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超声特征。方法对超声诊断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的30例患者与同时期经过超声波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纤维腺瘤及20例乳腺癌的患者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三者两两比较,在高回声边壁,内部回声,内部血流及距乳头方面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扩张合并感染往往以乳头下更为常见,多数无血流信号分布,而三者在象限分布,纵横比,边界、形态、内部钙化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提高对乳腺导管扩张合并感染诊断的准确性,并可与纤维腺瘤及乳腺癌等的内变进行鉴别。

  • 标签: 乳腺导管扩张 感染 纤维腺瘤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准确地对白内障疾病进行国际疾病分类1CD-l0编码。方法根据1CD-lO编码原则,临床医生书写好病案及疾病诊断,编码人员要认真阅读病案,准确地编码。结果总结了白内障各种发病情况和主要诊断原则而进行准确编码。结论提高白内障编码的准确率,为疾病分类编码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国际疾病分类 白内障 1CD- l0编码
  • 简介:摘要中医学的两大特点,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已经不能全面概括中医学的特点,来源于中医学经典的辨论治一直隐藏于中医学的文献字里行间。笔者提出辨论治概念,而且提出辨病論治、辨证论治与辨论治是中医学诊断治疗体系的三驾马车,辨论治更是三者的灵魂。旨在抛砖引玉,请广大同仁斧正!

  • 标签: 辨象 辨象论治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瑞特综合征、盆腔淤血综合征、淋巴囊肿、空泡蝶鞍综合征以及心肌桥等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进行分析,总结了5例疑难疾病的编码的主导词以及编码查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疑难疾病 编码 主导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诸多学者从临床观察、生理、生化、病理检查及治疗等各方面对肿瘤患者的瘀血舌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希望能对今后肿瘤病人瘀血舌诊断标准化、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肿瘤 血瘀证 舌象 综述
  • 简介:摘要国际疾病分类是医学统计及卫生统计的基础,随着临床和科研对疾病分类编码的准确性需求,要求各级临床医师在疾病诊断上力求科学、规范、准确;病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专业业务水平,将临床诊断与疾病分类融会贯通,确保疾病统编码的准确性。

  • 标签: 诊断名称 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膏方前后舌的变化。方法舌采集运用尼康D40数码单反机,便携式数码摄影灯箱,灯箱光源色温为5400K,显色指数为Ra>90。结果膏方前后,舌各指标均有明显的变化。结论舌脉象检测既简便又无创伤,为中医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舌象 膏方
  • 简介:摘要病人的病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多种并发症或/和合并症,该如何正确填写并给予正确的编码?现探讨一种新的诊断书写格式,可明显缩短编码使用的时间,提高编码正确率;又符合当今医学和医疗保险的要求,也符合临床医生的工作思维模式。

  • 标签: 书写格式 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病案首页填写与编码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经我院治疗出院的800份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组;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经我院治疗出院的800份患者的病案首页进行回顾性分析,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给予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对比两组病案首页填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观察组病案首页填写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案首页填写中,重视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可以明显减少填写问题的发生,提高编码质量,为此,应大力推广规范化质量管理措施的应用力度。

  • 标签: 病案首页填写 编码质量 强化管理
  • 简介: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四”理论作分析研究,对运动养生理想的开展时间段落进行界定、划分,以期对不同职业或从事不同运动项目锻炼的人群提供科学有益的运动养生指导意见。

  • 标签: 四象 四时 运动锻炼 养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病案编码员工作能力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其能力展开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1月—2018年1月期间1300份出院患者病历,分析整理并进行检查,统计病历缺项、准确度情况,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结果1300份病历经检查发现,5份存在患者基本信息缺失或错误、29份存在住院过程信息缺失或错误、37份存在诊疗信息缺失或错误、1份存在费用信息错误的情况。经分析发现,病案编码人员认知态度、编码能力、病案审核机制、管理监督机制是影响病案质量的主要因素。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势在必行。结论端正编码员专业态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查质控,加强病案专业团队的建设,有效提高病案编码员的工作能力,有效提高病案质量。

  • 标签: 病案编码员 诊疗信息 工作能力 病案质量
  • 简介:摘要分析影响疾病编码准确性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医师的临床信息是影响编码准确性的重要原因,编码员在实际工作中要基本掌握编码的方法及要求,但其对临床知识的掌握及其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会影响疾病编码的准确性。因此,临床应重视医师与编码员沟通,加强编码员临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疾病编码工作的准确性。

  • 标签: 疾病编码 准确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病舌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门诊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256例胃病患者,观察不同患者的胃病舌,并根据临床中医诊断进行辩证分型。结果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络瘀血型、肝郁脾虚型的舌均以薄白苔和白厚苔为主,脾胃湿热型以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胃阴不足型以薄白苔、白厚苔和黄厚苔为主。结论胃病舌主要包括薄白苔、白苔、白厚苔、灰褐苔、薄黄苔、黄苔、黄厚苔、少苔,且与中医分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的分型具有不同的舌特点。

  • 标签: 胃病 舌象 中医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长链非编码RNA(Longnon-codingRNA,l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分子,参与了染色质修饰、基因表达调控、转录激活、转录干扰、核内运输等多种生物过程。近年研究发现,多种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变,并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本文就lncRNA的定义、功能及其与肺癌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肺癌 基因表达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镜下慢性胃炎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150名患有慢性胃炎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进行常规胃镜检查和幽门螺杆菌(Hp)检测及胃黏膜病理检查,观察不同证型慢性胃炎的特点。结果中医辨证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为脾胃虚弱型;患者Hp感染与辨证分型无关;不同证型出现胆汁反流频率高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不和型与其余四型相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微观变化与中医辨证结合拓展了慢性胃炎的诊断思路,有利于疗效的提高。

  • 标签: 慢性胃炎 中医辨证 胃镜黏膜象
  • 简介:摘要本文分析了3例临床医师统称为甲状腺癌根治术而事实上不同术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但甲状腺癌根治术的手术编码在ICD-9-CM-3中并不具规范性,很少列出。因此,目前各医院的甲状腺的切除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应根据具体的情况,仔细阅读手术记录,与临床医师沟通,根据ICD-9-CM-3分类编码要求,进行分类编码,以利于临床及各方面检索的需要。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ICD-9-CM-3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调查及分析。方法随机抽检我院病案室2015年1月—2016年1月2000份病案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192例,占9.6%。其中,主次诊断颠倒占23.4%、未应用编码原则占20.3%、混淆主要疾病诊断占20.8%,这三项是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的主要原因。结论需加强病案首页疾病诊断及编码错误调查,确保数据可靠。

  • 标签: 病案首页 疾病诊断 编码错误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精神障碍疾病编码质量。方法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的分类轴心和编码原则,针对新型毒品引起的精神障碍进行分类、编码。结果根据新型毒品的成分进行病因分类,规范新型毒品引起的精神障碍的ICD-10编码。结论编码员不但要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掌握ICD编码知识,还要不断学习积累相关的社会科普知识、仔细阅读病案,才能做到正确编码

  • 标签: 精神活性物质 新型毒品 ICD-10编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D-10编码在中医病症与西医临床诊断温和的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临床病学的病理、生理以及临床诊断,对某中医科学院病历中出现的却真的常见病例进行准确的ICD-10编码。结果中医中某些病症中会包含有西医多个临床诊断的ICD-10编码,现阶段还无法确定是否1个病症只有1个ICD-10编码。结论在中医病症中采用ICD-10编码还是比较复杂,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1。

  • 标签: 中医病症 ICD-10 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