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来自澳洲莫纳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磁性材料,其可以实现一种非凡的自我调节的加热效应,从而为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的高温癌症热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应用物理快报》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静脉输血输液是临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1,但在寒冷季节输液,由于液体温度较低,常致使病人的肢体发凉,发麻、涨痛、甚至全身发冷而打寒颤,常给病人带来不良反应,造成微循环血流速度降低,影响治疗效果2。尤其是术后病人、婴儿、老年病人、发烧病人,低温大容量输液常造成体温下降;而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凝血机能障碍、伤口愈合缓慢、住院时间延长、药物代谢速度降低等。寒冷气候,术中术后体腔冲洗液则应加温至37℃左右,以防冷水刺激,引起膀胱,胃肠道痉挛。在输注前对血液、静脉输液及冲洗液进行加热,可以有效的防止病人体温的下降,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消除多种并发症,可显著减轻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体现人性关怀3。而以往血液、静脉输液等的加温多采用输液加温器或电子加温器进行,但输液加温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搬动,不适合广泛推广应用;电子加温器只是对输液管进行加热加热面积较小,温度不恒定,容易产生气泡,发生气体栓塞4。市场也出现了一次性液体加热袋,但该类产品加热效率低,不能长期使用,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另外,在抢救病人和快速冲洗体腔时常采用气体加压的方法,对急需输入药液、血液和冲洗液的病人起到加快输注的作用。但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门针对输液的加压装置,这无形中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又延长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我们根据临床实践,研制了一种可实现输液袋加热加压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液袋 加热 加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每晚一次,对照组30例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每晚一次,均15天为一疗程,月经期停止,月经干净3d后开始第2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7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热敷较单纯中药保留灌肠效果更显著且缩短疗程,经济安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热敷 慢性盆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冬季奥沙利铂加热输注的外周神经毒性情况。方法观察组用热水袋或贮水式贴身电暖宝加热靠近头皮胶线端输液器,让输入体内的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升高但不致于破坏药物性能,对照组常规输入奥沙利铂液,观察两种方法输入奥沙利铂的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冬季将奥沙利铂液体温度加热至〈30℃输注,外周神经毒性反应更轻,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0)。结论冬季加热温度至〈30℃输注奥沙利铂液体,可减轻其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奥沙利铂 外周神经毒性反应 冬季 加热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合聚维酮K30醛检测油浴。方法丙三醇具有很好的水溶性,能与水以大比例混合,而且丙三醇本身无臭、无毒,粘度小。由沸点升高定律知,醇和水混合后能提高水的沸点。利用此原理,即可建立适合聚维酮K30醛检测油浴。结果当甘油与水以133(体积比)混合后,此混合物的沸点约为145℃。结论以甘油和水的混合物作为聚维酮K30醛检测过程中的加热介质,不仅温度稳定易于控制,更省时,简便。

  • 标签: 丙三醇 聚维酮K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恒温加热器放置不同位置对老年患者胃肠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06月—2014年06月经复尔凯硅胶鼻胃管(管径14cm)长期实施肠内营养患者,共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74~88岁,平均年龄80.2±5.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将恒温加热器分别加持在供应管路的最近位置和距鼻腔120cm处,1月后观察两组的胃肠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入鼻温度高于对照组温度,两组腹泻、恶心呕吐、返流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恒温加热器应夹持在供应管路的最近端,但仍达不到临床护理预期温度。

  • 标签: 恒温加热器 肠内营养 胃肠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肺炎肺癌的影像学分进行研究,同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评判。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1月医院收治的肺炎肺癌患者38例,采用手术、开胸肺活检、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活检等方式,对肺炎肺癌的病历、临床、影像资料等进行证实,并对影像学特征进行总结。根据影像学形态进行分,同时对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判。结果诊断结果为在38例肺炎肺癌患者中,有1例肺低分化癌、1例肺不典型类癌、14例肺鳞癌、18例肺腺癌、2例肺小细胞癌、2例低分化腺癌伴鳞状分化。影像学分主要包括弥漫性分布及局限性分布的混合阴影、实变并肿块、肺叶肺段实变并空泡及蜂窝、单纯肺叶或肺段实变阴影、磨玻璃密度影与结节共存、单纯磨玻璃密度影。结论肺炎肺癌具有多种类型的影像学形态,同时动态影像学变现具有相应的特征,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影像学分型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例因口服酚酞片致重症大疱表皮剥脱松解药疹合并2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通过对躯干、四肢、会阴部皮损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遵医嘱抗生素联合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严密病情观察等措施,患者皮损控制,未发生继发感染,住院35天后血糖控制良好,皮损痊愈出院。

