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观察氩氦刀冷冻治疗后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membraneantigen,PSMA)动态变化,了解冷冻治疗对前列腺肿瘤细胞杀灭作用,并以期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收集氩氦刀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用ELISA法检测PSA、PSMA水平.结果表明,前列腺肿瘤患者氩氦刀术后血清中PSA、PSMA水平较手术前有一过性上升,随后明显下降.氩氦刀可有效地杀灭前列腺肿瘤细胞,通过PSA、PSMA动态观察可以观察疗效,并及时发现肿瘤复发.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氩氮刀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 简介:分析80例老年前期,98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二组患者平均心率及5次心搏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次心搏最小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差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低于老年前组(P<0.05),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组(P<0.05),提示老年组高血压病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明显,并与心律失常发生有一定关系。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瓣膜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抗凝有关出血是机械瓣替换天然心脏瓣膜后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也是术后主要死亡原因。其发生涉及瓣膜本身血流动力学特性和材料特性、患者罹患疾病状态,以及个体抗凝强度控制水平等多个方面。因此,对不同个体、不同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维持不同抗凝强度,是预防瓣膜相关并发症最重要措施。

  • 标签: 并发症 瓣膜 机械瓣 血栓形成 国际标准化比率 抗凝强度
  • 简介:  组织工程神经是运用组织工程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神经再生生物学特性,以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载体物质与有活性细胞(Schwann细胞等)结合而成具有特定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复合体,用于桥接神经断端,达到引导和促进神经再生目的.……

  • 标签: 中生物 工程化神经 支架材料
  • 简介:目的目前基因治疗方面存在重要问题是缺乏有效基因转运体系可以足量、安全地将治疗基因(无论病毒载体或非病毒载体)运送至体内靶细胞并提高其转染效率,以得到基因高效表达。心血管内基因治疗特殊性还在于很难把基因专一递送至血管组织病灶处而不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提出了一种携带质粒DNA烷基壳聚糖纳米粒血管内支架,可以有效地将质粒DNA递送至血管壁靶细胞并达到了高效转染效果。

  • 标签: 基因支架 基因转运 壳聚糖基因
  • 简介:我国恶性肿瘤在城市地区死亡率居死因第一位,在农村居第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和健康。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多有复发和转移,死亡率居高不下。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肝癌抗原肽研究》(批准号:3930420)基础上,应用所获得肿瘤特异性共有抗原,以纳米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构建新型高效、广谱肿瘤疫苗,期望肿瘤高发人群得到广泛接种,降低肿瘤发病率,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亡率 高发人群 肝癌 抗原肽 肿瘤疫苗
  • 简介:对杂型肝辅助系统进行临床评价旨在了解其安全性和代谢功能.此辅助系统使用500g猪肝细胞另加富集肝细胞进行共同培养.细胞在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使最初细胞三维组织重组达到充分氧合,以使细胞功能达到长期分化.此系统可不必冷冻保存.经动物试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后,由德国卫生权威机构和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了以下人体研究.被列为高危状态A例暴发性肝衰患者经此种杂人工肝辅助成功地过渡到肝脏移植.

  • 标签: 人工肝系统 辅助系统 杂化 安全性 临床评价 冷冻保存
  • 简介: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细胞,存在于许多组织中;肝干细胞在肝脏形成和再生中有重要作用,可以分化为肝细胞、胆管上皮细胞和胰腺上皮细胞等.随着对其特性深入了解,它将代替肝细胞移植和肝脏移植成为治疗器官衰竭一种重要细胞来源,在体外对肝干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和培养扩增,将对肝细胞移植、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等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干细胞 细胞分离 体外培养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经乙状窦后径路行前庭神经切断术(vestibularneurotomy,VNT)控制梅尼埃病眩晕症状中,辅助应用内镜微创技术方法及其减轻术中脑组织压迫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和意义。方法临床观察乙状窦后径路常规VNT(12例)与辅助应用内镜技术VNT(9例)2组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症状控制效果、面神经功能及其听觉和前庭生理功能变化结果。结果常规VNT组患者术后有2例发生脑水肿,需行脱水、降压等处理;平均咱阈上升>15dB者2例;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29.00±9.60)天。辅助应用内镜VNT组术后平均听阈上升>15dB者2例;平衡功能代偿所需时间平均为(28.56±7.91)天。2组术后均未出现面瘫等并发症;术后2年内再发作眩晕,常规手术组有2例(分别发作1次和4次),内镜手术组有1例(发作2次)。结论经乙状窦后径路行VNT是目前普遍采用一种较为方便、安全控制或消除梅尼埃病患者眩晕症状手术方法,同时能保存听觉功能和面神经完整性;手术中辅助应用内镜技术,使该手术操作成为微创和安全,可有效地减轻对脑组织压迫和减少术后脑水肿发生,未出任何由此而导致并发症。

  • 标签: 梅尼埃病 前庭神经切断术 内镜 乙状窦后径路
  • 简介:本文介绍了在AST486微机上利用高速A/D转换电路HAS-1204对单纤维肌电信号进行信号采集,并利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程进行显示分析和处理有关技术

  • 标签: A/D转换 单纤维肌电图 信号采集与处理 软件
  • 简介:为探索有效分离两样品间差异甲基片段方法,以DNMT1(DNAmethyltransferase1,DNMT1)表达抑制前后肝癌细胞系7721-sMT1和7721-pMT1为研究对象,结合消减杂交和磁珠分离方法,在两细胞系全基因组DNA范围内进行扫描差异性甲基片段;将这些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所获38条差异甲基片段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但集中于重复序列、基因启动子区,此特点符合DNA甲基位点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证明消减杂交结合磁珠分离方法,能筛选出两样品间差异甲基片段,该方法建立为筛选肿瘤细胞中特异性差异甲基片段作为肿瘤诊断标志物提供了可能性.

  • 标签: 消减杂交 DNA甲基化 差异甲基化片段 表观遗传学 CPG岛 DNMT
  • 简介: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研究和应用现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纳米技术 药学
  • 简介:通过对快速成型技术原理介绍和对国内外RP技术在人工骨制造过程中研究现状及实际心用描述。探讨快速成型技术(RP)往人工骨制造领域应用价值。提出了此研究领域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证明快速成型技术在人工骨制造领域具有很好发展前景。

  • 标签: 人工骨 快速成型技术 选择性激光烧结
  • 简介:随着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要求很快地设计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时间内制造出产品,进行必要性能测试,征求用户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能投放市场定型产品.

  • 标签: 医学应用 技术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 科学技术 社会需要 性能测试
  • 简介:湖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柯敏教授领导研究小组,近日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发展核壳生物纳米颗粒技术,并申请专利。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前沿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 标签: 核壳生物纳米颗粒 前沿技术 研究 中国 专家 申请
  • 简介: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研究人员经过一年多潜心钻研,目前已经在利用纳米技术治疗破裂骨头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 标签: 新加坡 纳米技术 治疗 裂骨 纳米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