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组织中因含较多脂肪,在冰冻制片过程中极易脱片,本文重点就乳腺组织冰冻制片的经验进行浅析总结。方法以乳腺组织的取材包埋、切片、固定及染色等过程为要点,对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浅析,并重点总结应对措施。结果及结论按本文之经验方法制作的乳腺快速冰冻切片,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脱片概率,并能保持乳腺组织结构的完整性,胞核胞浆等染色清晰、对比度良好,同时切片平整、无组织重叠等,能较好的满足临床病理诊断的要求。

  • 标签: 冰冻切片 乳腺组织 病理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进痰制片方法,提高痰制片质量,提高病理诊断质量。方法收集本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100例痰标本用一步离心法制片。结果使用一步离心涂片方法制片的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涂片的方法。100例痰液标本用传统涂片方法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检出1例有癌细胞。而采用一步离心涂制片方法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检出3例有癌细胞。所有检出癌细胞的病例通过活检,组织HE制片,病理诊断均诊断为癌。结论使用一步法离心涂片制作的痰液制片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涂片制片方法。

  • 标签: 一步法离心制片 脱落细胞病理诊断 HE制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缩短快速冰冻切片制片时机的新方法。方法以一次性刀片、恒温冷冻切片机对30例患者手术切除的新鲜组织标本进行切片取材,每例患者均以常规冰冻切片方法取2片病理切片,分别作为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实验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对照切片制片时梯度酒精固定,自来水返蓝;观察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制片时间,镜下比对实验切片和对照切片的细胞表现。结果实验切片制作时间(7min)明显短于对照切片制作时间(22min)。镜下观察,实验切片的细胞结构和形态比较完整,特别是甲状腺癌的细胞成分和病变结构显示清晰,对照切片则对比度较差,细胞核表现不佳。结论冰冻切片制片时以甲醇、甲醛混合液固定,碱性水返蓝能显著缩短制片时间,提高部分切片染色质量,有助于病理诊断快速准确的完成。

  • 标签: 冰冻切片 制片时间 固定方法 染色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Y透明剂在临床病理组织切片制作中的应用。方法用Y透明剂和二甲苯分别制作组织切片、经HE、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比较实验效果。结果用Y透明剂制作的组织切片效果优于二甲苯。结论Y透明剂可以完全替代二甲苯。

  • 标签: Y 透明剂 二甲苯 毒性 病理制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HE染色制片步骤以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就诊病患石蜡切片150例为研究样本。依照最新质量控制方法,完成病理HE切片。结果使用标准流程,对150份病理切片进行快速染色,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病理染色质量和操作环节存在一定关联性,医疗技术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应严格依照检验流程,完成工作,制作出质量合格的切片,进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依据。

  • 标签: 病理HE染色 切片制作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液在制备液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液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液)所制液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液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液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液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在宫颈脱落细胞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以寻求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最好方法。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行传统涂片的4513例和3777例行液基薄层细胞制片的体检人群的结果进行比较。细胞学诊断采用TBS(theBethesdasystem)分类诊断系统。结果液基层细胞学在良性改变和正常、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的鳞状上皮细胞(ASCUS,atypicalsquamouscellsofundeterminedsignificance)、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low-gradesquamousintraepitheliallesion)及以上病变的诊断方面优于传统涂片,对微生物的总体检出率不如传统涂片,但对滴虫、人类乳头瘤病毒(HPV,humanpapillomavirus)和疱疹病毒(HSV,Herpesvirushominis)的检测方面优于传统涂片。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在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上优于传统涂片。

  • 标签: 传统涂片 液基薄层细胞学 TBS分类诊断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S切片染色套液与常规染色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作用与效果,为病理制片寻找更为环保、健康的制片方法。方法收集2000例病理切片标本,分成2组,每组1000例,分别用GS切片染色套液和常规染色液行H-E染色,观察制片效果。结果使用GS切片染色套液和常规染色液制出的切片按照H-E染色质量评定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环境中,使用常规染色液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结论GS切片染色套液可以代替常规染色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

  • 标签: GS染色套液 常规染色液 二甲苯 染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病理科近三年来四万多张常规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的方法。方法通过工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总结改进一提高常规石蜡切片质量。结果提高了常规石蜡切片的质量,保证了病理常规诊断的顺利进行。结论通过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总结改进,提高了病理技术员的业务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设备制造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识别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毒物、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各项检测结果合格率均为100%,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各项要求。结论该建设项目针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和强度,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机床油漆车间中,直流式空调系统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够节约电力资源还能够给环保做出很大的贡献,确保工人的生命健康。本文主要通过例子的探讨来对机床油漆车间的直流空调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了几个需要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希望能够达到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

  • 标签: 油漆车间 直流式空调系统 分区 分层空调 送风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氧化二砷作业工人早期健康损害特点及职业性慢性砷中毒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某砒霜接触三氧化二砷作业的14名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项目有内科常规检查、皮肤科检查、未稍神经、肌力、腱反射、尿砷、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等。结果14名砷作业工人尿砷全部超过当地正常参考值,皮肤瘙痒3例(21.4%),典型皮肤损害8例(57.1%),其中色素沉着和色素脱失6例,角化过度2例,肝功能异常3例(21.4%),心肌酶异常8例(57.1%),有8例符合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诊断。结论接砷作业工人尿砷明显增高,可作为职业性砷中毒诊断的参考指标;主要出现皮肤损害,其次为心肌损害,肝功能损害则较少,建议将心肌酶检查列入砷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体检项目。

  • 标签: 三氧化二砷 慢性砷中毒 尿砷 心肌损害 皮肤损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作为调查手段,检测某蓄电池工作场所空气的铅和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含量,推论蓄电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2012连续四年,每年对该厂铅作业场所(车间)空气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作业场所空气铅烟(尘)浓度平均合格率仅33.5%;工人血铅合格率仅65.0%,工作年限越长的血铅合格率越低。结论该厂作业场所铅危害较为严重,提示工厂管理层必须改善生产环境,加强对工厂工人的职业危害安全教育,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职业安全监督,努力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工人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低浓度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免疫功能及白细胞(WBC)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市某一家具作为调查点,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该企业装配、涂装和包装岗位工作场所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检测与评价,选取96名工作年限大于两年的苯系物接触工人和83名非苯系物接触人员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通过检测作业工人血WBC、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lgM)和补体C3、C4含量了解苯系物接触工人的健康损害情况。数据处理两组均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作业环境中苯、甲苯、二甲苯、超标率分别为72.1%、37.3%、16.5%;家具作业工人WBC、血清IgG、IgA、lgM和补体C3、C4均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具作业场所苯系物污染较为严重,对作业人群的免疫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苯系物 作业工人 免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