的危险因素,为该人群的艾滋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江门市羁押场所2011年的2443名吸毒进行HIV、HCV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的2443名吸毒人员中注射吸毒人员占72.2%;最近一个月共用针具率为35.9%;最近一年有商业性行为占29.4%;该人群HIV抗体阳性率2.2%,HCV抗体阳性率为61.6%。结论该地区注射吸毒的共用针具率和丙肝感染率较高。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该人群艾滋及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对该类人群的监测和高危行为干预,控制吸毒人群中艾滋和丙型肝炎的感染和传播。

  • 标签: 艾滋病 丙型肝炎 吸毒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011~2014年确山县CDCHIV确证实验室所做的WB条带的分析,了解了各个带型在所有WB条带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通过初复筛均为阳性或一阴一阳的样本,再经WB确认为阳性的WB带型分析。结果在151份WB条带中检出HIV阳性133份,阴性12份,不确定6份,其中WB全带79份,WB检测条带阳性率为88.1%,阴性率7.9%,不确定率4.0%。WB全带在所有确认阳性条带中占59.4%。

  • 标签: HIV感染者 WB条带 带型分析 阳性率
  • 简介:摘要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咨询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对艾滋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心理护理干预介入方法、主要措施和应用效果,进行简要的概述,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我院开展类似工作的经验,对艾滋咨询心理护理进行总结,为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艾滋病 咨询者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给艾滋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艾滋不仅对患者的生理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同时还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功能。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应用,艾滋由致死性疾病转变为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疾病,艾滋患者的生存时间也因此大为延长。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艾滋患者本身,还在于其对艾滋的传播起到了有效的遏制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在艾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采用替诺福韦酯以及拉米夫定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艾滋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病例数为15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接受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BV-DNA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以及12个月观察组的HBV-DN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HIV-RNA转阴率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利用替诺福韦酯以及拉米夫定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病毒扩散情况得到抑制,HBV-DNA水平显著降低,HIV-RNA转阴率显著上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艾滋病 拉米夫定 替诺福韦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艾滋自愿咨询检测求询HSV-2的感染率。方法使用《检测咨询个案表》,由经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调查,采集3~5ml静脉血,检测HSV-2。结果2006-2008年间共调查1069人,其中2006年度289人,2007年310人,2008年470人。男性占83.3%;20~40岁的青壮年占88.6%。HSV-2感染率为12.6%,07年度感染率最高,为13.9%。结论有必要制订更有效的干预策略,在高危人群中推广艾滋自愿咨询检测。

  • 标签: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求询者 HSV-2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艾滋、梅毒及丙肝感染状况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2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血液HIV、HCV、TP检测。结果性病门诊男性就诊中接触临时性伴HIV阳性率明显高于接触小姐,3月内接触小姐大于1人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接触单人,有肛交史HIV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肛交史。结论男性性病门诊就诊中,临时性伴接触感染HIV的风险高于与小姐性接触,肛交是性病门诊男性就诊感染HIV的高危因素。

  • 标签: 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 HIV 梅毒 HCV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爱滋感染合并烧伤时的治疗方法及其治疗过程中的特殊性。方法爱滋感染合并烧伤时,在创面处理上,因创面暴露时间越长,血液、分泌物污染周围环境的机会也就越多,对医务人员威胁越大,所以强调早期深度创面切痂自体皮移植术,早期封闭创面,减少污染机会。同时要做好医务人员及病人的思想工作。结果接收爱滋感染合并烧伤四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医务人员无艾滋传染病例发生。结论对爱滋感染合并烧伤时,只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在治愈患者的同时,可以避免医务人员传染情况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艾滋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对灵山县人民医院感染艾滋关爱门诊1083例艾滋患者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如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加强抗病毒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建立随访制度等。结果患者能够重视治疗过程中的定期监测和随诊,能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1083例患者病毒复制被控制,成功实现免疫功能重建。结论优质的护理指导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取得最佳的抗病毒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行前S1抗原和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血清HBV标志物、HBVDNA以及preS1Ag/Ab检测,比较preS1Ag与HbeAg阳性检出率与抗HBs与抗Hbe的阳性率。结果60例preS1Ab阳性血清中,抗HBs阳性率46.67%高于抗Hbe的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beAg相比,前S1抗原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的敏感度更高,而前S1抗体能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具备重要临床检测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前S1抗原 前S1抗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美沙酮门诊海洛因依赖人群艾滋和梅毒感染状况,为疾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3月—2016年3月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依赖162名进行艾滋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艾滋抗体阳性率3.08%(5/162),梅毒抗体阳性率4.93%(8/162)。其中,静脉注射吸毒艾滋阳性率为6.66%(5/75),梅毒阳性率为9.33%(7/75),明显高于非静脉吸毒0%和1.14%(1/87),(P<0.001)。结论该人群艾滋和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是艾滋性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尤其是静脉注射吸毒

  • 标签: 艾滋病 梅毒 海洛因 美沙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毒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艾滋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抗病毒治疗,观察患者在临床中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9个月后的细胞检查检测时发现,对病毒起抑制作用的占92.32%,且抗病毒治疗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提高,虽然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是经过处理后,均有所好转。结论AIDS患者在进行国家关怀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过程中,一要注意对患者的疾病治疗,二要增强对患者不适反应的认识与心理预防预,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治愈疾病。

  • 标签: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