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荷电材料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正电性荷电材料表面带有较强的正电荷,对负电性的细菌、病毒和细菌内毒素有较强的亲和作用。本文介绍了将纤维、颗粒、微孔滤膜及深层滤器等各种形式的荷电材料用于纯水与药液除细菌内毒素、血液除菌、败血症治疗以及饮水中病毒浓缩回收等技术,分析了应用前景。

  • 标签: 荷电材料 除菌 除细菌内毒素 病毒浓缩
  • 简介:今年,医疗事故处理法将出台,医疗事故发生后,医院及患者都将有法可循,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将得到缓解。

  • 标签: 医疗事故处理法 卫生部 医患关系
  • 简介:2009年8月4日,卫生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关于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的通知,继续落实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工作。《意见》表示,建立电子病历是为保证健康档案"数出有源",以实现医疗过程监管,须记录医疗机构历次就诊所发生的医疗费用摘要信息等内容,从而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 标签: 电子病历 医疗费用 看病难 卫生部 病历记录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 简介:目的 为介入手术者提供安全保障。方法 模拟介入手术条件,测量不同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结果 提出了符合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的综合防护措施。结论 这些防护措施能确保介入手术者的辐射安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介入放射学 X射线装置 辐射防护
  • 简介:本文简述了生物材料和医用装置的生物评价项目选择以及生物评价方法,并对生物评价的意义和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了概述.

  • 标签: 生物材料 医用装置 生物学评价
  • 简介:据DaySE[NatMed,2007,13(11):1382-1387]报道,利用超极化^13C核磁共振影像和光谱可观察化学药物治疗效果。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原则上所有自旋不为零的核元素都可以用于成像,例如氢(^1H)、碳(^13C)、氮(^14N和^15N)、磷(^31P)等。

  • 标签: 核磁共振影像学 ^13C 治疗效果 化学药物 光谱学 核磁共振成像
  • 简介:依据《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方针政策,针对我国当前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现状,着眼于我国骨科植物材料及器械发展的长远规划,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将召开'2014年全国骨科材料与器械产学研管交流会'。本次交流会立足临床实际需求,融合产--研--管各产业链优势资源,通过各专题会形式充分研讨骨材料与器械国内外前沿科学技术,提炼临床急需解决的共性关键器械问题及解决方案,为我国十三五相关规划的制订建言献策,并展示

  • 标签: 骨修复材料 生物材料学 医疗器械行业 生物医用材料 技术发展规划 产业链优势
  • 简介:目的利用三维重建技术为棘突间撑开的设计、优化、国产化及临床应用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50例志愿者采用连续螺旋CT断层扫描T12~S1,将获得图像导MaterialiseMimics10.01软件,采取轮廓和区域增长分割出腰椎骨组织,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法进行三维表面重建,选择去除椎旁组织的最佳三维角度,由同一名研究者选择适合测量的图像进行测量,测量棘突厚度、棘突长度、棘突间距。各解剖结构连续测量3次,取其均值。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检验。结果①棘突厚度:一般每个腰椎的棘突厚度均前部〉后部〉中部,下缘〉中央〉上缘。但L5较特殊,棘突中部和后部的中央厚,上、下缘薄。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大于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②棘突长度以L3最大,男性:上缘26.62±2.98mm,中央25.59±2.33mm,下缘22.73±2.40mm;女性:上缘23.76±2.47mm,中央24.49±2.48mm,下缘19.70±2.49mm;男女均以L5最小。③棘突间距:男性以L2∕3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9±2.70mm,中部11.15±2.20mm,后部9.35±2.17mm。女性以L1∕2最大,向下依次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前部10.32±2.10mm,中部12.18±2.58mm,后部10.80±2.43mm。男女均以L4∕5最小。结论棘突间距从上向下逐渐减小,前部〉中部〉后部,在矢状面棘突间隙呈前高后矮的楔形。棘突长度以L3最大,L5最小。棘突长度均上缘〉中央〉下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长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长度。棘突厚度前部〉后部〉中部,且下缘〉中央〉上缘。相邻上位腰椎棘突下缘厚度〉下位腰椎棘突上缘厚度。本研究利用三维CT重建技术初步获得了国人腰椎棘突及棘突间隙的解剖参数,为适合国人特点的腰椎棘突间撑开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数据。

  • 标签: 三维重建 腰椎 棘突间 解剖
  • 简介:本文研究了脑脉安冲剂对血液流变的影响。结果表明:脑脉安冲剂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和任何层流速度血液的全血比粘度,对血浆比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也有所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对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押制作用。

  • 标签: 脑脉安冲剂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 简介:据HekstraDR2016年12月15日[Nature,2016,540(7633):400—405.]报道,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的成像技术,可能给科学家们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来揭示蛋白的哪些部分让它们发挥功能。这种新技术是将强电场脉冲应用与时间分辨X射线晶体分析法结合在一起。

