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药方剂的最佳煎煮方式。方法煎煮法比较麻黄汤、四君子汤等经典方剂传统煎煮和机器煎煮在煎出物重量、煎出率上的高低。反相高效液相法比较各方有效成分含量高低。结果传统煎煮的中药方剂在煎出物重量、煎出率、有效成分含量上均高于机器煎煮。结论传统煎煮更适合于中药方剂。

  • 标签: 传统煎煮 机器煎煮 煎出物重量 煎出率 有效成分含量
  • 简介:摘要目前,在临床治疗中,一般都会采用中药汤剂这种内服治疗方式来对疾病进行治疗。通常根据药物的不同而采取不一样的方法来对几种中药材进行煎煮,但是临床疗效的提高需要建立在药材煎煮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而随着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发展,机器煎煮法逐渐被应用在中药汤剂的煎煮中,并且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但是这种新型的中药汤剂煎煮法却存在一些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改进,促进临床煎煮法的合理发展。

  • 标签: 中药汤剂 机器煎煮法 改进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看了动画片《超能陆战队》后,很多人都想拥有一个能问诊又可爱的医疗机器人“大白”。不远的将来,这可能成为现实。这个“中医大白”,可以像老中医那样为病人搭脉,还能为病人看舌苔、脸色,“望闻问切”样样在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动洗浴机器人是适合家用与医用环境、面向老年或残疾人群、具有智能洗澡、洗发、干身、按摩和康复等功能的一种个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由于老年人或残疾人的身体机能一般较弱,对环境的适应调节能力有所降低,洗浴时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在自动洗浴机器人对人体进行洗浴的过程中,监测入浴者的生命体征十分必要。据报道,人体血压是最容易受到洗浴环境影响而发生波动的生命体征之一,故本文基于脉搏波的连续血压测量理论,研制了一套生命体征监护装置,可实现人体血压的连续实时监测,相对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式,更适用于人体在洗浴时的血压监护。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微创手术理念的深入人心1-2,以DaVinci为代表的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将手术的精准度和可行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3-4。我院自2016年7月开始应用DaVinci手术系统,3例患者成功接受机器人辅助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将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机器人 冠脉搭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和配合特点。方法通过探讨医院已开展的50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基础上,总结出通过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与常规手术方式的优势与配合特点。

  • 标签: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优势 配合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癌根治术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使用达芬奇机器人开展肾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在围手术期进行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常规护理等方面的护理措施,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等指标。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4.3±17.5min,术中出血量为39.2±6.3ml,下床活动时间为1.2±0.4d,术后住院时间为4.5±0.7d。结论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肾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效果良好。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肾癌根治术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aVinci机器人在宫颈癌根治术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及应用优势。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为34例ⅠB1~ⅡB宫颈癌患者采用DaVinci机器人行宫颈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采用DaVinci机器人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DaVinci机器人手术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应用优势。

  • 标签: Da Vinci机器人手术系统 宫颈癌根治术 安全性 应用优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妇科恶性肿瘤手术的可行性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为4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宫颈癌患者2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7例,早期卵巢癌患者10例。手术时间平均(183.22±40.4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89.5±30.14)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23.6±13.2)h,术后平均住院(8.9±2.95)d。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妇科妇科恶性肿瘤手术中安全可行,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 腹腔镜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配合的器械臂、内窥镜和其他附件的清洗质量,避免血液和残留组织干涸,保证其系统手术器械的有效灭菌。方法采用浸泡-灌注-刷洗-冲洗-喷洗端头-灌注-超声-冲洗-刷洗-漂洗-消毒-干燥等标准化手工清洗流程对器械臂、内窥镜、附件进行清洗。结果使用带光源的放大镜对经过标准化手工清洗流程清洗后的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臂、内窥镜及相应附件进行清洗效果检查,清洗质量达标,无手术器械返回清洗情况发生。结论对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器械采用标准化的手工清洗流程进行清洗,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能更好地配合手术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手术器械臂 标准化 手工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总结机器法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采用结肠透析机中药辨证结肠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器法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有保护肾功能、延缓尿毒症进展的作用,优质的护理对患者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中药结肠透析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156例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我科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156例效果。结果4例患者术后出血行输血等保守治疗(2.6%),4例患者出现尿瘘(2.6%),3例患者出现淋巴瘘(1.9%),其余患者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技术是腹腔镜手术的发展,及时总结护理体会对继续开展该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手术 泌尿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康法结合减重步态机器人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康加减重步态机器人组(治疗组)及康复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以及中风患者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对患者治疗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能不同程度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SS-QOL评分,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且针康加减重步态机器人组改善明显优于康复组(p<0.05或p<0.01)。结论针康法结合减重步态机器人治疗缺血性中风有效,可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 标签: 针康法 减重步态机器人 缺血性中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改良“达芬奇”(daVinciS)机器人手术系统行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或房间隔缺损修补+三尖瓣成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解除患者恐惧、焦虑、做好术前准备,改善心功能,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实施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结论积极的心里护理、术前准备,精细的术后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 标签: 改良机器人 房间隔缺损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术后护理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32例患者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与40例患者行传统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护理进行观察,比较两组住院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及疼痛程度情况。结果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组在术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均优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 标签: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癌根治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的临床现实意义及对其上肢运动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随机6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TBI),依照不同康复训练技术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按常规给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运动、物理因子、作业疗法等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结合进行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经治疗8w后,评价及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明显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可促进运动机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大幅减轻治疗师劳动强度。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康复机器人辅助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作业治疗。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后的上肢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偏瘫患者的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机器人 辅助训练 偏瘫患者 上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