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光滑念珠和白色念珠是临床中最常见的两个致病性酵母,它们都可以在人体内共生,但是在一定的诱因下他们会转变为侵袭性致病菌侵害人体。虽然同为念珠,但是光滑念珠和白色念珠在入侵人体的策略上却有明显不同。在粘附特性上,两种真A都有依赖不同的内环境因子来检测机体状况A而表达特定的黏附素的能力。光滑念珠主要依赖的粘附素为Epa蛋白,而白色念珠则通过粘附素ALS3蛋白和HWP1二阶段的表达介导其整个粘附过程。进一步的侵袭过程中,光滑念珠通常以酵母的形式生长,入侵策略较为保守,主要依赖宿主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并且能与细胞共存较长时间。白色念珠采取了较积极的入侵策略,当它以菌丝形态在体内生长时,其菌丝能够快速生长并破坏宿主细胞,从而完成进一步入侵。机体固有免疫方面,光滑念珠可以通过寄生于巨噬细胞来逃避机体免疫应答,它不仅在巨噬细胞内生存,而且可以在其内复制,直到巨噬细胞最终破裂。而白色念珠入侵宿主后,快速生长的菌丝会迅速破坏巨噬细胞并释放真菌,引起宿主严重的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死亡。通过对比了解它们致病过程的差异和共同点,对诊断、预防及治疗侵袭性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发作的口腔念珠的感染因素。方法追踪观察240例口腔念珠病人,对其再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再治疗。结果240例口腔念珠病人中,有18例出现再感染,复发率为7.5%;经再次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口腔念珠的反复发作可能与患者依从性、既往感染的复发及再感染新菌株有关。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复发,感染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念珠尿液检验方法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从2015年3月开始到2017年3月为止在我院接受过念珠尿液检验的老年人当中,筛选100人,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一个组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老年人采用两种不同的检验方法。实验组采用凝集法进行尿检而对照组的检验选择的是显色法。然后分别对两组的检出率进行统计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89.67%,对照组的老年人尿液检出率为63.27%。实验组老年人的尿液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凝集法对老年人进行念珠尿液检验的检出率相较于显色法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说明凝集法对于监测的灵敏度更高,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在临床的念珠尿液检验中,凝聚法应该被广泛地推广。

  • 标签: 老年念珠菌尿液检验 方法 结果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危险因素等情况。方法分析290株念珠的来源、科室分布、合并用药及治疗,对比白念珠与非白念珠的药敏结果、危险因素等。结果白念珠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发生率最高;非白念株对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耐药率最高,且非白念株的耐药率高于白念珠;标本来源以尿液最多,呼吸科分离率最高;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10天、大型手术后为非白念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非白念珠的分离率逐渐增高,且耐药率明显高于白念珠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调查研究显示,身体各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常并发口腔念珠感染。口腔念珠在癌症病人中十分常见,特别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比如白血、淋巴瘤)以及接受全身化疗的病人以及接受头颈部放疗的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高。本文就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时念珠感染口腔的可能机制、致病念珠的特征和种类,以及其防治方法三方面展开,介绍一些国内外研究的结果和值得讨论的问题。

  • 标签: 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恶性肿瘤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系统性念珠小鼠模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对数生长期白念珠酵母细胞(1×106CFU/ml),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的PBS磷酸盐缓冲液。进行小鼠死亡率观察;小鼠肾脏、脾脏组织白念珠培养、鉴定;将肾脏组织做病理学标本PAS染色。结果实验组小鼠的死亡率为100%;实验组肾脾组织培养有白念珠生长;肾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炎性肉芽肿形成,肉芽肿内有大量的白念珠孢子和菌丝生长及炎细胞浸润。结论直接将适量的白念珠酵母细胞经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可以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小鼠模型,避免了应用免疫抑制剂所导致的人为性实验干扰因素,更好地为系统性念珠的研究提供了动物模型。

  • 标签: 小鼠 念珠菌病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口腔白色念珠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47例患者资料,制定治疗方案。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治疗,口腔白色念珠患者的康复率高,47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完全康复,2例患者病情出现好转。结论及时的确诊、正确的治疗方法对患者早日康复起关键作用。

