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诊疗方法,小儿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惊厥原因,主要见于婴幼儿时期(6个月至3岁)。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诊断、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儿入院后,及时给子退热治疗,及时预防与控制患儿惊厥的出现,并对患儿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50例热性惊厥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症状典型,临床诊断难度小大,及时诊断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可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预后。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的发病机制以及患病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8例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对所选患儿进行临床治疗以及病例分析,并对患儿做脑电图以及脑CT的检查,分析患儿的脑电图与脑CT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有40%左右的患儿具有家族病史,患儿进行脑电图、脑CT的检查发现,患儿的惊厥现象是由于患儿的高热产生,且患儿惊厥时间越长,对患儿脑神经的影响越大,通过对患儿进行治疗,所选128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为100%。结论对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患儿进行病理分析可以看出,通过对患儿的病情和发病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能够有效的掌握患儿的发病规律,并作为患儿的治疗依据,改善患儿的惊厥症状,是患儿得到有效的治疗,减少患儿由于警觉所产生的脑损伤以及后遗症。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转为无热惊厥 康复治疗 急救措施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小儿高热惊厥的正确护理方法,提高治愈率,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方法通过我院2012年收治小儿高热惊厥16例,经止惊退热治疗、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结果除其中1例癫痫患儿外,其余无一例并发症产生,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营养,作好基础护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加强安全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病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患者62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6.5%,对照组患者复发率为21.9%,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于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采用护理干预,患者体温恢复较快,住院时间较短,复发情况较少,护理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6年10月我院收61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61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经过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护理措施,全部都好转出院。结论针对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采取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热性惊厥 护理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方法资料选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儿科收治的高热惊厥患儿6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根据患儿发热惊厥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62例高热惊厥患儿主要的致病原因为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肠道感染等,均给予积极、有效、完善的急救及护理措施,患儿的高热、惊厥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治愈59例(95.16%),好转3例(4.84%),仅1例患儿再次复发,经积极干预后明显缓解,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高热惊厥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家长需提高重视,一旦患儿有高热惊厥征兆,需及时入院治疗,通过积极治疗与护理,促进患儿健康,后期也需叮嘱家长做好预防工作,避免高热惊厥反复发作。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进行研究探讨,为小儿发热伴惊厥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125例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进行病因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情况进行了解,分析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通过对小儿发热伴惊厥的病因分析了解发现,高热引起的惊厥占小儿发热伴惊厥中的89.6%,10.4%的小儿发热伴惊厥由中枢感染引起,而小儿发热伴惊厥也与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有关系1。结论中枢感染是小儿发热伴惊厥患者需要注意的问题,对高热惊厥患者则应尽早通过对首次发病年龄、发作次数、患病程度以及家族史等进行评估,同时也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复发或再发等问题。

  • 标签: 发热伴惊厥 发热惊厥 病因 治疗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热惊厥患者急救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我院进行急救的43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方法,并观察急救效果。结果患儿退热时长为(26.3±18.6)h,惊厥消失时长为(4.2±2.7)d,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实施急救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措施 儿童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FS)是儿童惊厥最常见的原因。具有年龄依赖性,多见于6月龄~5岁,患病率为3%~5%,大部分FS患儿首次发作后不再复发,约50%在以后的发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FS复发,不同FS患儿复发差异较大,取决于若干危险因素。

  • 标签: 热性惊厥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该病的治愈率。方法对79例不同程度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79例患儿经耐心护理及口服泰诺林后高热消退,治愈出院。结论患儿出现高热时及时控制体温及口服泰诺林,做好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监测,保持水分及营养供给对预防本病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大大的提高该病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其起病急、发病率高,如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反复发作可使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惊厥发作时及时恰当的急救和护理显得尤为重要。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小儿高热惊厥36例,经采取止惊、退热等急救及护理措施,全部治愈。

  • 标签: 高热惊厥 急救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患儿高热惊厥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8月到2012年6月共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共21例,其中以6个月到7岁为常见。其中高热惊厥17例,病毒性脑膜炎2例,颅内出血2例,结果经治疗护理后症状缓解,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均治愈出院。结论对高热惊厥的患儿及时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营养,作好基础护理。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相结合,加强安全护理措施,严密观察病情,对减少其发病率和后遗症,促进患儿病愈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分析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为病例观察时间段,纳入符合时间段并于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纳入患儿均为5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整体性急救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抽搐至停止、抽搐至恢复意识耗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儿抽搐至停止耗时(2.1±0.3)min、抽搐至恢复意识耗时(5.0±0.5)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整体性急救护理措施对小儿热性惊厥有重要价值,可缩短患者停止抽搐以及意识清醒的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热性惊厥 小儿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热性惊厥又称高热惊厥,是小儿的常见病,一般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初期,体温上升过程中超过38度出现惊厥,排除颅内感染和其他导致惊厥的器质性或代谢性异常,从而可以确诊为热性惊厥。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主要是由于感染引发的发烧症状。临床表现为全身性阵挛抽搐,并伴有咳嗽、发热等症状。本文针对小儿热性惊厥的症状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观察与护理干预,从而减少复发的可能,使患儿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小儿热性惊厥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综合护理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从我院所收治的患有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选取70例患儿参与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采用综合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患儿患有高热惊厥疾病时,倘若不能进行及时的救治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脑部损伤,从而造成不良后果。而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提高护理效果,是一种优质护理法。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综合护理 效果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方法和护理,为该病例临床护理实践探索更好、更合理的急救与护理处理措施。

  • 标签: 小儿 高热惊厥 急救与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