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充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肿瘤科首次使用末端开口PICC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使用10ml预充导管冲洗器,B组使用10m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再用50U/ml稀释肝素液10ml进行正压封,比较两组堵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导管堵塞1例,B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A组无静脉炎发生,B组发生1例静脉炎。结论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福来喜预充导管冲洗器在末端开口PICC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稀释肝素液 末端开口PIC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导管冲洗器应用于留置针封中较为理想封间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方法随机选取静脉留置针封400例,按封间隔时间分成4组,各100例。实验组A、B、C用预导管冲洗器5ml封,封时间分别为6h、12h和18h;对照组用生理盐水5ml封,封时间6h,对次日堵、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堵的发生率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实验组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A、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导管冲洗器封间隔时间达18h仍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留置针 封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中心静脉导管间隔时间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建立颈内、锁骨下中心静脉导管的病人100例,统一选择7G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深圳市益心达医学新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培训护士脉冲方法,考试合格后开始分组,将监护1床、2床、3床的护士每12h作为对照组,监护4床、5床、6床的护士每8h作为实验组,观察与记录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例数,导管感染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每12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堵例数、导管感染例数均大于对照组每8h冲洗中心静脉导管。结论导管留置时间与导管感染率有很大关系,冲洗时间影响导管堵例数、导管感染例数。

  • 标签: 生理盐水 中心静脉导管 冲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泪挤压排脓法与泪切开术治疗泪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诊断泪炎38例(3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经泪挤压排脓法的患者为25例,其中13例(52%)经1次治疗后痊愈,10例(40%)经至少3次治疗后治愈,2例(8%)治疗多次均复发,改行泪切开术;行泪切开术均为合并慢性泪囊炎患者,共13例,手术后全部治愈。结论泪挤压排脓法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泪炎治疗的过程中,使用敏感抗生素冲洗联合泪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20例泪炎患者采用敏感抗生素冲洗联合泪切开治疗,2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情况。结果针对本次2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均顺利恢复;未出现肿胀、疼痛、发红等并发症。均完成为期6个月的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无复发和不适现象。结论敏感抗生素冲洗联合泪切开治疗泪炎,对于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治疗和操作均相对简单,因此值得临床优先选择使用。

  • 标签: 敏感抗生素冲洗 泪小管切开治疗 泪小管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减少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减轻反复静脉穿刺造成材料浪费,给患者带来的经济压力。方法对40例患者分两组,用不同的中心静脉(PICC)固定方法进行观察。结果40例患者,对照组脱出1cm8人、2cm5人、3cm2人、未脱出7人。观察组脱出1cm2人、未脱出18人。

  • 标签: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 妥善固定 减少脱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的治疗泪断裂方法的疗效。方法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对收治的33例33眼下泪断裂患者,采用改良植术即在泪点扩张器引导下,将植逆行引出泪点的方法,行泪吻合,观察术后的疗效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2年,33例中,32例通畅,无流泪症状,1例因脱而不通,总有效率96.96%。泪点及泪均无撕裂现象。结论扩张器引导下行泪断裂麻醉下植吻合术是一种损伤、效果好的方法。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泪点扩张器 泪小管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外伤性泪断裂显微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56眼)泪断裂采用显微镜下直接寻找断端,留置硬膜外麻醉为支撑物,进行吻合。结果拔留置后冲洗,所有病例泪道均通畅,无溢泪现象,随访6月~3年冲洗泪道通畅51眼,成功率92.85%。结论该手术方法创伤术后效果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性、慢性呼吸衰竭的常用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VAP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所以对于VAP及时诊断非常的重要。而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吸入被认为是VAP重要得发病机制之一。通过观察冲洗气管导管在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产生的作用。了解其对VAP的预防效果。

