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赖氨酸磷酸钙颗粒生产中制粒前是否对原料进行混合粉碎对成品中盐酸赖氨酸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以盐酸赖氨酸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1测定两种制备工艺所得赖氨酸磷酸钙颗粒,测定其颗粒中盐酸赖氨酸含量2。结果原料混合粉碎后制得颗粒其盐酸赖氨酸含量接近理论值。结论用是否混合粉碎的原料进行制粒对成品中盐酸赖氨酸含量有影响,赖氨酸磷酸钙颗粒在制粒前应对原料混合粉碎过80目筛。

  • 标签: 盐酸赖氨酸 颗粒 粉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救治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1例胆结石术后合并高血压患者使用氯噻嗪出现低钾血症的救治,分析了出现低钾血症的原因,同时调整了治疗方案并进行用药监护。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钾水平恢复至正常。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协助医师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氢氯噻嗪 低钾血症 病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氯沙坦钾氯噻嗪与氯沙坦钾联合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民体检的首次发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7例,记录首次发现是的血压值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氯沙坦钾氯噻嗪,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联合氯噻嗪,规律用药一周血压稳定后,分别随访2周、4周、8周的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的总有效率为82.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23%。结论两组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显著效果,但是氯沙坦钾联合氯噻嗪比氯沙坦钾氯噻嗪降压更容易达标。

  • 标签: 氯沙坦钾 氢氯噻嗪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吗啡酮应用于上肢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60例上肢手术患者按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阵痛、患者静脉自控镇痛或皮下自控镇痛以及吗啡酮作用的超前镇痛3种不同阵痛方法随机分组进行观察,进而对比研究不同方法的实施效果。结果通过对3个观察组的实验对比得出,吗啡酮在上肢手术运用中起到更加有效的超前镇痛作用。结论吗啡酮对缓解上肢手术患者疼痛作用较强、起效较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且对患者的苏醒质量影响较小并对患者的肾上腺素、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上有抑制作用。

  • 标签: 氢吗啡酮 上肢手术 超前镇痛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厄贝沙坦是一种具有长效强力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来源以及其合成途径,从而能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人体的作用,能有效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同时厄贝沙坦还能降低醛固酮的水平,进而促进血容量下降,使血压降低,与此同时还具有升高血钾含量的功效。氯噻嗪的药效是促使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遏制降压功能,并降低血钾水平。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氯噻嗪在高血压病情的治疗上拥有较好临床效果,该药可以降低血压,更重要的是有更少的不良反应产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铵在实验室环境中对鱼的毒性大小。方法在实验室中各个塑料桶装20L水,分别配置碳酸铵5000mg、3000mg、1000mg、500mg、100mg、50mg、10mg、5mg、1mg、0.5mg/l,0mg/l为空白对照;氯硝柳胺50mg、10mg、5mg、3mg、1mg、0.5mg/l作为对比组。各组分别投放鲤鱼、鲫鱼、草鱼、花鲢鱼苗10条后连续观察96h。结果碳酸铵5000mg、3000mg、1000mg/l,4种鱼苗4h内全死亡,500mg/l,8h内4种鱼苗全部死亡,100mg/l,48h4种鱼苗全部死亡,50mg/l及以下浓度和空白对照,96h后4种鱼苗存活92.5%-97.5%;氯硝柳胺0.5mg/l及以上浓度96h4种鱼苗全部死亡。结论碳酸铵对鱼的毒性比氯硝柳胺小,50mg/l及以下浓度对4种鱼苗比较安全。

  • 标签: 碳酸氢铵 氯硝柳胺 毒鱼 存活 死亡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6期
  • 机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伟哥(Viagra)可以帮助阻止疟疾的传播。通过把引起这种疾病的恶性疟原虫变硬,伟哥能使被感染的红细胞失去弹性,并促使脾脏将它们从血液中过滤出来。虽然这并不能阻止人类感染上疟疾,但它能够阻止那些未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携带有疟疾寄生物病人的血液时不会携带上这些疟疾寄生物,因此它能够阻止疟疾传染到其他人身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舒芬太尼与吗啡酮术后镇痛疗效。方法对两组需硬膜外镇痛的患者采取两种术后镇痛方,记录并观察术后6h、12h、24h、48h、60h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VAS、Ramsay评分,及患者是否有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果吗啡酮组与舒芬太尼组镇痛效果VAS评分均<3,舒芬太尼组有1例嗜睡,2例恶心呕吐,吗啡酮组未出现恶心呕吐、嗜睡病例。结论吗啡酮应用于镇痛,效果好且副作用少

  • 标签: 舒芬太尼 氢吗啡酮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130例,B组作为实验对照组,给B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A组患者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联合使用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和疗效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水平。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99.2%高于B组的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数值之间差异无法获得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6个月治疗,其收缩压水平、舒张压水平以及脉压差水平均大幅度高于治疗前,A组优势更加明显(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而言,经由氯噻嗪+依那普利共同治疗,能够有效缩小脉压差,促使血压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氢氯噻嗪 依那普利 联合治疗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一的依那普利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氯噻嗪进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的血压控制情况较优,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噻嗪联合依那普利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控制效果好,应该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氢氯噻嗪 依那普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缬沙坦是一种口服有效的特异性的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提起拮抗剂。目的缬沙坦联合联合氯噻嗪治疗效果和对照比较。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采取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采取缬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结果疗程为6个月,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7%,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氯噻嗪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好,且用药依从性好,是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缬沙坦 氢氯噻嗪 疗效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我院接诊治疗的113例房颤病人,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估后,选择了80例房颤病人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采用倍他乐克和地高辛片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治疗结束后,病人的临床症状都有所好转或症状消失,并且治疗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两组经过统计学处理<0.05,说明两组治疗效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而验证了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芪龙胶囊联合硫酸氯吡格雷治疗房颤,其治疗效果可靠,可以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芪龙胶囊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倍他乐克 地高辛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绞痛疾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加硫酸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对二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平均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极少,其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绞痛 硫酸氢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胃痛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饮食失常、情志不遂、素体脾胃虚弱四个方面有关,胃痛发生的病机分为虚实两端,实证为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为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胃痛的治法,遵从“通则不痛”的原则。

  • 标签: 刘绍能 治疗 胃痛经验
  • 简介:摘要本研究笔者从调补脾肾、滋肾柔肝出发,采用中药方剂治疗胰腺癌肝脏转移患者1例,疗效显著,可在以后临床实践中借鉴应用。

  • 标签: 胰腺癌肝脏转移 中医 中药方剂治疗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英国《自然?通讯》杂志发表的一项医学成果显示,在三只羊羔体内,替代肺动脉的生物工程血管能够在受体中生长。美国科学家的这项研究如能在人体中同样得到验证,那么这种新型血管移植物将使年轻患者不再需要反复接受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