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妇女在医院的健康普查报告,分析妇女的健康情况,为预防其妇科疾病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选取我院1057例妇女的健康报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057例妇女中,有722例患有妇科疾病,其患病率高达68.3%,宫颈肥大、乳腺增生、宫颈糜烂的发病率高,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此外,还有188例伴有宫颈涂片查脱落细胞异常现象。结论在本次普查中发现,妇科疾病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症,其发病率较高,因此对妇女进行健康普查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妇女 健康普查 妇科常见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我院接受过念珠菌尿液检验的老年人当中,筛选1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老年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凝集法进行尿检而对照组的检验选择的是显色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89.67%,对照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63.27%。实验组老年人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凝集法对老年人进行念珠菌尿液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显色法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凝集法对于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临床的念珠菌尿液检验中,凝聚法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 标签: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 方法 结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北海地区孕期妇女TORCH感染结果的调查,了解北海地区孕妇TORCH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北海地区某医院产科门诊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1745例孕妇采集血清,对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ubella)、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Ⅰ和Ⅱ型(HSV-Ⅰ和HSV-Ⅱ)IgG抗体和IgM抗体以及巨细胞病毒和弓形虫IgG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海地区TOX、RUBELLA、CMV、HSV-Ⅰ和HSV-Ⅱ、的IgG阳性率分别为11.35%、79.71%、86.42%、86.19%、9.17%,TOX、Rubella、CMV、特异性抗体IgM在妊娠状态下的阳性率分别为1.03%、0.63%、1.15%。结论北海地区孕妇TORCH感染总体阳性率较高,TOXIgG阳性孕妇近期内感染占有较高比例,必须引起重视,CMVIgG阳性孕妇主要为远期感染。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出生缺陷,做好TORCH检查,提高孕妇优生优育保健指导,减少出生缺陷。

  • 标签: TORCH 化学发光法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28例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分析,了解阴道病的检出率指导临床对妇科阴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用湿片法在显微镜下镜检阴道分泌物滴虫,霉菌,线索细胞。结果细菌性阴道病患者213例(33.9%),滴虫性阴道炎17例(2.7%),霉菌性阴道炎131(8.2%)其他阴道炎症29例(4.6)正常238例(37.8%)表明细菌性阴道炎发病率比霉菌性,滴虫性要高。结论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常见病,其发病率比霉菌性,滴虫性要高。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细菌性 滴虫性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遇到异常细胞时怎样进行分析与处理,强调手工涂片复检的重要性。方法采用仪器检测和血涂片镜检对2016年我院临检室53例典型异常细胞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3例标本中检出白血病30例,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8例,异淋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6例,红细胞系统疾病3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1例。结论当遇到可疑异常细胞时,首先对标本、仪器、试剂、质控进行分析,再用不同仪器进行复检,最后手工涂片镜检,并与临床沟通联系。

  • 标签: 异常细胞 白血病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 单核细胞 涂片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影响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收集的接受血液检验的患者106例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检验时间分为每组各53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对照组未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过分析影响因素并进行整改的观察组检验结果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结果正确性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检验人员要对各项操作质量进行提高,符合规定,将误差减小到最低,从而使检验结果得到高准确率。

  • 标签: 血液检验结果 正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情况。方法通过比例法对100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性为31.1%。复治样本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初治样本的耐药率,(P<0.05)。结论需要严格的按照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工作,保证肺结核病可以更好的被治愈,有效地进行治疗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流行性感冒作为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一定程度上多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具有起病急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流感病毒可以分为三种,即甲乙丙,其中甲型极易诱发感染和较为流行。本文对2012年到2015年巴中市的流感病毒进行监测,并分析监测结果,从中得出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确保市民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2012&mdash 2015年 流感监测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体检人群的骨密度结果和规律来探讨影响骨密度的因素。方法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596例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跟骨测定,对自动分析的骨密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检人群中,骨密度正常者的比例为41.8%,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为58.2%。男性体检者骨密度异常的比例低于女性,女性体检者的骨质疏松比例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50岁以后的体检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小于50岁的体检者(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体检人员的骨密度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女性的骨密度异常发生比例显著高于男性。

  • 标签: 骨密度 超声骨密度仪 体检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尿路感染患者尿液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并结合《热病》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和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抗生素选用参考。方法将临床送检的尿液标本分别接种至相应的培养基,培养后,挑选出可疑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1000例尿液标本共培养出致病菌371株。肠杆菌科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为厄他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最高的为氨苄西林。非发酵菌敏感率最高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头孢曲松和舒普深;耐药性最高的为复方新诺明。肠球菌属敏感性最高的抗生素为克林霉素、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耐药率较高的为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结论在本地区,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肠杆菌科、非发酵菌和肠球菌属。遵循《热病》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和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抗生素应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高水平链霉素协同。

