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对2012~2014年我科住院患者按年龄进行分组,分别探讨各自的心理活动特点。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患者的心理活动各具特点,根据其生理和心理需求,制定不同心理护理措施。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患者采取对应的措施,患者适应能力明显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 标签: 不同年龄 患者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以我国主要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春节效应”研究为题,展开相关论述,首先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概述,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结合传染病发病特征及相关指标,讨论了可能具有“春节效应”的7种疾病。

  • 标签: 法定报告 传染病 春节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南京地区高龄离退休老干部贫血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94例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血常规、生化测定,统计贫血患病率并对可能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94例老干部总的贫血患病率19.73%,男性23.08%,女性13.13%(P<0.05),且≥90岁贫血患病率28.6%,<90岁为13.7%(P<0.01),Hb与TG、CHO、ALB、eGFR、ALT、BMI之间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结论老年人贫血患病率随增龄逐渐上升,男性高于女性,提示改善营养状况、维护肾功能可能对预防老人贫血有益。

  • 标签: 南京地区 高龄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年龄分布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治及制定防治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l2月就诊的患者9521例,利用PCR技术对生殖道分泌物沙眼衣原体标志物进行检测,根据年龄分为6组,并针对各组阳性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本研究CT-DNA总异常检出1031人,异常检出率10.8%,小于等于20岁年龄组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1~25岁年龄组,各年龄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殖道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发病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20岁及以下人群发病率最高,应当受到临床及保健医生重视,并且加大宣传教育及相关知识的普及。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沙眼衣原体 年龄分布 分泌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丘北县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丘北县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丘北县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21种,报告发病数1883例,报告发病率为389.86/10万,报告死亡病例28例,死亡率为5.80/10万。其中,乙类传染病报告13种,报告发病数889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7.21%,发病率为184.06/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8种,报告发病数994例,占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2.79%,发病率为205.80/10万,前三位病种发病数(率)从高到底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结论应加强对丘北县其它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和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监测及防治工作。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年龄因素与不孕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1212个周期不孕患者的实验室数据及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平均使用Gn量、取消周期率、早期流产率也升高;平均获卵数、受精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与年龄的增长呈现负相关;而取消移植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ET优质胚胎率并没有呈现年龄相关性。结论年龄是影响不孕患者胚胎着床及妊娠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年龄因素 不孕 辅助生殖技术 妊娠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成批烧伤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明确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针对我院烧伤科自2009年至2013年的住院三批26例不同年龄段成批烧创伤患者,根据不同病情、不同心理问题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不同年龄阶段成批烧伤患者在治疗期都出现了不同心理障碍,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其心理状态。结论心理护理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治疗中应得到重视,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其早日康复。

  • 标签: 不同年龄段 成批烧伤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析近十年攀枝花市无偿献血者年龄结构的基础上,探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无偿献血的远期影响,为我市科学建设无偿献血队伍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采用全样本法收集攀枝花市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信息,对样本人群的年龄结构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其衍生的远期影响进行探讨。结果36~45岁人群居我市无偿献血人次首位,占41.25%;其他依次为26~30岁;18~25岁;46~55岁;56~60。18~25岁组除2013年、2015年微弱上升外,其余年份均为下降,下降幅度27.18%。26~35岁组出现持续下降,达48.04%。36~45岁组2006年~2012年上升了41.27%,2013年开始下降,下降幅度18.41%;46~55岁组、56~60岁组献血人次逐年递增,上升幅度高达228.90%、90.57%。男性、女性平均年龄均逐年上涨,女性上涨幅度大于男性。结论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断增高,增加了我市无偿献血队伍不稳定的风险,也加剧了我市血液资源的远期供求矛盾。建议对各年龄段制定并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无偿献血招募策略。

  • 标签: 人口老龄化 无偿献血 招募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部队离退休干部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情况。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作为评定标准,以87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9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进行评定。结果脑卒中患者中抑郁、焦虑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抑郁和焦虑症状,在积极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同时给予心理干预,以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神经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动态比浊法(Kinetic-TurdimetricAseay,KTA)定量测定生脉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采用KTA法检测5批生脉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结果生脉注射液稀释16倍可不干扰检测。结论KTA可用于检测生脉注射液的内毒素。

