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养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方法通过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先理论,后实践,分段式培养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有目的性地采取培养措施。结果分段式培养可以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结论分段式培养对提高口腔正畸进修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培养 正畸学,矫正 进修医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探讨双手十指离断再植围手术期护理及心得体会,得出结论强调术前准备工作及心理引导、围手术期的护理及观察尤为重要。

  • 标签: 十指离断再植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语双手烧伤疤痕挛缩病人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手部烧伤病人术后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皮片坏死)。结论有效的术后的康复护理和韧性水平的提高,可帮助病人做到身心的同时复健,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 标签: 手烧伤 挛缩 康复
  • 简介:摘要颈椎退行性改变患者高处坠落致后枕部擦伤,伴有双上肢麻木,进行性加重,行颈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遗留颈部活动障碍、双手肌力下降。颈椎退行性改变与外伤共同作用致双手肌力下降。

  • 标签: 法医临床 头部损伤 颈髓损伤 颈椎退行性改变
  • 简介:摘要通过对30例严重双手烧伤疤痕挛缩术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与人文关怀措施,提高护士的投情理解能力。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恐惧、自卑的症状,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弹性水平;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使患者顺利回归家庭和社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干髓术的临床操作方法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干髓术治疗牙髓炎患者3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10例,显效14例,失败6例,成功率80%。结论用失活剂使牙髓失活后,除去冠髓;放干髓剂于根髓的断面上,使根髓干尸化并长期保持无菌状态,并防止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达到保留患牙的目的。

  • 标签: 干髓术 操作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培训的方法。方法对在手术室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手术室的专科护理操作进行培训并竞赛,即各种手术体位摆放包括截石位,侧卧位和俯卧位的竞赛。结果患者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操作竞赛法的实施有助于手术室护士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使用。

  • 标签: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 操作竞赛 手术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肠镜单人操作与双人操作对比分析,提高结肠镜检查质量。方法比较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使用不同结肠镜操作技术的结肠息肉检出率,同时观察,结果结肠镜操作成功率、进镜速度和长度、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单人法组中总计780例数,其中检出息肉232例(29.75%),结直肠癌48例(6.15%),双人法组中总计438例数,其中检出息肉50例(11.42%),结直肠癌21例(4.79%);大于50岁的患者比较单人法组中总计292例数,检出息肉134例(45.89%),结直肠癌33例(11.30%),双人法组中总计104例数,其中检出息肉37例(35.58%),结直肠癌17例(16.35%);两组到达回盲瓣的例数、到达回盲瓣时的时间及镜身长度、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镜单人操作,可提高基层医院结肠镜检查结肠总的息肉的检出率,能达到结肠镜检查质控要求,同时因缩短镜身而更方便内镜的各种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结肠息肉 结肠镜单人操作 结肠镜双人操作
  • 简介:摘要本文从长针透刺穴位搭配,常见病(症)的长针刺法和长针透刺研究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使人们对长针有了深入而且全面的认识。

  • 标签: 长针 操作 透刺
  • 简介:摘要熟练的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采血标本的合格率。借助血气分析的作用,对人体酸碱平衡、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等指标进行测定,以此评判患者呼吸衰竭严重程度。可将测定结果,作为判断危重症者的主要指标,为患者的救治提供了治疗依据。本文通过阐述不同部位动脉穿刺采血的改良方法及其比较、动脉采血器具的选择、采血时机和采血后按压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加强护理人员动脉采血水平、采集标本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负担及痛苦,获得患者的满意。

  • 标签: 动脉采血 血气分析 痕迹动脉穿刺法 压迫止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强调护理人员规范操作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规范护理操作,强化各项操作流程,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并通过有效的监控手段,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结果从近几年院感科自查及省、州、县卫生监督部门随机抽查监测的结果,均符合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结论加强护理人员规范操作,是防止院内感染的必要措施。

  • 标签: 院内感染 规范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心搏呼吸骤停是医疗救援最紧急的危险情况,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CPR)是挽救遇难者的唯一途径。为了使更多的猝死病人得到更高质量的CPR急救,2010美国心脏协会重新修订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CPR传统的三个步骤,从原来的A-B-C改为C-A-B。这一改变首先保障了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但是对于呼吸道通气不畅或有异物猝死病人的心肺复苏,可否应采用A-C-B方法,即开放气道清除口腔异物(A),再胸外心脏按压(C),人工呼吸(B)的方法实施心肺复苏。

  • 标签: 猝死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操作中的护患沟通。方法护士在护理操作的各个环节随时和病人沟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详细的资料,并把所要表达的信息传递给病人,护患双方形成良好的互动。结果护理操作中良好的沟通,拉近了护患间的心理距离,改善了护患关系,为病人配合治疗及护理打下基础,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开展,弥补一些护理操作中的不足,避免某些护理缺陷引起的医疗纠纷。结论护理工作者要转变理念,充分认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重视语言修养,提高语言的艺术性,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语言,把护患沟通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 标签: 护理操作 护患沟通 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探讨和研究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促进患者康复方面的有效性。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之间在我院眼科进行诊疗的120名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120名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的60名白内障患者采用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观察组的60名患者采用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较这两组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的60名白内障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30例,良好的患者有10例,较差的有20例;观察组的60名患者中治疗效果非常好的有45例,良好的有12例,较差的有3例,观察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手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治疗方式相比,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促进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方面的效果更加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同轴微切口 超声乳化 白内障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口腔科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保养、保存等方法,并提出口腔各类器械经正规操作,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消毒灭菌,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能有效杜绝口腔科通过器械的交叉感染,并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笔者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结合岗位特点,总结出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包括配药、排气、绷扎止血带、选择血管、输液前心理干预等环节中的实践技巧。

  • 标签: ??静脉输液??技巧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我科室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换液操作的情况,以减少腹腔炎发生的几率。方法选择我科室2016年9月到2017年6月的门诊及住院复查随访的33位腹透患者,对腹透换液操作进行评分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将腹透标准化操作进行分解,按一定顺序排列并给予相应的分值。同时专科护士对操作熟练度给予评定,并评估患者院外的日常记录本。根据患者的透析龄分为初透患者及规律透析患者两个组别。结果换液操作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熟练度,特别是规律透析组的患者。操作过程中未戴帽子、口罩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未记录透析液出液量及日常记录本中规范记录透析相关情况是主要问题。结论在培训中需反复强调和实际操作,特别要强调透析液的观察和记录。对患者进行合理规范的腹膜透析换液的操作培训,针对其不足加强培训,希望强化培训能减少腹膜炎的发生。

  • 标签: 腹膜透析 腹膜炎 腹膜透析换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