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报告10例脑梗塞同向盲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认为在急性脑血管病变、脑梗塞引起的同向盲患者,VEP是具有一定意义的辅助检查。

  • 标签: 脑梗塞 同向偏盲 视觉诱发电位(VEP)
  • 简介: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并采用Grant氏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预测准确率是:重型组为86.4%,中型组为87.5%,轻型组为100%;而GCS评估的分别为59.1%,83.3%,100%。在重型组中EEG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P<0.05),在中、轻型组,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EEG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EEG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脑电图 二分法变量评分 颅脑损伤 预后
  • 简介:近数十年来,真前感染患者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新抗真菌药物也大批涌现,耐药菌株在临床上亦时有发生。因此,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成为临床实验室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然而,与抗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有所不同,在国内外至今尚未有一个规范的标准测试方法可被公众接受,这可能与真菌本身生长缓慢,体积大又具厚的胞壁等有关。1992年,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抗真菌药物组首先提出一个初步方案,规定了有关酵母样菌的抗菌药物敏感

  • 标签: 药物敏感试验 抗真菌药物 培养基 分生孢子 灭菌蒸馏水 二性霉素B
  • 简介:毅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神经病学和神经电生理学专家,生前曾任我杂志副主编、顾问,白毅教授为我杂志的提高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我杂志的重大损失,对白毅教授生前对我杂志的巨大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白毅教授的逝去表示沉痛的哀悼!

  • 标签: 杂志 主编 神经电生理学 神经病学 重大损失
  • 简介:本文在气管螺旋条基础上加以改进,根据气管平滑肌的分布特点,在横行平滑肌丰富的气管背面软骨环缺口处每隔3~4个软骨环行一横切,切口长约为气管周径的1/3。在气管腹面及两侧面斜切,斜切口与相邻两横切口相连成,“Z”形,制成“Z”形气管条。本法简单易行,减少切断横行平滑肌,增加了肌条收缩反应幅度。机械—电换能器与道生理记录仪相连。在换能器上负重,记录曲线上升高度可根据校对电压换算成相应电压值,制成重量—电压关系曲线。将制成的“Z”形气管条一端固定于盛有克—亨氏(Krebs—Henseleit)营养液的器官浴槽中的通气管弯头上,另一端与换能器弹性应变梁相连。肌条收缩时产生主动张力拉动弹性应变梁。主动张力大小可根据描记曲线的高度和重量—电压关系曲线换算成重量来定量表示。

  • 标签: 气管条 主动张力 定量记录重量—电压关系曲线
  • 简介:1、本实验做了DccNa和TCCA对小鼠、大鼠、幼鱼、兔等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DccNa和TCCA一次口服给药对小鼠、大鼠、兔等动物的影响较小。小鼠口服的LD50为1309mg/kg,属于基本无毒物。DccNa500mg/kg一次给药对兔的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的影响。故该产品对高等动物是比较安完的用于饮水和餐具的消毒,对人体是不会出现

  • 标签: 三氯异氰酸 二氯异氰尿酸钠毒性 作用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在早期腕管综合症(CTS)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临床体征、症状符合腕管综合症(CTS)患者进行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对符合神经电生理腕管诊断正常的患者(即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期DML≤4.5)加做环指刺激、拇指刺激、掌到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掌刺激).结果: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三种诊断方法中,掌刺激敏感度为67%(结合样本量大的相关专业文献中得出的统计数据为敏感度高达100%),远高于环指刺激55%和拇指刺激36%.结论:CTS患者正中神经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损伤由卡压处开始逐步向神经末梢发展,累及正中神经神经末梢,直至重度CTS,导致SNAP消失.腕-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在腕管早期诊断往往非常敏感,掌刺激中的掌腕SCV低于41.8m/s考虑诊断为轻度CTS,在患者出现CTS症状,但常规法无法鉴别时,可加做掌刺激作为常规鉴别诊断.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正中神经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我校十余年来一直坚持组织学员开展第课堂活动,从总体效果看,这一活动是较为成功的。通过丰富多彩的第课堂活动,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基础扎实、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学员,他们中的不少人已成为我校师资骨干。但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潮面前,现在的第课堂活动在各方面已显示出诸多不足。科学分析和研究第课堂活动成功经验和薄弱环节是制定各项针对性措施的基本前提,本文拟初步分析学员第课堂活动的基本现状,并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体会,提出对这一问题的建议。

