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综述了清洁消毒在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应用,包括个人卫生、环境及物品清洁消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认为良好的卫生习惯能预防疾病、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庭的负担,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清洁消毒 预防 小儿手足口病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准操作程序在胃镜清洁消毒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选取20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100例,对胃镜进行常规消毒措施;标准组患者100例,对胃镜进行标准操作程序清洗消毒,对两组胃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标准组患者的菌落抽查、清洁度检查结果、器械破损比例均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操作消毒操作程序应用于胃镜消毒中可有效地提高消毒合格比例、减少菌落数,降低二次消毒比例,从而延长胃镜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标准操作程序 胃镜 清洁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常规碘伏消毒清洁水擦洗对尿路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留置尿管患者100例,随机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密闭引流系统、防反流尿袋和Foley氏硅胶尿管,均不进行膀胱冲洗。对照组患者常规使用0.05%碘伏擦洗,2次/d;实验组使用清洁水进行擦洗,2次/d。对两组患者的尿路感染、皮肤过敏进行记录。结果两组在留置尿管第3、7、14天无症状菌尿和UTI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方法在各时间段发生皮肤过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长期留置尿管的病人使用清洁水擦洗不但能保持尿道口周围的清洁,而且不会刺激皮肤,病人感觉舒适且降低了医疗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尿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清洁工导致患者家属误服8.4消毒液的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对策,保护患者安全。方法加强岗前培训考核,岗中持续跟踪培训,对清洁工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培训管理监督。结果通过加强管理增强清洁工人工作责任心,保护患者安全,提高医院病房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清洁工 患者家属 误服8.4消毒液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器械清洗合格率。方法通过对清洁剂的分类和作用的了解,选用碱性清洁剂浸泡、中性多酶清洗、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加温除锈等。结果器械清洗合格率从85%提高到98%。结论正确选择清洗产品是保证器械清洗质量和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清洁剂 选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质量,以便更好地落实消毒管理办法。方法对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室内空气、无菌物品存放架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灭菌包细菌培养等项目进行了监测。结果2009~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无菌间室内空气、包装间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灭菌包细菌培养的合格率分别为94.7%、89.5%、100%、100%、100%、99.8%。结论本院消毒质量总体高,总体水平优于广东省(省市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2007-2009)总体水平,但其中室内空气消毒质量稍差,应提高空气方面消毒意识,切实提高消毒工作质量。

  • 标签: 消毒 灭菌 医院消毒质量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制药设备的清洁验证工作。方法通过介绍制药企业制定工艺设备的清洁规程、清洁验证方案,阐述清洁方法的监控和再验证的原则和基本要求,为制药企业工艺设备的清洁验证提供参考。结果与结论药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在设备上形成残留,设备的清洁是用一种或一套清洗方法去除设备上可见及不可见的残留物,并达到可接受的残留限度,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清洁验证是采用化学试验等手段证明清洁规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可控性,同时在验证结束后应按验证中设定的分析方法定期进行监控,以保证日常生产中规程的有效性。

  • 标签: 清洁规程 清洁验证 清洁残留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使用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护士手消毒效果。方法采血车上工作的采血护士15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与C组各50例,A组选择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组选择含乙醇、氯己定消毒湿巾消毒擦手,C组选择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揉搓手。结果A组、B组与C组的手部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0%、90.0%和100%,C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采血护士采用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进行消毒的效果好,有助于提高采血护士手消毒规范的依从性。

  • 标签: 消毒方法 采血护士 手消毒 消毒效果 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区8所学校,分别对学校食堂公用餐具采用蒸汽、电子消毒柜、化学消毒剂3种消毒方法,并对消毒效果进行比较。结果460件餐具经培养确定合格408件,合格率为88.7%。采用蒸汽消毒消毒的餐具359件,消毒合格率为91.9%;使用电子消毒消毒的餐具30件,消毒合格率为76.7%;使用化学消毒消毒的餐具71件,消毒合格率为77.5%。学校自己经营餐具消毒合格率高于餐饮公司经营。结论学校食堂餐具消毒检测合格率与有关食品卫生标准要求的合格率还有一定差距,学校应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熟悉掌握餐具消毒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餐具消毒合格率。

  • 标签: 学校食堂 餐具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加强护理质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监测情况对比分析,设2013年1月-2013年12月100件器械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100件器械为实验组,对器械回收供给时限、清洗质量合格、包装质量符合进行评分,对比器械消毒灭菌的合格率。结果实验组的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质控管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明显提高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为临床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器械消毒灭菌 护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雾化管的集中消毒处理的效果与质量管理。方法对使用后的雾化管进行回收、清洗、干燥、用10分钟的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消毒处理。结果雾化管消毒处理经济,周转快而方便,同时确保了雾化管的消毒效果和病人使用安全。结论对雾化管集中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理后,即减轻了临床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又通过专业人员处理后质量得到了保障。

  • 标签: 集中管理 消毒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为了增强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力度,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保存的完整率,需要制定一些有效地方法和措施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本文主要通过对医院消毒供应室消毒、清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相关规定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对设备的应用率和设备保存的完整性,降低设备不能多次重复使用而造成的巨大浪费,对医院的卫勤工作提供保障,提高医院救治护理的速度和质量,赢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管理 维护
  • 简介:摘要我们对采血车取四个不同位点采样进行空气细菌培养,对新进的采血车随机4次抽查结果均超标,此时主要是用紫外线消毒,经整改后用臭氧(三氧消毒剂)消毒后,随机抽查12次结果均符合标准。分析发现只有按规程地面及死角等,次日采血前用紫外线照射30min,并定期用5%丙二醇定量熏蒸才能达标。一般清洁和单纯靠紫外线照射是达不到标准的,只有用臭氧消毒才能彻底达到消毒标准。

  • 标签: 采血车 消毒 培养
  • 简介:摘要分析酸性氧化电位水理化特性及杀菌原理,并将其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物品消毒,包括医疗器械、湿化瓶、呼吸机管路、空气、物体表面、手消毒。提出酸性氧化电位水作为一种高效、速效、环保型消毒剂,可应用于供应室的日常消毒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卫生质量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空气和物品进行监测。结果连续3年对本科室检测标本565份,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8.2%。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清洗消毒物品等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以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95.1%。结论本科室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合格率较高,但任然要加强管理及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 标签: 卫生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非PVC袋装输液袋使用前是否需要常规用消毒消毒的客观依据。方法生物监测①实验组将50份袋装输液袋瓶口启封后不进行消毒直接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对照组将50份袋装输液袋瓶口启封后用碘消毒液进行消毒后抽取瓶内液体进行72小时细菌培养。②实验组将输液袋袋口采用消毒与不消毒两种方法各60个,用无菌棉签蘸消毒后的无菌生理盐水涂抹袋口数次,放入无菌试管中,回实验室接种于平板,将培养皿至37℃恒温培养箱培养72小时,计算菌落数。结果实验①和实验②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细菌生长。结论非PVC袋装输液袋使用前可以不消毒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在不同空气湿度下采用三氧消毒机进行消毒效果评价。方法应用空气平板沉降法微生物采样,在相对湿度>70﹪和<50﹪两种条件下,观察其消毒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空气相对湿度对三氧消毒机杀菌效果在试验条件下无明显影响,但在停机后,相对湿度高>70﹪,细菌数回升慢,保持效果稍好;相对湿度<50﹪、空气中菌数回升快。结论消毒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间的湿度监测尤为重要,每天至少消毒两次。

  • 标签: 三氧消毒机 空气消毒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