  • 标签: 动态比浊法 生脉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将她们分成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回顾性分析她们在临床上的病理特点。结果经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病理分期、乳腺肿瘤分子标志物分型上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淋巴结转移数目上差异不是很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不同的年龄段,35~69岁之间女性患乳腺癌的机率是比较高的,且以II期较多,因此,临床针对不同年龄段女性乳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需要对这些问题特别注意。

  • 标签: 不同年龄 女性乳腺癌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超声的临床特点。方法本研究中所讨论的75例患者均随机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内,按照其年龄状况进行分组分析,>81岁组共25例,71~80岁组共25例,58~70岁组共25例,三组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其检查特点。结果各年龄组患者心肌梗死位置主要在下壁和前壁位置,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再发心梗和首发心梗死亡,以及再发心梗方面比较三组患者,年龄>81岁组比其余两组均要高,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内径≥50mm和左心室内径≥39mm者主要为年龄>81岁,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患者时可考虑给予心脏超声进行检查,此检查方式对年龄>81岁者,其筛查诊断价值较大,临床广泛性推广此方式的意义较大。

  • 标签: 心脏超声 特点 急性心肌梗死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方法对559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按不同年龄段分组为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对抗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阴转的影响。结果不同年龄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对初治涂阳肺结核治疗2月末痰菌未阴转无明显影响。

  • 标签: 结核/肺 年龄 结核分枝杆菌 初治涂阳 阴转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各年龄阶段当前健康问题,分年龄层次开展多元化,多形式的健康教育,使各年龄阶段人群对自身情况,树立全新的健康观念,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程度对自身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的目的,对促进全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健康教育 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运用多种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对离退休职工开展思政工作的新模式。这里的途径除了单位,还包括由政府、社区等构建的各级组织。传统的以单位为主的实体组织仍将在一段时间内发挥主要作用,但必须与电子网络和社区服务等共同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做好离退休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离退休职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高原寒冷缺氧地区不同年龄成年人骨丢失率与骨密度情况,为该地区人群骨质疏松症诊断提供参考标准。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长期居住在高原寒冷缺氧地区的成人568位作为实验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EXA-3000测定实验对象的右脚部跟骨骨密度值。结果该地区男女都在30~39岁达到骨量峰值,随着年龄增长,骨密度开始逐渐下降;该地区男性骨密度含量高于女性,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女性骨密度略低于低海拔,更年期后更明显,但男性居民骨密度比低海拔要明显高,P<0.05。结论高原寒冷缺氧地区不同年龄、性别的成年人骨密度含量有差异,不同海拔地区成年人骨密度含量也不同,应依据不同年龄、性别及海拔建立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 标签: 高原寒冷缺氧地区 年龄 骨丢失率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子宫内膜癌患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CD44V6表达的差异。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初诊子宫内膜癌患者148例,按年龄不同分为<50岁组(42例),50~60岁组(60例),>60岁组(46例)。比较三组ER、PR、p53、CD44V6表达差异。结果三组患者ER、PR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ER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PR明显降低;三组患者p53、CD44V6表达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p53表达阳性者明显增多,CD44V6无明显趋势。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60岁,ER、p53表达水平提高,PR表达水平降低。

  • 标签: 不同年龄 子宫内膜癌 ER PR p53 CD44V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不同年龄阶段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不同年龄层次将其分为三组,年龄≤59岁为A组,60~79岁为B组,≥80岁为C组,对三组的血清胱抑素C、Scr、eGFRsr进行汇总绘图,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CysC与Scr、eGFRcr之间相关联系。结果A组、B组患者GRF降低时CysC升高,呈负相关;Scr升高时,CysC升高,呈正相关。C组患者eGFRcr降低或(和)Scr升高时CysC升高不明显或与正常值无差异。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对于高龄患者来讲,CysC数值与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不完全平行,敏感性逐渐下降,临床应用价值较低。

  • 标签: CysC 不同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病 Scr G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