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用自制豆豉导致肉杆菌食物中毒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因食用自制豆豉导致肉杆菌食物中毒的患者7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病情与食用的豆豉量有直接关系,食用量较少的患者出现头晕、呕吐、乏力、腹胀等症状,服用量较多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吞咽困难、呼吸困难、肌张力降低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死亡。治疗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越早注射抗毒素治愈的可能越大。结论要谨慎食用密封发酵食品,一旦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 标签: 自制豆豉 肉毒杆菌 食物中毒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经络是人体把各个细胞有机组织起来,提供营养,运送垃圾实现人体功能的一种工作机制。经络的“硬件”包括神经系统、神经递质、括约肌、血管、细胞外基质(ECM)、肥大细胞、各种感受器,而工作的关键是神经系统的连接关系-“软件”。

  • 标签: 工作机制 经络 修复机制
  • 简介:摘要结合典型病例进一步探讨经皮质混合性失语强迫性复述皮层加工过程,分析复述简单通路及复杂通路语言加工机理,论证强迫性复述为初级听中枢及初级语言运动中枢及其联络纤维在失去高位皮层抑制作用后的释放作用。

  • 标签: 强迫性复述 简单通路 复杂通路 释放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红霉素、阿奇霉素及热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本研究选取60例患有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5月11日—2018年5月11日为收治时间,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行红霉素联合热宁治疗(30例),研究组行阿奇霉素联合热宁治疗(30例),对比2组的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经治疗的发热消失时间为(3.13±1.09)d,咳嗽消失时间为(4.34±1.22)d,住院时长为(6.84±1.36)d,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取阿奇霉素联合热宁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可进行在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阿奇霉素 红霉素 热毒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内藏的CT表现,以及CT对于体内藏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体内藏的CT资料。结果体内的CT表现征像为①体内自然腔道扩张体内藏所应用的自然腔道,最常见的有肛门,阴道,结肠,胃等,常表现为毒品所在腔道明显扩张,壁变薄。②腔内见异常密度影于扩张的自然腔道内可见形态较为规则的等密度、高密度、甚至低密度影。③毒品边缘较为清晰体内运多先应用避孕套或其它包装袋包装,于CT上可看到腔道与毒品间有环形低密度影间隔。结论体内藏毒品在CT上有着典型的影像学表现,CT可对体内藏毒品作出明确诊断。

  • 标签: 体内藏毒 CT表现 自然腔道 毒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蜂蜇伤对人体的危害及发病机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蜂蜇伤30例临床资料。结果轻到中度发热7例,头昏、头痛15例,昏厥5例,全身及局部出现皮疹6例,血压下降4例,蜇伤处疼痛28例,组织坏死6例,血尿4例,各种早搏2例,心动过速4例,尿素氮、肌酐升高5例,肝功能异常4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急性心功能衰竭2例、急性呼吸衰减3例,死亡4例。结论蜂蜇伤患者的预后与患者就诊时间,蜂攻击人体的数量,蜂种类,基础疾病,患者年龄,以及伤口是否有效处理等有关。

  • 标签: 毒蜂蜇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麻醉科,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一步加强麻醉药品的安全管理,使用好麻醉药品。结果通过加强规范管理,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降低管理漏洞,严防流入非法渠道。结论麻醉药品管理必须规范化,法制化,良好的管理模式是实现管理好麻醉药品。

  • 标签: 麻醉药品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抗结核药物诱发的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确诊的4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其中15~54岁为对照组,17~59岁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的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该正确运用抗结核药物,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结核 毒副反应 化疗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凉散药膏治疗Ⅲ-Ⅳ度褥疮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41例Ⅲ-Ⅳ度褥疮患者,按随机单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1例,采用去凉散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外科换药。结果治疗组褥疮治愈率为57.14%、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治愈率为30%、有效率为80%,两组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去凉散药膏治疗Ⅲ-Ⅳ度褥疮有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褥疮 去毒凉散药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程化疗期间抗结核药物的副反应。方法对2010年到2013年在我院确诊并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6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短程化疗期间使用抗结核药物共有254发生副反应,其中胃肠道症状、肝损害1-3、发热、白细胞减少、尿酸升高等发生较多,其副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2月内。结论了解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的时间、种类和处理方式,可帮助及时、有效的判断是何种药物引起的副反应,调整抗结核治疗方案,保证抗结核治疗顺利完成;同时还可及时发现一些较为严重的副反应,避免加重。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短程化疗 毒副反应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手足口病儿童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在对症支持疗法基础上,观察组应用热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疱疹消退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消失时间等主要症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热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且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儿童 手足口病 热毒宁
  • 简介:摘要近年来,应激性心肌病在临床上发病率明显增加,引起临床研究的重视。它是以心室壁收缩功能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的一类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综述了与其发生机制有关的研究结果,包括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冠脉血管、雌激素等相关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商陆主治水肿、胀满、脚气、喉痹、痈肿、恶疮,其根部及未成熟果实有毒,有毒成分主要为三萜皂甙、商陆碱、大量硝酸钾、生物碱等,对交感神经、胃肠黏膜、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有刺激作用。本组2例病例均为青年男性,因误服商路根导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疼等。通过洗胃、催吐、导泻、补液利尿等方法治疗,8小时后症状消失,3天后痊愈出院。

  • 标签: 商陆 中毒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水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热宁注射液0.6~0.8ml/kg,每天一次,同时给与阿昔洛韦注射液(10ml·kg-1),每天一次,静脉滴注,连续5~7天,对照组仅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10ml·kg-1),每天一次,连续5~7天,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包括患儿发热持续时间、皮疹结痂、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90%,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宁联合阿昔洛韦注射液治疗小儿水痘优于单用阿昔洛韦注射液,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阿昔洛韦注射液 水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5%葡萄糖加利巴韦林10mg/Kg静滴1次/d。观察组给予热宁0.6ml/kg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1次/d。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退热、腹泻症状减轻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观察组更明显。结论热宁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其毒性低,不良反应小,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小儿病毒性肠炎 临床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应用热宁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分别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热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①实验组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热宁注射液静滴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患儿痊愈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热毒宁 利巴韦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可行性分析。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105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给予热宁注射液治疗,剂量为0.5mL/(kg?d),对照组51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剂量为10~15mg/(kg?d),静脉滴注,1d2次,3d为1个疗程,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3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热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确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热毒宁注射液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代谢的器官,也是药物最易损害的靶器官,尤其是口服药物由胃肠吸收后即进入肝脏,在肝内的浓度较血液及其他器官中高。当药物的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就会对肝脏造成伤害。

  • 标签: 肝脏 肝脏结构 损害类型 损害机理 胆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