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金属β-内酰胺酶的可靠方法。方法:收集临床分离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菌8株及产IMP-1金属争内酰胺酶标准株一株,分别采用纸片增效法和双纸片协同实验检测金属酶表型,比较其结果。结果和结论:纸片增效法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而纸片协同法是相对可靠的检测金属酶的方法。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金属Β-内酰胺酶 耐药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对人精子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与精子功能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8例生育力正常男性精液标本,其中10例制备获能精子,8例制备非获能精子.将获能精子和非获能精子分别用不同浓度的17β-雌二醇(E2)作用,之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前后精子内荧光强度值的变化以反应E2对[Ca^2+]i的影响.结果:一定浓度的17β-雌二醇可引起正常人获能精子[Ca^2+]i显著升高,17β-雌二醇对非获能精子[Ca^2+]i无明显影响.结论:雌激素可通过诱导[Ca^2+]i升高而激活人精子,该激活作用可能与精子的功能状态有关.

  • 标签: 雌激素 人精子 顶体反应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2007年1月--2008年6月200株铜绿假单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结果:200株铜绿假单菌主要来自痰液(85%),其次来自分泌物(9.0%),在临床各病区分布情况:重症监护室(ICU)23.0%(46/200)、脑外科22.0%(44/200)、呼吸科,19.5%(39/200)、急诊科6%(12/200)、神内科5.0%(10/200)、肿瘤科4.5%(9/200)、烧伤科4.0%(8/200)、西骨科3.5%(7/200)、其他科与肾内科等12.5%(25/200)。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抗菌药物活性较好的仅有阿米卡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4.5%、24.I%。耐药率较高的是哌拉西林、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氨曲南、妥布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70.1%、68.5%、61.0%、60.2%、57.8%、56.2%、55.3%、54.7%。结论:铜绿假单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铜绿假单菌耐药性监控和药敏试验分析,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 简介:1、头孢三嗪在20μg/ml(10MIC)时显著而迅速地抑制~3HDAP参入大肠肝菌DAP营养缺陷型菌株。2、头孢三嗪对~3H亮氨酸参入绿脓杆菌10118无明显影响,参入率均在88%以上,且不受药物浓度的影响。妥布拉毒素对3H亮氨酸参入绿脓杆菌10118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增加呈三相

  • 标签: 三嗪妥 合成影响 壁蛋白质
  • 简介:目的:通过对TNF及铜绿假单菌(PAO1)刺激肺上皮细胞株(A549)表达浆蛋白NOD2的研究,进一步了解NOD2在机体天然免疫病原体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呼吸道肺癌上皮细胞株A549,以TNF、铜绿假单菌PAOI刺激细胞,并以未刺激组做对照,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浆蛋白NOD2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未刺激组比较,TNF、铜绿假单菌PAO1都能够上调A549细胞NOD2蛋白的表达.结论:TNFα与铜绿假单菌PAO1刺激能增强A549细胞浆蛋白NOD2的表达,提示细胞内受体NOD2在呼吸道天然免疫病原体识别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呼吸道上皮细胞 天然免疫 NOD2 铜绿假单胞菌 呼吸道上皮 TNFα
  • 简介: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菌活菌与人呼吸道上皮细胞的相互关系,细菌对呼吸道上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PAO1及ATCC27853两株铜绿假单菌,在体外与培养的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49及无血清培养的人支气管上皮原代细胞相互作用,收集细胞培养上清,ELISA检测上清IL-8浓度.结果:两株绿脓杆菌均能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IL-8分泌增加,在细菌刺激下,A549细胞IL-8分泌比对照高出5倍(P<0.05),原代上皮细胞IL-8分泌比对照高出8倍(P<0.05).结论:铜绿假单菌呼吸道感染的过程中,细菌与上皮细胞的直接作用可能是呼吸道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铜绿假单菌刺激上皮细胞炎症的分子机制和信号传导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呼吸道上皮细胞 铜绿假单胞菌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对感觉信息的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神经计算过程.外界复杂的感觉信息决定了中枢神经元反应的多样性.哺乳动物对听觉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有限的听神经传入通路,其中中脑下丘(inferiorcolliculus,IC)在声信号的加工处理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对声信号的整合和编码.

  • 标签: 下丘神经元 理中 听觉 中枢神经系统 感觉信息 神经元反应
  • 简介:目的:探索果蝇脑神经胰蛋白酶急性分离的新方法.方法:解剖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组织,用胰蛋白酶化学消化并辅以机械微振荡法分离制备单个细胞,用果蝇细胞培养液适当孵育.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分类,结合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其电生理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该方法成功制备出三类大小和形态各异、活性较好的果蝇脑神经,未见神经胶质细胞;以三型细胞为电生理学研究对象,记录到五种类型的全细胞外向钾电流.结论:我们建立的果蝇晚三龄幼虫脑细胞急性分离方法简便易行,稳定可靠.

  • 标签: 果蝇 神经元 急性分离 膜片钳
  • 简介:目的:研究神经电生理检查在运动神经病(MND)中的应用比较.方法:分别对50例MND患者进行4个区域的共8块肌肉肌电图(EMG)分析,四肢的磁运动诱发电位(MEP),上肢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F波检查,在双侧腓肠肌记录H波,四肢神经传导速度(NCV)被测定,并与健康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MND组中EMG失神经电位65.0%,轻力时限增宽62.5%,振幅增高52.8%,大力单纯或单混相60.0%;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延长71.5%;F波出波率下降24.7%,F波增高26.0%;H波增高25.0%;复合运动神经动作电位(CMAP)降低27.3%,运动神经传导(MCV)减慢2.5%,感觉神经传导(SCV)减慢0.6%,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降低2.0%.结论:EMG对MND患者下运动神经损害有定位诊断价值;MEP对MND患者上运动神经损害有诊断价值;F波、H波对MND患者上下神经神经损害定位有补充诊断价值,可作为损伤程度的评价标准;NCV测定帮助鉴别诊断.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目的:探讨咬肌EMG检测在运动神经病(MN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MND患者均进行常规EMG检测,包括上肢、下肢、胸锁乳突肌及咬肌,测定自发电位,轻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MUP)的多相波、时限及波幅,募集相。比较患者咬肌EMG与胸锁乳突肌EMG相关性及差异。结果:咬肌EMG病变程度与胸锁乳突肌EMG比较,自发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时限和波幅异常表现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多相波、募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时限增宽幅度分别为66.44%、58.88%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ND患者咬肌EMG检查所见异常表现与胸锁乳突肌EMG检测的异常表现具有可比性,在MND患者伴有颈椎病,尤其是患有高颈段颈椎病时,进行咬肌EMG的检查更具有鉴别诊断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运动神经元病 咬肌 胸锁乳突肌 肌电图
  • 简介:该机是由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河北省电子技术研究所协作研制的一种新型的心肺脑复苏设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该机电脑自动控制,当病人心脏骤停时,可自动进行按压抢救,并可呼救,亦可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等监护。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该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抢救设备,在1991年河北省科委、卫生厅和省医药总公司组织的鉴定会上,受到一致的肯定和好评,在国内外居领先水平。该机已被评为河北省科技成果,并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大会成果奖。

  • 标签: 胸外心脏按压机 监护系统 自动控制 电脑 电动 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