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在开放检测系统中的性能验证和实验方法。方法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系列文件和相关文献1,结合实际工作,设计实验方案2。对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的开放检测系统中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回收试验等进行性能验证3。结果自配总蛋白试剂在检测低、高浓度质控血清的变异系数均符合原配试剂的相关标准;准确度试验结果在允许范围内;线性范围试验中实测值与理论值呈高度相关;回收率在90%~110%范围内。结论在Roche公司的ModularP中利用开放检测系统使用自配总蛋白试剂测定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质量要求的标准,对降低检测成本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配总蛋白试剂 开放检测系统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所在实验室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CRP检测检测CRP的可比性。方法为评估两种不同检测系统对CRP测定的一致性,本文参照美国临床检验修正法规(CLIA,88)和EP9文件,对本科室快速CRP检测仪与日立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比对试验,方法学指标为离群点检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两种检测系统相关系数为0.9931。结论快速CRP检测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种CRP检测系统之间具有可比性。

  • 标签: CRP 检测系统 可比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标记物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神经丝蛋白(NF)的表达与疼痛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75例不同疼痛程度、不同分期的EMs患者(实验组)及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在位子宫内膜NF、PGP9.5的表达,并分析其与EMs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内异症分期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中PGP9.5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但NF的表达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的表达与患者VAS疼痛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GP9.5、NF在EMs各期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的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存在PGP9.5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分布,且这种神经纤维的分布与疼痛相关,但与EMs的分期无明显相关性;EMs患者在位子宫内膜功能层不存在NF免疫反应的神经纤维分布,提示EMs患者子宫内膜功能层表达增多的神经纤维是新生的无髓神经纤维。

  • 标签: 蛋白基因产物9.5 神经丝蛋白 子宫内膜异位症 VAS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加速器剂量监测系统检测分析。方法对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剂量检测系统基本构造进行分析。选取ElektaSynergy直线加速器于2016年1月至6月,100次剂量监测系统检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实际剂量对造成误差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比加速器校准系数的变化情况。结果造成加速器剂量偏差的原因包括防漏射铅板的滑动、电离室击穿、加速管更换、均整位移出现偏移、调制器稳压器损坏,剂量偏低率依次为9.8%、7.6%、4.5%、7.6%、3.2%。当剂量偏差较大时,校准系数的变化值也较大。结论由于部分部件的老化以及不易被发现的设备问题,都会影响剂量检测系统的准确性,使得放射剂量与治疗方案不相符,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加速器 剂量监测系统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投入使用的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性能验证,并与科室现用的仪器结果进行一致性比较。方法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系列文件对新投入使用的普利生C3510血凝分析仪进行精密度、正确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验证;同时与科室现用且性能稳定的血凝仪(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结果比对及偏倚分析。结果C3510血凝分析仪在常规凝血四项(PT、APTT、FIB、TT)检测中,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和5%;定值校准品的结果与靶值相比其偏差小于10%,准确性偏倚在允许范围内;线性验证符合相关要求;携带污染率均小于3%;两台仪器PT、APTT、FIB检测结果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偏倚95%CI小于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1988(CLIA’88)规定的可接受偏倚。结论新投入使用的普利生C3510血凝仪性能符合仪器说明书的要求;新旧两台血凝分析仪检测结果一致,可同时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

  • 标签: 血凝分析仪 性能验证 偏倚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HITACHI7600-110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和TOSHIBA–TBA120FR生化分析仪检测系统对4种血清酶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和偏差评估,探讨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间的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要求,分别在2个检测系统上测定病人新鲜血清,用相关回归分析和配对t检验对相同项目的检测结果进行比对,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案(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1/2允许总误差范围为标准,进行偏差评估,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结果检测系统经过校正后,4种血清酶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结论通过对同一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系统测定结果的比对和偏差评估,有助于验证不同检测系统相同检测项目结果间的可比性,实现了实验室报告结果的一致性,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 标签: 血清酶 偏差 检测系统 允许总误差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一种新的直观的评价医院或药厂环境微生物水平的技术正在应用和推广中,它就是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它能连续和瞬时地捕捉和鉴别空气中浮游的生物和非生物颗粒,并能同时读出微生物颗粒的数据以及进行趋势分析。与传统的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完全不同的地方在于采用纯光学技术,测试原理是依据细菌或活性物质本身分泌出含荧光的核黄素的特征,空气微生物检测系统(IMD-A)使用紫外检测器捕捉微量核黄素来确认细菌或微生物的存在,它可以实时地,不间断地,精确至颗粒地分析空气中的各种微生物数量。本文旨在通过对该项技术的解读和研究,以及它与传统空气浮游菌采集方法的比较,就该方法本身具有的实时检测、连续监控和风险降低等功能进行论证,并分析其在医院或药厂的环境控制上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环境控制 微生物瞬时检测方法 浮游生物颗粒 核黄素 光谱学 实时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间血常规参数是否具有可比性,为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86份新鲜血标本,分别在医院本部(即参考系统)和板仓分院(即试验系统)的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比较两系统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以行业标准(WS/T406--2012《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中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为标准,判断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结果两检测系统间WBC、RBC、HCT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5项参数在两检测系统间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各参数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仅HCT在15%时,两系统系统误差超过临床可接受标准。结论两院区不同检测系统血常规结果具有可比性和互认性,但仍应加强检测系统间各项目,尤其是较低水平的HCT的比对及临床可接受性评价。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血常规 相关性 互认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系统(简称自建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1,使用自建系统和配套系统测定HDL-C,进行准确度、总不精密度及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用患者标本与配套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结果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回收率分别为98.6%、99.3%、98.2%,平均为98.7%;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总不精密度CV值分别为1.79%、1.22%、0.80%;线性范围可达5mmol/L(相关系数r2=0.9995);与配套系统相比,Y=1.0319X-0.0003相关系数r=0.9854,测定结果显著相关(P<0.05)。当甘油三酯(TG)浓度≤10mmol/L,血红蛋白(Hb)浓度≤3g/L,维生素C(Vc)浓度≤1704μmol/L,胆红素(BIL)浓度≤342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自建系统各项分析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检测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测系统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98例SLE患者做为观察组,选取5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抗ANA、抗双链DNA(dsDNA)、抗细胞膜DNA(smDN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核小体抗体(AnuA)。比较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联合多种自身抗体对检测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nuA与抗dsDNA或抗DNP二联检测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ANA更佳。结论抗ANA、抗dsDNA、抗smDNA、抗DNP、AnuA对检测SLE均有较高特异性,建议采用Anua与抗dsDNA或抗smDNA二联检测既能有效提高敏感度,特异性也较好。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抗体 敏感性 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TBA120FR和TBA120FR-ISE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的结果进行偏倚评估和可比性研究,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TBA120FR-ISE为参比系统,以TBA120FR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0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nicallaboratoryimprovementamendment88,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用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可比性研究 偏倚评估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种不同分析系统检测生化指标的比对情况进行探讨与分析,从而找出有效的分析与检测生活指标的方法。方法根据EP9-A对不同检测系数的测定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对可比性较差的检测项目,按照BeckmanCX5CE与配套试剂的检测结果为期望值,运用统计学线性回归方程加以分析与处理,获取调整因子的值,然后使用它来对其他检测系统检测所得的结果进行校准。结果利用Logistic线性回归方程进行校正,能够提高检测系统的准确性及可比性。