  • 标签: 重症大疱型表皮剥脱松解型药疹 2型糖尿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治疗方法。方法32例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上肢17例,四肢15例。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制动、脱水。20例行手术治疗,12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29例患者伤后3月-18月获随访,未见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ASIA法分类)均获1~2级的恢复。23例患者工作,生活可自理,颈椎MRI复查,14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学表现。结论对无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颈椎管狭窄、椎管内无梗阻的急性中央脊髓损伤(水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对脊髓的持续存在致压物或颈椎失稳的中央脊髓损伤患者应及时行手术减压,重建颈椎稳定性。对脊髓前方致压物患者采用经颈前路手术治疗,对颈椎管广泛狭窄宜采用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胸交界处颈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宜采用内固定。

  • 标签: 脊髓损伤 颈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该病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例儿童颅内毛细胞细胞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手术病理资料以术前MRI诊断资料,分析MRI影像学表现。结果受试者中,肿瘤位于幕上者25.0%肿瘤位于幕下者75.0%均为良性。MRI常规扫描肿块周围水肿者2例,肿块囊实性构成比最高为70.0%(P<0.05);肿块囊性部分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均为DWI低信号或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的壁结节不伴囊壁强化占比(70.0%)最高(P<0.05)。结论颅内毛细胞细胞瘤MRI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颅内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中枢神经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验梅毒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接收的60例梅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象,再将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55例非梅毒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对TRUST检验和ELISA检验的特异度以及敏感度进行研究。结果ELISA检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都要显著高于TRUST检验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并且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差异P<0.05,ELISA检验的假阳性率要比TRUST检验的假阳性率更低。结论ELISA检验梅毒的特异度、敏感度要比TRUST检验高,并且其假阴性率要低于TRUST检验,由此看出,ELISA检验更适用于临床检验梅毒。

  • 标签: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吉妮、元宫、T三种节育器的避孕效果比较及不良反应。方法分别选取放置吉妮、元宫、T三种节育器的妇女174例,182例,177例,对其避孕效果、带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放置节育器6个月、12个月以及24个月后B、C两组妇女带器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而继续使用率则明显低于A组;且在不同时间段C组妇女带器妊娠率、节育器脱落率、因症取出率均明显高于B组,而继续使用率则明显低于B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此作为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我们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本着知情选择的原则协助患者选择最适合的节育器。

  • 标签: 吉妮型 T型 元宫型节育器 效果比较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胚胎大脑后动脉是willis环的一种常见的变异,是指大脑后动脉的血液供应完全或绝大部分来自同侧颈内动脉。它的存不仅使颈内动脉的供血范围增大,而且使得前后循环的软脑膜支不能吻合。胚胎大脑后动脉与后循环缺血、颅内动脉瘤,偏头痛及脑白质变性等许多疾病相关,本文将对其综述。

  • 标签: willis环 胚胎 大脑后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本院疼痛专科门诊的742例患者中,颈椎病76例,占疼痛门诊病人的10.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在颈椎病变局部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对神经根与椎动脉颈椎病导致的疼痛、肢体麻木和昏晕等症,收到了相当显著的治疗效果。结论采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混合液局部注射治疗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病 治疗 曲安奈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Ⅲ肺结核病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应用巩固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收治的200例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首先选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异烟肼及吡嗪酰胺药物进行强化期治疗2个月,而后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每周1次利福喷丁,外加每周2次异烟肼;对照组(B组)每天应用1次利福平、异烟肼,以6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在痰培养、结核病灶及胸水吸收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肝功能损害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Ⅲ肺结核合并Ⅳ肺结核患者实施每周1次的巩固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疗效,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轻毒副作用。

  • 标签: Ⅲ型肺结核合并Ⅳ型肺结核 巩固化疗 利福平 痰培养 肝功能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D飞玛Y留置针与德国贝朗直留置针在手术患者静脉输液中应用的输液速度以及探讨各型留置针的术中管理。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使用Y留置针组和直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同种型号下穿刺疼痛程度,输液速度。结果两组各型留置针输液速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德国贝朗直留置针比BD飞玛Y留置针的输液速度更能满足因麻醉前诱导期以及腰麻时迅速补充全身血容量,而且术中更为方便安全的管理,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术中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胆总管探查术后42例患者T管引流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42例患者均如期拔除引流管,患者状态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T管引流的护理方法探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效果。

  • 标签: T型管引流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