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子支气管镜不同取材方式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共247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电子气管镜检查,采用钳检、刷检、支气管灌洗方法获取标本,比较单一取材及联合取材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结果钳检在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刷检及支气管灌洗液检查,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种联合取材阳性率明显高于单一取材阳性率,联合取材阳性率与任何单一取材阳性率比较P值均﹤0.001)。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采用多种取材方法联合取材可显著提高肺癌诊断率,早期诊断肺癌,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肺癌 诊断价值 电子支气管镜 联合取材
  • 简介:摘要电子病历是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其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连接后,医生可以调阅患者任何时间的辅助影像学诊断资料,对患者病情状况可以做全面的评估。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病历系统与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的应用状况,最后提出了电子病历系统在医学影像辅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

  • 标签: 电子病历系统 医学影像存储和传输系统 医院信息化 全科医生工作站核心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妇科就诊的10134例进行阴道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10134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中218例在阴道镜下定点活检送病检。拟诊为CIN133例,占61.01%(133/218),其中CINⅠ95例、CINⅡ20例、CINⅢ18例,另有宫颈癌2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63例(CINⅠ44例、CINⅡ8例、CINⅢ9例和宫颈癌2例),阴道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47.37%(63/133),阴道镜拟诊≥CINⅡ40例,与病理结果相符29例,符合率72.5%(29/40)。结论阴道镜诊断宫颈病变符合率高,同时具有操作方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也便于动态监测病变的发展和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病变 阴道镜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方法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钳检、刷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诊断中央型肺癌的阳性率。结果50例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镜确诊48例,钳检、刷检、TBNA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62.50%、80%,钳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另2种单一方法取材(P<0.05)。结论根据镜下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材方法,重视钳检,积极开展TBNA及刷检,可提高中央型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中央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EC)下活检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价值。方法归纳总结共我院近3年来400例TCT结果异常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00例,分别行3、6、9、12点常规活检和阴道镜下活检,并根据已确诊的CIN的程度及患者的选择和病变部位、范围,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行常规活检的200例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82例,CINI34例,CINⅡ23例,CINⅢ27例,宫颈癌34例,200例在电子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的患者,其中慢性宫颈炎18例,CINI57例,CINⅡ48例,CINⅢ51例,宫颈癌26例。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阴道镜下定位活检可提高CIN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电子阴道镜下活检 病理状态 体征和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诊断的准确性以及18F-FDGPET/CT显像与胃癌各病理类型、Borrmann分型和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18F-FDGPET/CT扫描提示胃部病变,要求胃镜检查的59例病人,进行胃镜+病理活检,并对诊断胃癌的51例病人进行剖腹探查,获得肿瘤分型、分期、转移等情况,并与18F-FDGPET/CT、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F-FDGPET/CT、胃镜及手术共确诊共52例胃癌,其中PET/CT正确诊断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48/52)。胃镜正确诊断51例,诊断符合率为98.1%(51/52);PET/CT与胃镜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经u检验(u=0.0252,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Borrmann分型PET/CT诊断符合率96.1%(49/51),胃镜诊断符合率80.3%(41/51),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PET/CT、胃镜对BorrmannⅠ、Ⅱ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BorrmannⅢ、Ⅳ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两者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胃癌的病灶大小与SUV无关(P>0.05),但将病灶按大小分组(≤3.0cm、3.0—5.0cm和>5.0cm组),各组间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3.0cm的两组(3.0—5.0cm组及>5.Ocm组)间SUV差异无显著性(P=0.44);>3.0cm的两组和≤3.0cm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18F-FDGPET/CT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72.6%;对N分期准确率为88.2%;对M1分期符合率为89.47%。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胃癌的术前分型和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胃癌 Borrmann分型 胃镜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化电子病历辅助诊断涂阴肺结核方法和可行性。方法按照临床医生思维方法对涂阴肺结核病诊断条件进行量化,设置胸部X线诊断量化诊断记分标准、临床症状量化诊断记分标准和其它检查量化诊断记分标准,开发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电子病历对各项记分标准进行智能搜索和判断,对初治病人自动得出预诊断。结果以既往临床资料使用该结核病专科门诊智能电子病历,初诊病人涂阴肺结核病诊断符合率91.61%,排除结核病诊断符合率97.16%。结论智能化电子病历诊断条件记分系统的可行性得到初步验证,可为基层结核病定点门诊诊断决策提供帮助。

