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中学心理健康家庭因素。方法2013年8月~2015年7月,我院随机采访了60例中学,围绕3种家庭教育方式及父母行为,总结影响中学心理健康家庭因素。结果据本次研究显示,经体罚式教育孩子19例,孩子表现为社交恐惧、自卑、怯懦、冷漠,无责任感;经娇惯式教育孩子28例,孩子表现为依赖、叛逆心理,虚荣自私,好逸恶劳;13例经民主式教育,孩子表现为宽以待人,谦逊礼让,无恃宠若娇等不良习惯。结论父母自身行为及其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关乎孩子心理健康,因此,父母应规范自身行为,加强自身修养,并且在其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时,应采取民主式家庭教育,便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 标签: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
  • 简介:摘要健康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主题。幼儿心理健康是指幼儿心理发展健全,能正常对待外界各种变化,从情绪到内心能适应并能及时调整。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幼儿园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奠基阶段,它不仅是为小学阶段学习生活做好准备,更重要是为他们一生发展、成长打好基础。

  • 标签: 幼儿 心理健康 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中学的确切定义指的是接受中等教育学生,年龄一般为11-19岁左右,由初中生和高中生组成。一生里,生理和心理发展速度是相对平衡,但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有一个特殊阶段—中学阶段。学生一旦进入到中学阶段,在生理方面发育是非常迅速,但在心理方面却是相当缓慢,并且也是一个容易进入误区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是处于一个不饱和状态,两者不能达到平衡,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中学心理健康问题就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问题了。我们要用正确引导带着中学走向健康

  • 标签: 中学生 不健康心理表现 正确引导
  • 简介:摘要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时期,加之社会环境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总结了一些在实践收到良好效果方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 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知识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原则,建立全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某医学院校2011级15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1582名被试者具体10个因子,躯体化5人,占0.32%;强迫78人,占4.93%;人际关系敏感81人,占5.12%;抑郁18人,占1.14%;焦虑13人,占O.82%;敌对23人,占1.45%;恐怖10人,占0.63%;偏执23人,占1.39%;精神病性2人,占0.13%。结论医学院校生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殊性,10个因子调查结果得出,心理问题表现在疑病症倾向、学习负担过重,很容易产生消极人生观等心理问题产生与所学专业有一定关系。针对医学生心理问题特点,应遵循知识传授与问题解决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咨询相结合;健康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起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医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伴随着经济压力增加,越来越多农村父母选择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从而导致农村留守子女越来越多。可想而知,关于造成农村留守中学心理问题现状是多种因素导致,比如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程度、学生个人心理素质、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度等。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课改核心内容,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已经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焦点。

  • 标签: 农村 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由于今天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一些其小小年龄本不该接触东西,如成人电视节目中、电子游戏中、广告、家长谈话关于金钱、性、官位、物质享受等等影响,使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出现了不少过去没有的问题。另外,社会上对高学历、高薪酬过分追求热浪正通过急功近利、望子成龙家长冲向幼儿,并对幼儿园教育造成了一定影响。加之社会竞争波及,使幼儿成长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全发展受到负面影响越来越不可忽视。

  • 标签: 幼儿 社会环境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加强对中职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他们整体素质、培养他们良好精神状态、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当前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迫切任务。本文综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标签: 中职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我校15级康复治疗技术班学生《康复心理学》进行为期8周体验式心理康复技巧教学,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对照,看该教学方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结果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抑郁和焦虑都起到改善作用。结论医学院校体验式心理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医学院校 体验式心理教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影响效果。方法选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省某高校大学生200名作为对象,按照各学生学号实施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名学生。对参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育模式,实验组学生则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学生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要显著低于参照组学生量表评分,两组学生数据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轻度、重度焦虑、抑郁患者要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给予患者相应心理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学生心理状况。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焦虑 抑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甲状腺癌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94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调查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其中2015年1月前共接收47例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而对2015年1月后收治47例患者在上述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设置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有明显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评价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为甲状腺癌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医生职业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改善儿科医生心理健康措施。方法随机抽取县级医院儿科医生73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基线测评,测评基础上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相同工作基础上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再于1年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SCL-90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初次SCL-90心理健康测评,儿科医生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得分与常规模分相比要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1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症状、恐怖和偏执因子方面的得分要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仍然高于常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各项得分与常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医生与传统的人群相比,其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加强对儿科医生心理健康干预,对改善儿科医生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SCL-90 心理状况 思想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心理健康干预护理高龄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80例高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确定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给予血液透析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对性心理健康干预护理,以SAS、VAS计分标准对两组患者生理和心理临床结果进行判定,以SF-36生活质量表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判定,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SAS、VAS标准对比及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定均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系统而科学心理健康干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高龄血液透析患者生理和心理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高龄患者 心理健康干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患者病情对护理者身心健康影响。方法挑选112名直接照顾患者并愿意参与研究护理者,通过改良护理者压力量表(MCSI)进行评估。结果112名护理者,12名不符合要求。大多数护理者年龄30-39岁(48%)且为男性(70%)。男性护理者,大多数为儿子。男性护理者没有护理陪护者。压力评分平均分为13.8。性别、年龄、夫妻关系及照顾时间并没有对护理者压力造成很大影响(P=0.64,0.848,0.839,0.110)。男性护理者情绪调节方面有更大挑战(p=0.0075)。单身护理者人生计划上变化巨大(p=0.014),已婚护理者更加包容患者(p=0.0425)。照顾时间延长减轻护理者睡眠障碍(p=0.026)、身体健康(p=0.05)、时间需求(p=0.044)。年迈护理者会感到力不从心。结论发现评估护理者压力主要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预防护理者紧张干预措施,对于维持护理者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卒中患者,护理者,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处于青春期正在发育成长青少年,正经历着生理与心理各方面的急剧变化。青少年时期身心健康是人一生健康基础。如果这一时期出现了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和正确引导和帮助,那就会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好影响。文章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简要梳理,分析了影响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因素,提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 简介:摘要一个人心理健康基本标准包括具有正常智力、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具有坚强意志品质、具有完整与健康的人格等六方面,并介绍了促进心理健康措施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 标签: 健康心理 标准 措施 方法
  • 简介:摘要加强部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不仅是部队现代化建设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每一个官兵健康成长需要,还是提高部队整体作战能力重要措施。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内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简要分析心理健康教育该如何开展下去。

  • 标签: 部队 心理健康教育 官兵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模式探讨。方法对158名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人际信任量表(IT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结果学生在授课之后,焦虑、抑郁程度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降低;人际信任度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提升;叛逆行为表现评分相比较于授课之前有着明显下降。结论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模式有着较为明显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还能提高学生人际关系信任感,减少学生叛逆行为,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心理学课程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