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俯卧矫正枕后与枕横转至枕前的矫正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妇产科收治的枕后和枕横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患者62例采用自由体位,观察组患者62例通过侧俯卧指导改变孕妇的体位来纠正胎儿的胎位,对比两组患者的胎位纠正情况和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胎位矫正率为72.58%,对照组产妇的胎位异常的矫正率为54.84%,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2.90%,对照组剖宫产率为40.32%,观察组产妇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枕后和枕横的产妇来说采用侧俯卧合理的指导方式能有效的纠正其胎方位,减少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因此非常值得临床分娩中推荐使用。

  • 标签: 侧俯卧位 枕横位 校正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卧分娩对盆底功能发生的相关变化及恢复情况。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进行产前检查的107例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平卧分娩组(55例),实验组采用俯卧分娩组(52例);分别于产前38周及产后1周行各项检查。结果两组妊娠晚期盆底各项目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U-PCL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1周SUI发生率及提肛肌、内外扩约肌损伤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1周LH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平卧分娩相比,俯卧分娩会阴的损伤率下降,对盆底的影响更小。

  • 标签: 卧位分娩 骨盆低 盆底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理查房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方法应用“三体”即护士、医生、病人或病人家属共同参与进行护理查房与传统查房模式进行比较。结果三体模式护理查房在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力,判断性思维能力,患者满意度及医护协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查房模式,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体”查房模式是种较好的,值得临床推广的查房方法。

  • 标签: 护理查房 三位一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宁南县2013年至2016年期间开展三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比2009年至2012年宁南县结核病控制效果,进而分析三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结果三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开展后,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明显提高,结核病患者转诊率、转诊到位率、患者系统管理率、治愈率、家属筛查率、TB/HIV检测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能积极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提高患者转诊率,效果显著。

  • 标签: 三位一体 结核病 防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收对掌固定治疗第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该法治疗骨折,1组进行外展位复位治疗;并对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经过内收对掌复位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内收对掌固定治疗第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 标签: 第一掌骨基底部 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斑转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45例高度近视和黄斑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血管造影部分的实际面积和最小距离和角度患者。结果黄斑部的实际面积经手术治疗,效果得到良好发展。结论视网膜的转方向是影响手术的重要因素,手术治疗同时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术后的恶性发生。

  • 标签: 黄斑 手术治疗 视网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侧腹卧联合徒手复位在处理头难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05月01日至2015年04月30日产科收治的头难产患者122例,随机选取62例为分析组,剩余6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侧腹卧的方法纠正头难产,分析组在实施侧腹卧的同时联合徒手复位的方法纠正头难产,观察两组的分娩情况,比较分娩的成功率。结果对照组和分析组分娩成功率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腹卧联合徒手复位在处理头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纠正持续性枕后、持续性枕横,提高分娩质量和分娩成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侧腹卧位 徒手复位 头部难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地区肺结核“三体”防治工作模式。将结核病诊断治疗职能从疾控中心剥离,由定点医院负责诊治,疾控中心负责规划管理和评估,乡镇卫生院负责患者的转诊与追踪,服药督导。变原来的疾控中心单打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各司其职,共同开展结核病防治(简称“三体”)。方法应用描述性分析研究,选择2013年旧模式下的工作和2014年推行“三体”后的工作作对比。结果2013年可疑者就诊低于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患者从发病到确诊延误率34.55%降低到2014年从发病到确诊延误率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体”更好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解决疾控机构缺少临床执业医师,解决机构人员资质不合法的问题,从而使结核病防治工作模式在探索中优化。

  • 标签: 肺结核病 预防与控制 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海门市三体结核防治管理体系建设现状,探索结核病控制的保障措施。方法对2012年海门市县、乡、村三级结核病防治体系现状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海门市设置结核病定点诊治医院所,结核病控制管理机构所,承担结核病防治职能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分别为13个和299个,专职结防人员6名,兼职防治人员658人。结论海门市构建了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规划协调、市人民医院负责确诊收治、非定点医疗机构与镇村医疗机构分别负责初筛转诊和患者管理为主要职能的结核病防治三体管理体系。医防合作需进步加强。

  • 标签: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泉港区结核病“三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运作机制和成效。方法对泉港区“三体”新模式建立前后的结核病防治成效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施新模式后医疗机构转诊到位率增加了12.45%;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发现减少了8.33%,新涂阳病人治愈率74.19%。结论落实结核病防治经费和人员投入的财政补偿,加强综合医院的监管和考核,提高结核门诊医生的业务能力,是顺利实施“三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的关键问题。

  • 标签: 结核病 三位一体 防治模式 泉港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分娩方式对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以利提高产科质量,减少围生儿病死率。方法分析231例臀孕产妇选择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结果选择剖宫产分娩的孕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阴道分娩(P<0.01),且围生儿病死率也较低(P<0.01),结论臀分娩选择剖宫产方式可降低孕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也可明显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因此,臀分娩选择剖宫产时,指证应适当放宽。

  • 标签: 臀位 分娩方式 围产儿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难产的鉴别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6月~2011年6月64例初产妇头难产,观察其临床表现及分娩结局。结果本组64例头难产中,剖宫产63例,其中巨大儿、骨盆异常所致的头盆不称28例,占43.8%。活跃期延长或停滞,伴持续性枕横或枕后,胎头下降受阻35例,占54.7%。胎吸助产1例,占1.6%。结论发现产程异常时及时处理,可降低母儿不良预后。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分娩三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难产患者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31例头难产孕妇,对其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31例头难产孕妇有部分实施剖宫产,部分实施阴道助产;导致出现头难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持续性枕后、枕横;头难产的出现会导致孕妇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问题。结论头难产发病率般较高,导致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并且很复杂,需要早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止。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难产的处理方法,降低头难产率,提高产科工作质量。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2013年2月年间245例头难产的原因,临床表现,总结难产的处理方法。结果头难产是产科常见而又十分重要的问题,尽早发现难产的原因,及时处理,能降低头难产率及剖宫产率。结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因素是决定分娩的四大因素,正确处理胎头与骨盆的关系是处理头难产的关键,可以减少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程图 胎头吸引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截石斜卧与侧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方法64例肾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均分为对照组(侧卧)、实验组(截石斜卧),对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其中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结石清除率及术中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截石斜卧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术中情况及患者舒适度明显优于侧卧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肾镜取石术 截石斜卧位 侧卧位
  • 简介:摘要臀牵引术又叫臀阴道助产术。首先臀先露分娩者大多需要分娩,个别因胎儿或母体情况需行臀牵引术。臀牵引术指胎儿全部由人工牵引娩出者;而臀助娩术指胎儿脐以下部分自然娩出,而脐以上部分经人工牵引娩出者。首先叙述臀牵引术。我院从2011年4月~2011年8月使用臀牵引术助产42例均收到满意效果。将操作方法及术中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臀围 牵引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难产剖宫产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头难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头难产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予以观察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对比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口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三种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开大小于6cm时为处理头难产的最佳时机,行剖宫产时能降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时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变难产为顺产。方法常规外阴、阴道消毒,导尿,术者在宫缩间歇期手握胎头上托旋转胎头成枕前,宫缩时嘱产妇屏气向下用力,同时助手从腹部配合同方向推移胎儿背部,胎头下降不再回转时再慢慢松手。结果徒手旋转胎头术38例,成功30例,成功率78.94%;失败8例,失败率21.06%。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8分26例,4~7分4例。结论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扩张6~7cm,徒手旋转胎头成枕前,变难产为顺产。

  • 标签: 徒手旋转 处理 头位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