  • 标签: 比对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分析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ANA和E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笔者医院80例SLE患者(患者组)和80例非SL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疾病对照组),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测定ANA和ENA。结果SLE组患者ANA、AnuA、抗ds-DNA、抗Sm抗体、抗U1RNP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LE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P<0.05)。结论血清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SLE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 抗可提取核抗原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疫学指标联合检验使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积极意义。方法将2014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接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127例纳入实验组,并依据是否处于活动期将以上病人归为活动期组(62例)与非活动期组(65例);选出同期进行免疫学检验的70例健康者为参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免疫学联合检验,对照三组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差异。结果活动期组IgA、IgG、IgM指标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期组与参照组,但C3、C4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非活动期组IgA、IgG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其余指标和参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C3、C4指标水平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ANAS与抗ds-DNA抗体及ENA检验中,实验组各指标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并且参照组各指标测定结果均显示阴性。结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运用免疫学联合检验,能有效判断病人的疾病活动性与病情进展,并为临床疗效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免疫学联合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图Auto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检测AFP,CEA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仪器性能验证指南及CLIA’88法案评价标准,验证安图生物检测系统检测AFP,CEA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安图生物化学发光检测分析仪检测AFP,CEA两个项目的低高水平的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AFP(6.96%、3.34%);CEA(4.73%、2.83%)准确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安图生物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AFP,CEA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性能要求。

  • 标签: AFP CEA 化学发光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测定两个体外诊断试剂盒生产厂商的无机磷试剂盒并对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方法通过医学数据统计方法,同时测定20份临床病理血清中的无机磷,对其数值进行数理统计,比较两个厂家的无机磷试剂盒的准确性。通过国际质控品筛选出影响该无机磷试剂盒检测系统准确性的环节。结果如果标准品来源不变,使用不同试剂盒对同一份血清进行无机磷的测定,其结果是一致的。如果诊断试剂盒的来源不变,而用不同来源的标准品分别定标,并测定同一份血清的无机磷,其结果是不一致的。结论影响无机磷检测结果的是由于标准品定值溯源的不同,而和试剂盒本身的差别无关。

  • 标签: 无机磷 体外诊断试剂 诊断试剂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和补体C3、C4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23例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3、C4。结果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4.3%,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3.9%,抗核抗体谱阳性率为91.1%;ANA谱中抗Sm抗体、抗nRNP抗体、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43.1%、30.1%、25.2%、34.2%、26.1%;补体C3、C4阳性率分别为60.9%和54.5%,SLE患者上述指标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NA、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谱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SLE的检测阳性率,对SLE患者的诊断、治疗、疗效观察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身抗体 补体C3 补体C4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测量系统分析在属性型数据分析中的一致性的评价指标,并应用于全自动灯检机检测与人工检测小容量注射剂可见异物检测能力的评估。方法以灯检检测经典验证方法KNAPP试验的数据为例,使用统计软件MINITAb进行计算。结果全自动灯检机检测能力与人工检测能力均符合测量系统分析指标的要求。结论测量系统分析(MSA)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应用在小容量注射剂灯检检测能力的评估与监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择30例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和30例肝癌、30例胃癌、30例结直肠癌患者,检测血清中CysC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ysC水平较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消化系统良性肿瘤患者血清Cys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肝癌患者CysC水平升高幅度最大,异常率最高。结论血清CysC可作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清胱抑素C 肝癌 胃癌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安图Auto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系统检测AFP,CEA进行性能验证。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仪器性能验证指南及CLIA’88法案评价标准,验证安图生物检测系统检测AFP,CEA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安图生物化学发光检测分析仪检测AFP,CEA两个项目的低高水平的批内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AFP(6.96%、3.34%);CEA(4.73%、2.83%)准确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结论安图生物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检测AFP,CEA性能良好,能够满足临床检测的性能要求。

  • 标签: AFP CEA 化学发光 性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