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士长是基层的管理者,是护理行为的监督者,是护理有关信息的传达者。护士长要正确运用组织赋予的使命来提高执行力。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强化护理文件质控管理,重视护理文件的法律效力;加强责任教育,提高护士慎独修养;做好细节管理,消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掌握沟通技巧,协调好医护关系及护患关系,强化人性化管理,增强护理团体凝聚力精神,提高护理质量,在护理安全防范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护士长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执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收集老年骨科患者51例,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经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康复良好。结论针对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心理特征,采取有效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老年 骨科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西药调剂工作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在西药药品调剂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阶段西药调剂工作实施全方位质量管理,此阶段划分为研究组,并将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西药调剂工作接受常规质量管理作为此研究对照组,总结两个阶段西药药品调剂所出现的错误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两个阶段,共分析4000张处方,每阶段各2000张,对照组内共193张发生西药调剂差错,发生率为9.65%,研究组内共20张处方发生西药调剂差错,发生率为1%,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χ2=7.4207,P=0.0064)。结论给予西药调剂工作全方位质量管理方式,可明显降低其药品调剂差错,进一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性,其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 标签: 全方位质量管理 西药 药品 调剂 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分为S组和A组,每组65例,S组实行术前系统护理干预,A组实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疼痛评分。结果经过对比发现,S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A组,疼痛评分低于A组,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患者实行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ADL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脑外伤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使患者的ADL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外伤 康复护理干预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将2016年2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选取5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办法实施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同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鼻内镜 手术 鼻窦炎 鼻息肉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长时间卧床、翻身方法不当、抵抗力低下是股骨颈骨折术后并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发症的常见原因。结论护士应加强术后观察,了解并发症的原因,做到及时发现熟练处理保证患者顺利安全的渡过围手术期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术后 全髋置换 并发症 疼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电子病历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对医院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医院现代化信息管理的重要挑战,结合我院电子病历的应用,探讨电子病历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以及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1。

  • 标签: 电子病历 信息化建设 医院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00例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经我院的内科治疗后,患者均好转康复出院。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患者病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肾病综合征具有病理类型众多,并发症多及临床预后不同的特点,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个体化护理。方法统计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入住我科新发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3例,加强肾脏专科护理。结果针对性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并发症及使用药物实施专科护理。结论通过专科护理可有效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患病率。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儿童眼外伤患者进行临床手术急救和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30例患儿均能配合治疗,无角膜血染等并发症发生,视力提高,达到预期目的。结论眼是人体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并发症较多,应加强预防知识和眼外伤危害性的宣传教育,避免造成重大的事故。

  • 标签: 儿童 眼外伤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物合理应用中品管圈活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94例患者,期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品管圈活动,比较实施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和无形成果情况。结果实施后给药方式不当、用法用量不合理及配伍不合理发生率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人员品管圈手法、团队精神、脑力开发、沟通协调、活动信心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参与者管理能力及积极性,改善药物使用合理性。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品管圈活动 不合理用药 无形成果
  • 简介:摘要南孙教授对于治疗月经过少症有独到的见解,临诊见效显著。验案一则列举教授在治疗月经失调时辨证施治的经验。

  • 标签: 朱南孙 月经过少 中药 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年来临床上西药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以及实验依据,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西药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的223例患者的资料,统计造成患者不良反应的药物类别、临床症状及给药途径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阶段中,最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群体为老人与小儿;(2)常见常见不良反应药物排位最前的是抗感染类药物,其次是心血管系统药物;(3)最易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为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4)不良反应最多见的是消化系统症状,其次过敏性休克。223例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经过治疗210例完全康复,13例好转。结论为了防止或减少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生要注意安全用药,科学合理用药,对日常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不良反应 西药 临床症状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流程的管理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整体工作流程进行重新整合,改善医院消毒供应室中存在的问题,为其提供有效的保障,提高临床科室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方法本研究中将采用全面流程管理的科室当做是观察组,选择临床科室和其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依照流程管理的规定对消毒供应室进行重新整合,并设计其工作流程。进而改善工作质量,强化工程管理。将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工作满意度、工作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执行全面流程管理以后,观察组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了,工作质量也有显著上升,同时,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流程管理引用在医院的消毒供应室中,能够进一步的改善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理念,对管理流程进行了优化,使科室的管理、消毒供应的质量有明显的提升。

  • 标签: 全面流程管理 消毒供应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临床效果,为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采用日本阿拉卡公司生产的型号为C4000超声诊断仪对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B超临床医学影像检查,之后对患者均进行临床病理确诊,对比B超医学影像检查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6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经B超临床医学诊断与病理证实,其中经临床病理诊断后69例患者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经B超检查诊断后63例患者判断为阑尾炎,B超检查准确率为91.30%。结论应用B超临床影像技术对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检查,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影像学资料,为医师进行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提高急性阑尾炎诊断正确率。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B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总结诊断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图监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将心电图ST-T改变率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呈阳性的确诊组与呈阴性的对照组ST-T改变率分别为35.43%、7.29%,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诊断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心电图ST-T 冠心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