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一种由分枝杆菌(又称结核杆菌)导致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结核的患病率逐年升高。由于患者对此疾病了解甚少,往往谈结核色变,错误的认为所有结核病都具有传染性,因此患者恐惧,焦虑,怕影响身边朋友,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从而大大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结核病防治知晓率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CT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其CT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所收治的70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其中男性病患有37例,女性病患有33例,回顾分析所选取病患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通过分析本次研究里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胸部CT影像学特征,其中多数病患为多叶段受累及,他们的病灶形态中以纵隔淋巴结增大、斑片的影状、结节的影状、斑点的影状、片状影、胸腔积液以及心包积液占多数;像胸壁异常软组织影、空洞以及钙化的现象占少数。结论:在对于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的临床诊疗中,对病患使用胸部CT影像学进行检查,可以对患者的病灶和病变形态作出比较准确的诊断和分析。但是因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的病情通常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在实际的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患的临床诊疗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病患的相关检查和其病理进行结合分析判断,对病患尽可能的进行早期的治疗,尽可能的延长病患的生命。

  • 标签: 胸部CT影像学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与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到2020年5月共计80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临床探究,并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全面性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给予对照组常规性的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实际情况。结果:根据对两组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核心知识与社会知识的探究情况可见,健康素养与患者的防治核心知识和社会知识呈正比,观察组的患者其健康教育的效果更加高效。结论:结核病患者健康素养是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和社会知识之间的中介,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以及社会对患者的支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结核病 健康素养 社会支持 问卷调查 数据说明
  • 简介:摘要:结核病作为当前公共卫生组织密切关注的一项重大卫生问题,传染率高与传播的速度较快是结核病的主要特点,容易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传染风险与生命威胁。因此,当前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需要加强对结核疾病的重点预防与控制。随着近些年我国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巨大提升,但针对结核病防治仍然面临许多挑战与困难,并且传统的预防与控制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群众对生命健康安全的需求,想要直面挑战,就需提升预防与控制技术。对此,本文对结核病的防治现状与面临特点进行分析,着重研究了结核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结核病 防治现状 预防与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宜宾市叙州区二中实验初级中学以及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三所学校中随机抽取279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进行健康教育前结核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结果 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76.70%、92.62%,健康信念在干预前后分别为93.19%、98.30%,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干预前后分别为85.84%%、95.82%,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率有明显提高,干预前和干预后数据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系统的结核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健康教育 学校 结核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护理中实施全程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与本院收治的97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采取常规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全程护理模式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全程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满意度 生活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实施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中共计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初诊为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的371例患者为对象,371例患者均为痰涂片阴性病例,对其全部开展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技术和改良罗氏培养进行诊断。结果 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371例初诊为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通过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技术进行诊断之后,最终有63例患者确诊为分子生物学阳性病例、47例为培养阳性病例。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阳性率比涂片镜检和改良罗氏培养更高。结论 在对肺结核疑似病例或临床病例实施诊断期间,对患者采取实时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检测和交叉引物恒温扩增检测具有比较高的诊断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子生物学技术 结核病 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判断尿激酶对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针对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患者进行研究,40例样本均抽签分组,设置名称为实践组、一般组,组内有20例样本,前者注入尿激酶,后者注入强的松龙,治疗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5月,观察恢复情况,整理有效率。结果:用药前胸膜厚度、蛋白质检验无差异,P>0.05。用药后胸膜厚度、蛋白质检验有差异,在实践组比一般组低,P

  • 标签: 尿激酶 治疗价值 有效性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肝素、尿激酶对结核性胸膜炎者的疗效。方法:研究以结核性胸膜炎者为样本,针对40例患者进行调查,均在2018年1月-2020年5月入选,其中20例行肝素注入,另20例行尿激酶注入,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基础组,评估肺功能及有效性。结果:用药前针对FVC、FEV1/FVC进行检验,与正态分布不符,P>0.05。用药后针对FVC、FEV1/FVC进行检验,与正态分布相符,在基础组比实验组低,P

  • 标签: 尿激酶 疗效对比 肺功能 结核性胸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