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入选671例室性早搏患者,分别行心室晚电位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阳性组(n=63)和阴性组(n=608)。所有患者均根据其实际基础疾病用药。此外,再根据患者早搏症状严重程度选择美托洛尔,如早搏症状较轻则不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所有患者随访一年,记录随访期间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房颤、室颤、室速、室扑、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引起的住院)。结果阳性组与阴性组两组间患者的基础疾病存在明显差异P<0.05。阳性组患者随访期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4.8%,阴性组为0,差异很明显,有P<0.05。结论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治疗以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阴性患者,心血管风险较低,故心室晚电位检查对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室晚电位 冠心病 房颤 心血管事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发病初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与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变化情况的关系即N20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与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搜集50例病程<30天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临床症状采用相应的内科基础疾病治疗及常规康复治疗,并分别于康复治疗前监测其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及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经治疗3周后再次用Fugl-Meyer评分量表评价上肢运动功能。结果(1)治疗前后患者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2)体感诱发电位N20潜伏期与治疗前后的上肢Fugl-Meyer评分均呈负相关。结论脑卒中早期患侧体感诱发电位N20的潜伏期越长,患者上肢功能恢复越差。

  • 标签: 脑卒中 体感诱发电位N20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冰酸性氧化电位水治疗唇部破溃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使用2-8℃酸性氧化电位水湿敷AIDS病人唇部破溃处。结果患者使用后唇部破溃处出血即止,创面愈合,未出现感染的情况。结论酸性氧化定位水低温时用于治疗破溃出血创面不仅可以愈合创面、还有止血和抗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冰酸性氧化电位水 破溃出血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相关性及对脑干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以5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对照,2组均测量各波波幅、波形分化情况以及波峰潜伏期(PL)及波峰峰问潜伏期(IPL)。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BAEP异常率47.87%,主要表现为I、V波分化不良或波形消失,I、V波PL及IPL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其听力有一定影响。BAEP对早期了解新生儿听力及脑干功能障碍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高胆红素血症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眼部症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COPD稳定期患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2~75岁,平均(62±14)岁,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3例,其中男19例,女4例,年龄53~72岁,平均(61±13)岁,均于肺功能检查前进行PVEP检查,比较各组间P100波潜伏期时间(LP100)和P100波振幅(AP100)的差别,对COPD组PVEP。结果与肺功能检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探讨引起PVEP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COPD稳定期患者,LP100均显著延长,AP100显著降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LP100及AP100与一秒率呈正相关。结论在出现相关眼部疾病临床表现前,COPD稳定期患者已出现PVEP异常,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度密切相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诱发电位 视觉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及有效氯溶液对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消毒效果。方法分别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及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为50g/L)对口腔综合治疗台进行消毒,在消毒前后分别取样做细菌培养,分析培养结果,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消毒前综合治疗台表面的细菌培养发现细菌数量极多,经酸性氧化电位水及有效氯溶液消毒后,细菌培养均未发现有菌落形成。结论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及有效氯溶液进行口腔综合治疗台的消毒均可达到合格的消毒标准,二者未有显著差别,但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相对更加安全。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有效氯溶液 消毒 口腔综合治疗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酸性氧化电位水与戊二醛对胃镜的消毒效果,为基层医院寻找更经济有效的方法提出依据。方法将临床污染的胃镜200份,随机分成5组,分别采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1min(40份),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min(40份),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5min(40份),2%戊二醛浸泡10min(40份),2%戊二醛浸泡20min(40份),观察消毒效果,消毒时间,安全性及腐蚀性。结果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min,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5min,2%戊二醛浸泡10min、20min均无菌生长,消毒效果相同,全未发现对内镜有腐蚀性。结论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消毒时间短,安全性大,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戊二醛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光明穴对于近视患者视力以及P-VEP(图形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针刺光明穴治疗,乙组患者针刺孔最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与P-VEP。结果甲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乙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P100潜伏期、振幅对比,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光明穴有利于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状况,但对P-VEP无明显影响。

  • 标签: 针刺 光明穴 近视 视力 P-VEP 影响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继发水电解质紊乱。久病可导致心脏,血管,眼,肾,神经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障碍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其发病机理是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发病过程。

  • 标签: 糖尿病的治疗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ICGA)及诱发电位(CMEP)联合监测在术中的联合应用价值,以进一步提高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18例大脑前动脉远段动脉瘤的显微手术进行ICGA及CMEP联合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术后复查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3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结果6例动脉瘤夹闭后CMEP出现异常变化;18例动脉瘤夹闭后,ICGA发现3例载瘤动脉狭窄,2例发现瘤颈残留,术中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之后,诱发电位恢复如初,其余异常现象均及时纠正,术后3月随访GOS评分优良18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过程中进行ICGA及CMEP联合监测,相互弥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术者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尽可能减少手术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 标签: 诱发电位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 术中监测 大脑前动脉瘤 夹闭术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评价异丙酚在老年人麻醉诱导时的镇静深度及循环的变化,得出结论异丙酚用于老年人麻醉诱导是安全的,但注意维持循环稳定。

  • 标签: 老年人 全身麻醉 异丙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BTEP,brainstemtrigeminalevokedpotentials)在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研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采用MVD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53例通过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BTEP的W2、W3波。其中38例在完成减压后BTEP明显改善(改善组),15例未明显改善(未改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影响因素及预后的差异。结果53例患者术中均发现责任血管压迫,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改善组术后即刻缓解28例,10例术后两周内疼痛缓解,无一例患者发生面瘫、听力下降、麻木等并发症。15例未改善组中,经确认虽减压充分,但BTEP术中无明显改善;术后即刻缓解8例,4例术后疼痛缓解,3例在随访期仍存在明显疼痛;无明显并发症。随访期均未见复发。两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叉神经MVD术中BTEP改善可预测手术效果。未改善可能与责任血管压迫力量较大、病程较长、既往行过射频热凝术等因素有关,相较于改善组,手术疗效相对不确切。

  • 标签: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脑干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HLA-B27)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检测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阳性率和强直性脊柱炎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2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50例进行健康体检人群,将前者设为观察组,将后者设为对照组,给予两组受检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对HLA-B27进行检测,观察两组受检者HLA-B27的阳性率。结果经过检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HLA-B27的阳性率明显具有差异性,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通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人体中的HLA-B27进行检测,能够尽早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HLA-B27 强直性脊柱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