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红蓝光结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效果及安全予以研究。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0月我科所接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120例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患者除了给予基础异维A酸联合米诺环素治疗外,对照组采用红蓝光予以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增用阿达帕林凝胶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实施红蓝光结合阿达帕林凝胶予以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突出,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于临床之中应用。

  • 标签: 痤疮 红蓝光 阿达帕林凝胶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皮肤镜在痤疮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些患者使用皮肤镜进行分析诊断,并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皮肤镜下显示,位于表皮与表皮交界处的黑色素含量增加,黑素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皮肤镜下血管呈条状或分枝状,血管形态与定量评分一致。结论皮肤镜在痤疮的应用上有很好的临床借鉴价值,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可以为临床的诊断做借鉴。

  • 标签: 皮肤镜 痤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痤疮患者中果酸治疗的应用及术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8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乙组(39例)、甲组(39例)。乙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甲组联合术后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皮肤外观满意度。结果甲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皮肤外观总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痤疮患者中,果酸治疗的应用效果确切,给予患者术后综合护理可提高皮肤外观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

  • 标签: 痤疮 果酸治疗 术后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了的寻常痤疮患者70例,并且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以及痤疮皮损方面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而且在粉刺、丘疹、脓包、囊肿和结节方面的评分,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红蓝光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良好,方便、经济,值得应用。

  • 标签: 新型超分子水杨酸 红蓝光 寻常痤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湖北工程学院校医院就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维A酸乳膏外用,对照组净螨痤疮膏外用,用药8周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率37.5%高于对照组的15.00%(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良好。

  • 标签: 克林霉素 维A酸乳膏 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湖北工程学院校医院就诊的寻常型痤疮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0.05%维A酸乳膏外用,对照组净螨痤疮膏外用,用药8周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痊愈率37.5%高于对照组的15.00%(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8.75%高于对照组的40.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克林霉素酒精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寻常型痤疮效果良好。

  • 标签: 克林霉素 维A酸乳膏 痤疮
  • 简介:摘要以冬凌草甲素为印迹分子,4-乙烯苯硼酸为功能单体,采用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通过本体聚合制备了冬凌草甲素可逆共价印迹聚合物。研究表明聚合物平衡吸附量达到74.42μmol·g-1,具有吸附速度快且特异识别能力。

  • 标签: 冬凌草甲素 顺式二醇 分子印迹 可逆共价 固相萃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多功能火针对于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美容科就诊的58例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采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观察组采取耳穴贴压联合多功能火针治疗。结果观察组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28/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31%(23/29)(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多功能火针对于中重度寻常性痤疮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耳穴贴压 多功能火针 中重度 寻常性痤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方法对36例经胃镜确诊的反流食管炎患者作为GERD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结果3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房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44%与10.00%,差异显著(P<0.05);GERD组中房性早搏、短阵房速或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44.44%、27.78%及5.56%。反流食管炎的病程时限与房心律失常发生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21,P<0.05)。结论反流食管炎病史与房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反流食管炎病史年限越长,出现房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提示返流性食管炎可能是导致房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方法对36例经胃镜确诊的反流食管炎患者作为GERD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统计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与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相比较,分析反流食管炎与房心律失常之间的相关。结果36例反流食管炎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组房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44.44%与10.00%,差异显著(P<0.05);GERD组中房性早搏、短阵房速或房颤的发生率分别为44.44%、27.78%及5.56%。反流食管炎的病程时限与房心律失常发生数呈显著正相关(r=0.6721,P<0.05)。结论反流食管炎病史与房心律失常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反流食管炎病史年限越长,出现房心律失常的几率越高,提示返流性食管炎可能是导致房心律失常的因素之一。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房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周炎患者接受推拿治疗的安全及有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肩周炎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给予推拿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95.49%)优于对照组(70.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58,P<0.05)。结论在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取推拿方式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度及运动功能,缓解肩关节疼痛情况,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推拿 肩周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中开展针对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外伤肋骨骨折患者68例设为研究对象,经电脑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34例)以及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有效的针对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VAS分数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VAS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的外伤肋骨骨折患者过程中采取有效的针对护理措施有利于缓解疼痛,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有效护理 针对性护理 外伤性肋骨骨折 VAS分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肛肠科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6例功能排便障碍便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乳果糖15ml,2次/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治疗满意度为97.6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07%、治疗满意度位86.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法治疗功能排便障碍便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排便效果,提高治疗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生物反馈治疗 功能性排便障碍性便秘 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于我院初次诊断的ITP患儿,血小板计数均小于等于20×109/L,同时伴有皮肤、黏膜出血,给予大剂量人血免疫球蛋白(800~1000mg/Kg.d)冲击治疗2天后,开始给予足量醋酸泼尼松片(5mg/片)1.5~2mg/Kg.d口服,4周内逐渐减停。电话随访出院ITP患儿转归(痊愈、转为慢性ITP)情况。结果90例重症ITP患儿给予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后,截止随访时82例未出现病情反复,8例转为慢性血小板减少紫癜,转慢率为8.89%。

  • 标签: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人血免疫球蛋白 激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间质膀胱炎/痛膀胱综合征(Interstitialcystitis/painfulbladdersyndrome,IC/PBS)是引起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一系列膀胱症状的疾病。发病率各地不同,30至50岁的妇女为高发人群。目前IC/PBS无特效治疗,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症状,且长期的自身护理调节是维持疗效的关键。本文针对IC/PBS的长期预防及控制方案进行总结,供临床护士对IC/PBS患者宣教时参考。

  • 标签: 间质性膀胱炎/痛性膀胱综合征 宣教 护理
  • 简介:摘要过敏紫癜肾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不同患者的病情表现可能存在不同之处,单纯的西药治疗不足在临床中逐渐体现出来,而中医应用于该病中的优势也逐渐显现,故而对中医治疗的详细情况做出分析,就对于相关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西医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遵循随机抽样原则,以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60例肾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例,甲组接受HD,乙组接受HFHD,丙组接受HD+HP,丁组接受HD+HDF,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在肾骨病相关因素上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甲组与乙、丙、丁组相比,在肾骨病相关因素上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肾骨病相关因素的影响有所不同,单纯使用HD无法得到理想的治疗目标,与HD+HP、HD+HDF两种血液净化方案相比,采取HFHD,有无需血液灌流器与置换液的优势。

  • 标签: 血液净化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骨病 相关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我院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心律失常患者92例参照随机奇数偶数法的分组原则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胺碘酮治疗组、另外一组为普罗帕酮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胺碘酮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5%高于普罗帕酮组的71.7%,差异显著(P<0.05);胺碘酮组与普罗帕酮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13.0%,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室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安全较高。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37表达水平与过敏紫癜的关系。方法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0例初发HSP为病例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37的水平,并分析HSP与IL-37的相关。结果过敏紫癜患儿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的表达水平在HSP发病初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推测IL-37在过敏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抗炎作用,是一种保护因子。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采用超声靶向透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41),对照组给予尿激酶胸腔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靶向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胸膜厚度显著变薄,引流总量显著增多,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胸膜粘连率为92.68%、7.32%,与对照组的78.05%、24.3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包裹结核胸膜炎患者,给予超声靶向透药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的症状早日改善,降低胸膜粘连率。

  • 标签: 超声靶向透药 临床疗效 包裹性结核性胸膜炎 尿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