  • 标签: 口腔白色念珠菌 患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细胞快速处理检验采集拭子顶部带有过滤网与不带过滤网所测结果的准确度。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25例患者分别用带有过滤网和不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集后穹隆外分泌物,并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其中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采样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65例,而用普通一次性棉拭子采集所感染的阳性患者为278例,出现了假阳性。结论在测定阴道中的白色念珠感染时的取样一定要用带有过滤网的一次性棉拭子,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 标签: 阴道念珠菌 检测 顶部带有过滤网的棉拭子 提高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8例老年念珠尿液检验结果,总结检验经验。方法对58例疑似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染者,采用凝集法(实验二)肉眼观察、培养法(实验一),行尿液检验,以培养法为最终检验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验效用。结果实验二检出率31.03%低于实验一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实验二真阳性率均为100%;不同类型念珠实验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一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98.69±1.26)%,实验二重复试验检出率均值为(31.53±7.27)%、真阳性率均值为(93.24±3.51)%。结论培养法是检验尿液中念珠可靠方法,凝集法检出率相对较低,但真阳性率高,可作为快速诊断法。

  • 标签: 念珠菌 尿液检验 老年人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念珠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本科室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痰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及耐药性。结果阳性检出132例,真菌56例,占42.4%。其中以呼吸内科的痰标本为主38例(67.9%)。结论临床标本中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为主,呼吸道仍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抗感染药以氟胞嘧啶、卡泊芬净、两性霉素B、酮康唑、制霉菌素等最为敏感。

  • 标签: 念珠菌 感染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三种不同检验方法对阴道念珠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诊治的126例阴道炎患者,利用棉拭子法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即为检验标本。分别采取10%氢氧化钾悬滴法、涂片法、培养法分别进行检验。结果通过三种方法检验以后发现,培养检验法的检出率最高,涂片法的检出率最低。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显著性大于其他两种检验方法,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培养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行、细菌阳性检出率较高等。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阴道念珠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实用、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三种检验方法 阴道念珠菌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一定功率微波破坏霉菌的内部结构,抑制其生长和繁殖,同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吸收和消散,以达到治疗及预防复发的目的。方法治疗组由医生先用2%-4%碱性溶液冲洗阴道,然后用微波阴道特制探头套上避孕套缓慢插入阴道后穹窿,控制微波照射功率20W,20分钟,然后阴道上药硝酸益康唑栓150mg,每日一次6天一疗程。对照组所有操作均由患者自己行使,先用2%-4%碱性溶液冲洗阴道,然后阴道上药硝酸益康唑150mg,6天一疗程。

  • 标签: 微波理疗 念珠菌阴道炎
  • 简介:摘要龋病因复杂,最近分子微生物学研究表明,口腔真菌病原体念珠也参与了龋发生和发展,其中白色念珠经常在低龄儿童龋的斑生物膜中和变形链球菌一起被大量检测到,并且在该疾病的动物模型中也已证实了其致龋性状。本文就白色念珠与低龄儿童龋的相关性,白色念珠在致龋生物膜中的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对改进龋风险评估方法和预防低龄儿童龋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低龄儿童龋 白色念珠菌 微生物群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白色念珠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研究发现,白色念珠感染人体时,刺激机体产生固有免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其中特异性细胞免疫占主导地位。了解认识白色念珠感染的免疫应答对诊断、治疗及预防白色念珠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尿培养念珠完成后的菌种的分布情况以及菌种对于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对于在我院从1567份尿标本中进行分理出的100株的念珠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对于所有的念珠进行相应的菌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对于菌种鉴定的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以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念珠种白色念珠45株,占45%,热带念珠34株,占34%,光滑念珠16株,占16%,近平滑念珠4株,占4%,葡萄牙念珠1株,占1%。同时通过药敏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在本次研究中的100株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的敏感性极高,敏感率为97%和99%。而对于伊曲康唑、伏立康唑以及氟康唑的敏感性为62%,75%和74%。结论分立完成后,最为常见的三种念珠的菌种为白色念珠、热带念珠以及光滑念珠,同时这一类的念珠对于两性霉素B以及5-氟胞嘧啶会呈现出一种极为敏感的情况。

  • 标签: 尿培养念珠菌 菌种分布 药物敏感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