  • 标签: 涂阴肺结核 诊断 电子病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小肿块患者共1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9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组,81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超声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超声征象。结果观察组的结节纵横比>1、边界不清、蟹足征、形状不规则、沙粒样钙化和后方回声减弱的发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流情况0级和Ⅰ级比例小于对照组(P<0.05),Ⅱ级和Ⅲ级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大于0.7的比例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在乳腺癌的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相比乳腺良性病变超声征象,结节纵横比>1、边界不清、蟹足征、形状不规则、沙粒样钙化和后方回声减弱比例显著提升,超声血流情况区别显著。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诊断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为该诊断技术的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将我院2010年3月~2013年12月接诊的56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根据声像图特征确诊病症,后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准确率。结果56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出乳腺癌患者43例,检出率为76.8%,后经手术证实的患者有46例,对比超声检查准确率为93.5%。误诊的3例患者中,1例乳腺腺瘤,2例囊性包块,误诊率为6.5%。结论使用超声诊断技术筛查乳腺癌早期患者准确率高,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筛查、诊断的基本手段,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技术 乳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MR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组织学活检病理证实的96例乳腺癌患者(107个病灶)及良性肿块患者70例(75个病灶)的术前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及核磁共振(MRI)检查资料,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及联合应用的检查诊断敏感性,同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对照。结果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MRI)与三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7.6%、83.3%、86.9%和90.7%,特异性分别为89.2%、91.9%、87.8%和94.6%,符合率分别为82.3%、86.7%、87.3%和92.3%,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彩色超声成像、钼靶X线摄影(CR)和核磁共振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都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联合检查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符合率。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 钼靶X线 核磁共振 联合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技术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某市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结肠肿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纤维结肠镜活检后病理证实。对8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结肠肿瘤患者经病理证实恶性73例,超声诊断6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4%;以病例诊断结果为金标准,9例良性患者中检出血流3例,占33.3%,血流信号显示以Ⅰ~Ⅱ级为主;73例恶性肿瘤共检出血流66例,占90.4%,以Ⅱ~Ⅲ级为主。良、恶性肿瘤血流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阻力指数明显升高,与良性患者比较,P<0.05;良、恶性患者搏动指数比较,恶性患者虽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在升结肠(包括结肠肝曲部)及乙状结肠的发病率较高,占31.5%,明显高于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等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技术对结肠肿瘤的筛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显像技术 结肠肿瘤 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要点
  • 简介:摘要急腹症是一类很危险的急性腹痛症状的统称。急腹症通常可以发生于患者腹部受到损伤以及在发生多种腹部疾病之后,常见的急腹症包括外科疾病、内科疾病、妇产科疾病、以及其他疾病发作。急腹症的症状表现很多,在诊断过程中首先考虑常见病、多发病,仔细询问病史,准确全面的体格检查,根据病史症状、疾病的演变及特点和治疗反应,辅助检查等,反复分析、鉴别和综合,最终得出可靠的结论。

  • 标签: 急腹症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检查技术应用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23例经彩超检查怀疑胎盘植入的患者行MRI检查,将其检查结果和手术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技术、征象和诊断的准确性。结论MRIT2WI-TSE-SP矢状位为最佳检查技术,直接征象为胎盘植入的主要诊断依据。结论MRI检查技术对胎盘植入的诊断应用价值高且安全可靠,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MRI技术 胎盘植入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在宫颈阳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在临床上高度可疑的宫颈阳性病变患者,给全部患者进行宫颈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比较病理学与细胞学的符合性。结果活检与组织病理结果的阳性率和准确率分别是ASC-US和AGUS(12.24%,10.2%),ASC-H(50.0%,16.7%),LSIL(68.7%,62.9%),HSIL(100.0%,99.9%),SCC和AC(100.0%,100.0%)。结论宫颈TCT联合电子阴道镜检查,能够较早的发现宫颈早期病变。

  • 标签: 宫颈 阳性病变 TCT 电子阴道镜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和病理及其他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经手术和病理证实41例,其他化验及临床资料获得确诊59例。其中胆囊炎及胆系结石15例,急性胰腺炎3例,泌尿系结石33例,急性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27例,妇产科急腹症12例,腹主动脉瘤7例,肠套叠1例,实质性脏器破裂2例等。超声诊断符合率妇科急腹症为91.7%,急性胰腺炎为67.75%,其他符合率均为100%。结论超声检查对急腹症诊断符合率高,检查迅速,操作方便,无创,可重复性好,可作为急腹症常规的检查手段。

  • 标签: 超声诊断 急腹症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X线胸片对肺结核的患者进行诊断,并鉴别。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病患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判断诊断结果以及提高鉴别诊断的方法。结果肺结核患者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癌以及肺脓肿等病症存在相似,但是临床表现不同。结论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以及X线片透视中与其他疾病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针对其临床特点以及与其他疾病的区别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确诊率。

  • 标签: 肺结核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在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接诊的11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不同病情分期分为良性结节组与恶性结节组,各58例,比较两组不同的影像学特点及血流峰值与阻力。结果良性结节组在结节微小钙化、边缘清晰、形态规整度及超声低回声方面均较恶性结节组有显著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晕环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良性结节组Vmax(34.78±10.27)cm/s、RI(0.61±0.21)均比恶性结节组分别为(57.16±21.45)cm/s、(0.82±0.34)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彩超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1.38%、93.10%,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统计出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整体阳性准确率为92.24%。结论超声诊断技术应用于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具有较为明显的诊断意义及较高的准确度,是一种临床上可行的用于诊断甲状腺结节分期及形态等特征的方式。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良性结节 超声诊断技术 恶性结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