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排气的临床技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到2011年12月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8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400例和对照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排气方法,观察组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排气,比较两组的一次排气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排气成功372例,一次排气成功率93%;对照组一次排气成功284例,一次排气成功率71%。两组在一次排气成功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15.21,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本院总结的排气技巧进行静脉输液排气可有效提高一次排气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排气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排气汤促进腹腔镜术后排气的效果。方法将50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理气排气汤与耳穴压豆。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缩短。结论排气汤与耳穴压豆联合应用可有效促进腹腔镜患者术后排气

  • 标签: 耳穴压豆 中药排气汤 腹腔镜术后 排气
  • 简介:摘要目的妇产科手术大多是下腹部手术,由于麻醉和手术损伤,术后临床上常常由于排气时间延长,减缓了患者机体的恢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甚至有的并发肠梗阻粘连,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对下腹部术后患者可缩短排气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我院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对下腹部术后患者排气时间进行临床观察,在临床上对妇产科符合入选条件的术后患者应用单盲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临床试验对照,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原有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增加排气贴术后穴位贴敷及护理干预,排气贴贴敷于患者脐部神阙穴和双侧足三里穴,护理干预包括耳穴埋豆、温水足浴和心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排气时间,记录两组12小时内排气的例数、12~24小时之间排气的例数、24小时后排气的例数。凡在24小时内排气的患者为有效数。24小时后排气的例数为无效数。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阐述了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组的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试验研究运用排气贴及护理干预的患者,排气时间缩短。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机体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同时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信任,更有利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实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促排气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系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产妇排气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术后在正常饮食恢复、肠鸣恢复以及排气恢复的时间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后采用系统的护理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腹胀,还可以减少排气的时间,有助于及早恢复产妇胃肠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促排气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排气的方法。方法是随机选择了90例剖宫产术后的产妇,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温水足浴联合按摩。B组;中药排气汤。C组;开塞露20ml术后6小时直接塞入肛门。通过对以上3组产妇排气、排便、排尿、第一次下床活动的时间分析比较,结果A组排气时间最短,效果显著。C组优于B组。结论具有一定中医特色的护理“温水足浴联合按摩”在促进剖宫产术后排气方面,时间最短,效果最好。

  • 标签: 剖宫产 排气方法 温水足浴 中药排气汤 开塞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8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输液 排气 患者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6月~2014年12月足月妊娠剖宫产术后应用三种不同方法后产妇排气、子宫收缩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4年12月90例剖宫产术后排气及子宫收缩的干预方案。结果在促术后早期排气及产后子宫收缩上治疗仪组优于排气汤组及对照组,而中药排气汤在排气的效果上稍低于治疗仪组,高于对照组,但在促产后子宫恢复上低于治疗仪组,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早排气及子宫收缩。

  • 标签: 促排气 促子宫收缩 宫底高度 产后康复治疗仪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路护理小组在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管路护理小组,制定组员职责,各组员按职责工作。结果管路护理质量大大提高,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小组的工作成就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管路护理护理小组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肠按摩对妇科腹部手术肛门排气的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按手术日期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术后8h和16h戴一次性手套外涂碘伏溶液将食指伸入患者肛门内6~8cm按顺时针方向按摩直肠壁2分钟,对照组按传统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的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结论直肠按摩可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直肠按摩 腹部手术 肛门排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在静脉输液过程中不同排气方法的排气效果。方法选取近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40例患者,以上患者在我院进行治疗时均需进行静脉输液,并且在输液过程中均需进行按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80例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实验组成员采用改良后的排气方法,对照组成员采用两种不同的常规排气方法,通过比较整个排气过程的用时,一次排气的成功率,平均液体的损失量,患者的满意程度评价三种排气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排气用时,药液的损失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一次排气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静脉输液 排气方法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为制订适合的剖宫产产妇的护理干预策略,建立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选取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建档后,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产妇的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量进行评定。结果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肛门排气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72小时的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率达到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使产妇较快恢复肠蠕动,乳汁分泌量增多,促进产妇的术后恢复。

  • 标签: 干预 剖宫产 肛门排气 早期泌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孕栓对剖宫产术后出血量及产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①实验组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卡孕栓1.0mg,术后第一天0.5mg,Bid*2天,舌下含服;②对照组术后每日静滴催产素20u*3天;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及术后初次排气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均小于缩宫素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卡孕栓组术后产妇排气时间明显小于缩宫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舌下含服对剖宫产孕妇术后出血及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组,且用药方便、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卡孕栓 产后出血 缩宫素 肠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总结31例小儿气管气管异物患儿的治疗及护理体会,结果31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一例出现术中并发症,无一例死亡,护理重点在于做好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及做好各种急救准备是手术成功的可靠保障。

  • 标签: 小儿 支气管异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气管结核的CT诊断。方法通过对70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结果75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通过临床和传统的诊断方法被诊断为气管气管结核,最后经过CT进行诊断后确诊为气管气管结核的患者共有70例。气管气管结核的CT检查主表现为气管或者支气管狭窄、气管或者支气管的管壁有增厚肥大表现、管道内产生闭塞,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核作为辅助诊断结果。结论在临床诊断中CT能够有效的帮助识别患者的气管气管结核病变,且CT诊断方法简便易行,诊断的正确率高,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医学诊断方法。

  • 标签: 气管支气管 结核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介入冷冻、高频电凝等治疗支气管结核的疗效。方法对56例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综合抗结核及雾化治疗的同时,经支气管镜介入进行病变局部冷冻等联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镜下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以观察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经过平均治疗一个半月,4~8次/例的联合治疗,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气管、支气管壁病变绝大部分吸收,肺部病变明显吸收,狭窄的管腔通畅,阻塞性肺不张均消退。显效28例,有效27例,其中1例结核性气管瘢痕狭窄型患者,因治疗期内球囊扩张器未及时购入,仅应用多次冻融、高频电凝介入治疗控制支气管瘢痕狭窄的进展,后转外院应用球囊扩张术介入治疗,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8.2%,所有病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镜介入冷冻等联合治疗可使支气管结核患者迅速改善咳嗽、气短等临床症状,加速气管、支气管局部病变的吸收好转,有效解除病变造成的阻塞性肺炎及肺不张,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疗效可靠,安全性高,治疗风险小。

  • 标签: 气管支气管结核 介入治疗 镜下注药 冷冻消融 高频电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