  • 标签: 成像技术 解蛋白 地理 芝加哥大学 医学中心 时间分辨
  • 简介:  1引言  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及颌面外科临床对于骨移植和替代物的需求正日趋增加.虽然自体骨仍然是骨缺损重建的最好选择,但是会带来疼痛、不适及局部触痛等潜在的并发症,有限的骨量也难以满足大段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 标签: 现状及进展 玻璃生物学 生物玻璃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及液基薄层细胞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44例;年龄33~64岁,平均年龄47.6岁。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观察细胞病理学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结果78例患者均获取足够的标本,其中73例(93.6%)细胞结果与病理学诊断结果一致,即20例(25.6%)为恶性肿瘤,44例(56.4%)为良性肿瘤,9例(11.5%)为非肿瘤性病变。甲状腺细针穿刺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8.1%。阳性预测值为96.3%。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检查及液基薄层细胞检查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有诊断性的临床应用价值,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总体诊断符合率较好。该方法为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及术式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前确诊手段。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细胞学 液基薄层细胞学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研制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探讨其可行性。方法采集30例正常寰枢椎CT数据,用Mimcs15.0软件三维重建,测量相关解剖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解剖数据设计保留寰枢椎各方向活动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在10具新鲜尸体标本上模拟关节置换术,X-ray及CT检查关节及螺钉位置。结果寰椎侧块中点间距离为(32.53±1.38)mm,侧块中点处高度为(13.48±1.60)mm,椎动脉孔内侧缘间距离为(51.12±2.31)mm,侧块横韧带结节间宽度为(16.23±1.01)mm,前结节至齿状突后缘间距离(18.48±1.77)mm;枢椎:齿状突高度(14.82±1.81)mm,基底部横径(9.53±0.65)mm,前后径(10.91±0.91)mm,椎体高度(19.33±1.77)mm,椎体宽度为(18.19±1.59)mm。人工关节由寰椎部件、枢椎部件及螺钉组成;钢板与骨质贴合好,脊髓未受压,螺钉方向准确;关节置换后寰枢椎的屈伸、侧屈及旋转功能得以保留。结论依据解剖数据设计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匹配性好;寰枢椎在关节置换后不仅能够维持稳定性,还能够保留各方向活动;此关节具有临床置换的可行性。

  • 标签: 寰椎齿状突关节 人工关节 解剖学
  • 简介: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救治时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急危重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济南军区血液净化治疗中心采用CBP紧急救援89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患者接受CBP治疗距发病后的自然时间为"截点",将患者分为:(1)A组(早期治疗)43例,于急性损伤期(发病≤24h)开始CBP治疗。(2)B组(晚期治疗)46例,即在多器官功能损伤期(发病〉24h)开始CBP治疗,分析CBP治疗时机及各种创伤因素对预后的影响。(1)6起89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包括:急性中毒31例、挤压综合症7例、热射病27例、烧伤16例、感染5例和三聚氰胺污染事件3例。经CBP治疗后患者生命特征、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值明显改善,总存活率为78.65%(70/89),病死率为21.35%(19/89),其中A组痊愈率显著高于B组(86.05%vs60.87%,P〈0.05);病死率则明显低于B组(13.95%vs28.26%,P〈0.05)。(2)在各类损伤中,烧伤与传染病病死率最高,其次为挤压综合症、急性中毒和热射病,主要致死原因是并发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CBP不仅是一种技术措施,更是一种治疗思维模式,即强调稳定性、均衡性、持续性地平衡免疫内稳态、改善器官或细胞生存内环境,及早实施可使病变终止于损伤期,避免其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MODS,降低病死率,是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致危重病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血液净化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紧急救援 时机 连续性
  • 简介:通过比较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脑脊液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并对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以寻找肿瘤特异脑脊液蛋白.以脑肿瘤患者和正常人的脑脊液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2DE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后,用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得到肿瘤患者脑脊液蛋白点924个,正常脑组织蛋白点607个,匹配512个,匹配率分别为55.4%和84.3%,去冗余后发现,有35个蛋白点只在脑肿瘤患者脑脊液图谱中出现.肿瘤患者脑脊液和正常对照脑脊液双向电泳图谱有明显差别,但是本实验尚未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质谱鉴定,所以未找出肿瘤特异蛋白.

  • 标签: 脑肿瘤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脑脊液
  • 简介:目的通过CT断层扫描数据的三维重建模型对髋臼后柱形态特点进行解剖测量,为术中钢板成型及髋臼后柱解剖型钢板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111位成人患者(男72例,女39例)骨盆CT数据,测量股骨头直径(D);并分别通过CT断层扫描的三维反求技术重建人体骨盆解剖结构模型,测量髋臼后柱钢板放置路径中髋臼后壁、近端、远端的3段近似圆弧的曲率半径(R。、心和R,),以及反应三段圆弧相对位置关系的髋臼后壁圆弧展角a;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人股骨头直径(D):47.4±3.7mm;其中女性为43.6±2.3mm,男性为49.5±2.5mm。Rl:48.0±7.8mm;&:67.7±13.4mm;R3:9.8±0.4mm。α:51.4°±6.8°。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反应髋臼后柱钢板路径中的R1、R2、R3和a与股骨头直径D和性别均无相关性。R]体现出相对独立性,其尺寸变化范围不大;而&总体上随着Rl增大而增大(线性相关系数R=0.388),而髋臼后壁圆弧展角Q随着R1的增大而降低(线性相关系数R=0.735)。结论髋臼后柱的解剖结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股骨头直径、性别无明显相关性。髋臼后壁的形态决定了髋臼近端以及远端骨盆形态。新型髋臼后柱解剖钢板的应用,能够与髋臼后柱相匹配,缩短术中钢板塑形时间。

  • 标签: 骨盆后柱 CT扫描 三维重建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