  • 标签: 第二课堂活动 学员素质 学员队 深入开展 应试教育 教研室
  • 简介:目的:探讨巯丙磺钠(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复制大鼠4-动脉阻断模型,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水份和钙含量变化及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Na-DMPS脑室内给药(icv)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脑缺血20min,再灌注60min,可造成脑水份,钙含量明显增加,组织形态学检查亦见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前20minicvNa-DMPS900μg·kg-1,能显著降低脑水份和钙含量,逆转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Na-DMP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二巯丙磺钠 大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超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半胱氨酶-3(Caspase-3)在乙酰脱水卫矛醇(diacetyldianhydrogalactitol,DADAG)诱导小鼠白血病L1210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MTT观察DADAG对L1210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试剂盒测定细胞内Caspase-3的酶活性。结果:DADAG对L1210细胞有较强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其IC50值为24.6mg/L;DADAG可诱导L1210细胞发生凋亡及时间依赖性地升高Caspase-3酶活性。结论:Caspase-3在DADAG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L1210细胞 凋亡 半胱氨酶-3 CASPASE-3活性 Caspase-3酶活性
  • 简介:目的: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了“W2H2”思维网络模式进行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W2H2思维网络 病理生理学 教学
  • 简介:果糖磷酸钠镁(Sodiummagnesiumfructosediphosphata)系1.6-磷酸果糖的镁盐产品,其药理作用具有镁离子(Mg2+)作用特点,又具有1,6-磷酸果糖的药效.因此,现将其一般药理及对心血管的研究简报如下.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镁盐 药理作用 心血管疾病 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1,25-羟维生素D3[1,25-(OH)2D3]对连续多次小剂量链脲菌素(themultiplelowdosestreptozotocin,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小鼠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初探.方法:小鼠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与糖尿病组等容量柠檬酸盐缓冲液;糖尿病组: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以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为成模标准;预防组:先隔日腹腔注射1,25-(OH)2D3(5μg·kg^-1),共15次,然后再连续5天腹腔注射STZ(40mg·kg^-1).实验结束后各组动物处死收集血清并采集胰腺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MLDS诱发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模型在第四周基本建成.MLDS使小鼠血糖、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下调;预防组小鼠注射STZ前给予1,25-(OH)2D3有明显降血糖和上调血清胰岛素水平作用,同时抑制血清及胰腺iNOS活性,与糖尿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25-(OH)2D3可有效预防MLDS诱导的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该效应可能与1,25-(OH)2D3抑制iNOS活性有关.

  • 标签: 1 25-(OH)2D3 链脲菌素 1型糖尿病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研究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接受治疗的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人。单用组单纯以月经来潮第5-10d口服5mg·d-1来曲唑;联用组以月经来潮当天口服甲双胍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3月后,开始加用来曲唑,方法同单用组治疗方案。比较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差异以及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和卵泡生长时间的数据。结果:相比单用组,联用组可获得更高妊娠率(P〈0.05);联用组在甲双胍治疗后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改善更显著,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更多,卵泡生长时间更短(P〈0.05)。但是两组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相似(P〉0.05);联用组甲双胍治疗前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相似(P〉0.05)。结论: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促进排卵,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临床效果
  • 简介:高血压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是脑卒中的高危因素之一.本文收集了46例高血压患者的脑电图资料,现分析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本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38-62岁(平均5l岁)均属原发性高血压,病程≥5-10年10例,11-20年14例,>20年22例.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脑电图分析 常见 高血压动脉硬化 高血压病 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讨癫痫、急性病毒性脑炎、热性惊厥(FC)与脑电图(EEG)关系。方法:记录166例8个月至6岁患儿EEG。结果:首次EEG异常率达90%,三天后复查EEG异常率达60%,在出现癫痫症状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的EEG描记中,以低至中波幅慢波增多,呈弥散性或局限性异常者居多,出现癫痫样放电占50%,由热性惊厥引起的EEG变化,三天后复查EEG大都好转,部分患儿多次EEG检查出现发作性尖波,6岁后发热引起惊厥的患儿,最后诊断为癫痫。结论:在小儿发热引起的惊厥中,EEG的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了解脑功能状况、排除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 标签: 脑炎 癫痫 热性惊厥 脑电图
  • 简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内分泌代谢疾病。临床上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以及尿糖阳性,血糖升高。由于糖,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全身血管广泛的病变,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我们应用TCD技术,对87例糖尿病患者的颅内动脉进行了检测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TCD检测 血流速度 糖尿病患者 颅内动脉 神经电生理 异常率
  • 简介:室性早搏(以下简室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要判断系功能性或器质性,有时殊不易。本文通过分析80例室早在心电图上的起源部位、频率、时限、电压、切迹的变化,结合临床资料探讨功能性与器质性室早在心电图上的表现。

  • 标签: 室性早搏 功能性室早 器质性室早
  • 简介:目的:探讨耍儿痉挛脑电图的临床意义及变异类型。方法:结合临床分析80例婴儿痉挛患者的脑电图。结果:80例患儿的脑电图72例异常,其中典型高度节律紊乱39例(39/80),变异型高度节律紊乱32例(32/80),局限性异常5例(5/80),异常率占90%(72/80)。结论:脑电图对耍儿痉挛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电图 高度节律紊乱 婴儿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