  • 标签: 尿路感染 鉴定 药敏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富源县2014—2016鼠间疫情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本县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云南省曲靖市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采用笼夹法监测宿主动物(鼠),并疏检鼠体蚤。结果2014—2016年共计捕鼠426只,全部为室内捕鼠,平均鼠密度为2.24%,鼠体蚤平均蚤指数0.11,病原学、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褐家鼠、黄胸鼠是我县的优势鼠种。结论尽早发现疫情,分析疫情流行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能够为评价鼠疫防制工作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鼠疫 宿主 媒介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液细菌培养的药敏性结果,用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300例尿路感染患者标本为研究对象,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对其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并分析其细菌分布情况和药敏特征。结果实验结果显示300例尿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细菌122株,检出率为40.7%,其中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最高,药敏实验显示对大肠埃希菌最敏感的三种抗生素为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敏感的三种抗生素为万古霉素、头孢他啶、氨苄西林。结论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实行药敏性研究利于探索致病菌的类别、耐药性等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培养 药敏实验 有效性 大肠埃希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366例,其中耐多药249例,单耐药117例,对患者既往治疗史加以分析,结合结核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定期采用结核菌快速培养法或固体罗氏培养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根据痰菌转阴情况评估其疗效,监测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366例耐药患者中治疗成功(治愈+完成疗程)277例,占75.68%;治疗失败10例,占2.73%;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32例,占8.74%,死亡4例,占1.10%,失访43例,占11.75%。结论有效的化疗方案、良好的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有效的管理措施是耐药肺结核患者良好治疗转归的关键。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分枝杆菌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胸部损伤方面发挥的作用,为胸部损伤的诊治手段的进步提供研究资料。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胸部损伤患者共72例,在其入院后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检查结果与临床情况是否对应。治疗后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表现良好,有部分患者对于使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的满意度较低,说明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配套设施的改进。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胸部损伤的诊断中准确率高,可以得到推广。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胸部损伤 临床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三年来右江区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探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于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方法本次4703对共9406例计划妊娠夫妇从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自愿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对象,按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进行了19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406例中检测出高风险人群1493人次,发生率15.87%,高风险人群中地中海贫血初筛阳性469例,占高风险人群31.41%,谷丙转氨酶异常427例,占28.60%,乙型肝炎病毒学HBsAg阳性1226例,占82.12%,梅毒TRUST阳性75例,占5.0%,女性促甲状腺激素异常116例,占女性7.77%,女姓阴道炎32例,占2.14%。结论右江区计划妊娠的夫妇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对怀孕前夫妇开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孕前 优生健康检查 状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下团块的声像图特征,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分析超声成像基础。方法采用线阵高频探头探查皮下团块57例,详细描述其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CDFI观察内部及周边有无血流信号,手术后送检病理科做组织学分析结果超声所见团块大小0.5~5.0cm,多呈椭圆形、低回声、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未见血流信号。提示表皮样囊肿3例;囊肿伴囊液粘稠10例;皮脂腺囊肿9例;皮样囊肿2例;纤维瘤1例;脂肪瘤3例;血肿1例;脓肿4例;实性结节5例;囊实混合性结节3例;不确定结节15例。病理组织学结果57例均诊断表皮样囊肿,其中破溃伴感染15例、淋巴组织增生3例。结论当皮下团块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结节、边界较清、内部回声不均匀、无CDFI血流信号时要考虑表皮样囊肿可能。

  • 标签: 皮下团块 线阵高频超声 表皮样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常规化验结果。方法从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肝硬化患者中,随机抽取60名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然后选取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60名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肝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验后的结果结果察组患者白蛋白、血清胆固醇、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化验指标可以检测肝硬化患者肝组织受损的情况,能够为肝硬化程度评估提供标准,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的运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对各类产前诊断指征的5003例妊娠妇女,在知情同意后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细胞培养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5003例受检者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4996例,成功率为99.86%。其中查出异常染色体核型207例,异常检出率为4.13%(207/5003),性染色体数目异常41例,常染色体数目异常110例,染色体结构异常27例,嵌合染色体29例。结论孕中期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在产前诊断中很关键。

  • 标签: 产前诊断 羊水细胞培养 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对腹泻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的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95例腹泻婴幼儿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不同年龄进行轮状病毒的检测,对比各个年龄段腹泻患儿的阳性检测率。结果0.5~2岁的患儿阳性检出率最高,各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泻婴幼儿进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检测,0.5~2岁患儿的阳性检出率高,对粪便中的轮状病毒进行检测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泻婴幼儿 轮状病毒 感染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环境卫生监测结果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将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我的环境卫生检测结果以及医院内患者在住院期间感染发生的情况作为研究分析材料,将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我院的科室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发现其合格率在逐年的增高,我院的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在逐年的改善,感染率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的感染率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同时我院的环境卫生监测结果对患者感染率存有一定的影响,但是环境卫生监测的合格率并不是影响患者感染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环境卫生监测 医院感染 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