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伦理委员规范化建设的探讨普及医学伦理教育为伦理审查奠定基础;健全制度确保了审查程序的规范化;有效的监管是伦理委员公正、公开运作的重要保障;采用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伦理委员会 规范化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非麻醉专业麻醉科实习带教的临床实习教学质量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至2015年进麻醉科实习的,非麻醉专业本科学生50人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基础理论考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BL教学法应用于非麻醉专业麻醉科实习带教,具有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非麻醉专业 麻醉科 实习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麻醉专业临床教学中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学院麻醉专业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众多医学生中随机选择1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本次研究所用教学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与创新组)进行区别性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一般组学生进行教学,对创新组学生则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案,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带教导师客观评估两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应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接受差异性教学后,创新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与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优于一般组医学生,且两者在相关指标中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98.00%,后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78.00%。结论与传统性的教学措施相比,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不断强化麻醉专业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学习效果,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麻醉专业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如何培养本科创新型人才,尤其是科研素质的培养,是各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随着医学的进步及麻醉专业的高速发展,更多麻醉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后需要进行科研工作,科研能力的培养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本身对科研能力培养方面也有浓厚的兴趣。

  • 标签: 麻醉学专业 科研能力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复苏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之间收治的全身麻醉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两组患者均实行麻醉复苏期临床观察,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复苏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全身麻醉患者实行麻醉复苏期临床观察的基础上配合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术后麻醉的苏醒,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期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接受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达到100.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与应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而且患者麻醉恢复更快,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手术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麻黄碱用量及术者和产妇满意率。方法拟行剖宫产的产妇464例,随机分为腰硬联合组(CSEA组)和连续硬膜外组(EA组)各232例,记录麻醉前、切皮时、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BP,观察产妇术中的血管活性药、辅助药用量,记录术者、产妇满意率。结果两组产妇在麻醉前、胎儿娩出后10min的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切皮时的SBP、DBP、HR和胎儿娩出后10min的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血管活性药用量多于EA组,而辅助药用量低于EA组(P<0.05);CSEA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于EA组(P<0.05)。结论腰硬联合和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都是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好,镇痛完善,术者和产妇满意率高,是剖宫产较好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剖宫产患者进行麻醉,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2.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27.5%,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麻醉的效果比较,腰硬联合麻醉有效率明显较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预后更加积极,因而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中 麻醉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5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身麻醉,研究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全麻时麻醉药物使用量、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全麻时舒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及七氟醚的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导管拔除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减少麻醉药物使用量,缩短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在食管癌手术麻醉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 食管癌 麻醉药物使用量
  • 简介:摘要麻醉是一项高风险技术,麻醉安全问题始终是麻醉科的头等大事。麻醉工作是外科手术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和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在麻醉工作中,降低麻醉风险及提高麻醉的安全性,麻醉前能够充分的对患者麻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充分的认识及预防,降低麻醉风险,提高麻醉安全性。

  • 标签: 麻醉工作 安全 麻醉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于我院治疗的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手术结束时、拔管时实验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行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效果更佳。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采取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和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概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为(4.21±2.12)分钟,拔管时间为(7.53±1.48)分钟,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具有较高的麻醉效果。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直肠癌 根治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产科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温泉县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妇100例,并将其均分为两组,一组观察组和一组对照组。对观察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处理。对两组病患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麻醉质量(P<0.05);观察组发生麻黄碱应用率和牵拉反应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的常规麻醉方案,其麻醉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产科 腰部麻醉 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的护理对策及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给予规范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之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规范性护理之后,有8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护理之后,有3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中,给予规范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安全,对促进患者快速苏醒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所收治的60例老年股骨颈股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观察组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镇痛效果,调查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显然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都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少,值得进一步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小手术麻醉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患儿9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治疗,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诱导和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患儿在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出手术室时间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给予患儿手术中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能够有效缩短患儿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

  • 标签: 七氟醚吸入麻醉 氯胺酮静脉麻醉 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两种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式对对照组实施麻醉;采用腰硬联合和麻醉方式对观察组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导致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麻醉的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连续硬膜外麻醉 瘢痕子宫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接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10分钟(T2)、麻醉后30分钟(T3)、手术结束当刻(T4)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T3、T4时刻与T1时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别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时刻收缩压比T1时刻低,差别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T3、T4时刻舒张压、心率比对照地,差别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氧饱和度在各个时刻变化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满意的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骨颈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麻醉中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婴儿患者31例,进行按数字法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1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喉罩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气管插管麻醉,然后比较分析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T1、T2、T3时间段的MAP和HR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在T4、T5时间段的MAP和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置管后PETCO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置管后Ppeak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麻醉在婴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具有损伤较小,苏醒较快,安全性较高的临床优势。

  • 标签: 婴儿麻醉 喉罩麻醉 气管插管麻醉 临床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