  • 标签: 肺炎(VAP) 可冲洗式气管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分析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28例患者的留置针不同封方式与堵管及微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液进行封和采用无针密闭来福接头相比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荐选择来福无针接头封;并且留置针预防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应进行系统评估病人情况;科学严谨操作;以及个体化、特异化设计留置针相关护理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微血栓形成 可来福无针接头 个体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脉的生理病理特点。方法临床上重视为血海,治疗上往往气血并重。从医学理论探讨及临床实践总结,冲脉亦为气海。结果冲脉来源于肾间动气,其元气为人身阴阳之本,生命之源;冲脉上渗诸阳,灌诸精,下渗三阴的生理功能更是依靠气的温煦、推动来完成的;冲脉其有冲击、碰撞之义,反应出冲脉之气激荡不止、流动不息的特点;临床诸多医家及治疗冲脉为病的临床实践以平降气为主……故冲脉是血海,更是气海。结论通过医学经典和医学专著,结合临床实践论述冲脉亦为气海的依据,冲脉是血海,更是气海。

  • 标签: 冲脉 气海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指压负压管法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正压脉冲管法连接输液,观察组采用指压负压管法连接输液,比较两组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的差别。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指压负压管法能明显延长小儿留置针导管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指压式负压冲管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静脉滴注方法对前列地尔静滴引起静脉炎的影响。方法根据病情需使用前列地尔治疗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引针穿刺,输液后用生理盐水;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静脉滴注前列地尔。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静脉炎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32%;两组相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降低前列地尔静滴引起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前列地尔 静脉炎 生理盐水冲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导致泪断裂,显微镜下寻找断端后进行吻合,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62眼)外伤性泪断裂患者,选择不同的寻找断端方法,顺利插入硅胶并进行吻合,术后3~6个月拔,随访1~3年,观察泪通畅疗效。结果62例中治愈51例,好转7例,治愈率82.26%,总有效率93.54%。结论泪断裂吻合术后效果良好。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吻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酸对脊髓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改变,探讨谷氨酸能否激活脊髓胶质细胞以及激活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方法原代离体培养脊髓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50μM的ATP刺激细胞1小时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谷氨酸通过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和2000μM)分别作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作为实验组,通过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500μM的谷氨酸孵育1小时,胶质细胞释放TNF-α并开始被激活,对于1000μM和2000μM组,TNF-α在三个时间点增加量都非常明显(P<0.05),在1000μM2小时组,TNF-α释放量最多(P<0.001)。结论谷氨酸能够激活脊髓胶质细胞,且1000μM可能是其最佳浓度。

  • 标签: 谷氨酸 脊髓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泪吻合术治疗下泪管断裂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2月收治的4例下泪管断裂的患者,行泪吻合术进行治疗。结果本文4例中3例一期愈合,冲洗泪道通畅,随访2年无流泪现象,1例因就诊时间过长,并已在他院清创缝合,术后冲洗泪道通而不畅。结果对于基层医院,泪吻合术治疗下泪管断裂具有现实意义,在有限的手术时机内,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泪小管吻合术 下泪管断裂基层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泪道引流管上、下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治疗泪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泪道引流管从上、下泪小点双路环行置入固定于鼻腔法对35例泪断裂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5例泪断裂全部成功。结论泪断裂吻合术中,应用泪道引流管上、下泪小点双路置入后固定于鼻腔法治疗效果好、稳定性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治疗泪断裂的方法。

  • 标签: 泪小管断裂 泪道引流管 泪道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应用硬膜外行泪断裂吻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7年9月-2012年2月39例泪断裂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右眼33例,左眼6例,年龄为14-60岁,平均年龄31岁。受伤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为48小时。23例患者均在显微镜下应用硬膜外行泪断裂吻合术,术后局部全身应用抗生素,7-10天拆除缝合线,术后3月拔除硬膜外并冲洗泪道。结果39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拔除硬膜外,冲洗泪道通畅,随访3—9个月,无溢泪症状。结论在显微镜下应用硬膜外行泪断裂吻合术是实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