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瓣成型环在矫治三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间我院收入的48例行心脏三瓣关闭不全手术患者,借助三瓣成型环对患者进行手术诊断,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三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指标等信息,并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患者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三瓣反流、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心功能分级状态等信息相比有明显差异,术后状态得以明显改善,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三瓣成型环应用于矫治心脏三瓣关闭不全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新功能分级状态以及三瓣反流,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三尖瓣成型环 三尖瓣关闭不全 价值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感染呈逐渐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多重耐药及泛耐药,前者已成为了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患者的恢复效果,临床处了要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外,还需辅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1例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瓣膜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 46例 二瓣膜病患者进行术中超声心动图检查,通过不同切面对瓣膜形态、病变区域、狭窄及返流程度等进行判断,协助外科医师决定手术方式。术后观测瓣膜手术效果。 结果: 46例患者中, 15例行瓣膜成形术, 31例行瓣膜置换术 ,1例复查显示反流量大,重新作瓣膜置换。 结论: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以在二瓣膜病的诊断、评估和手术治疗中提供可靠的依据,指导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减少瓣膜反流大、瓣周漏等术后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 二尖瓣膜病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延续护理在二瓣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在本科室接受二瓣置换术的患者 60例,按照治疗顺序将以上患者分为常规组(前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常规护理)与优化组(后 30例,手术完成后行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SF-36)以及护理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结果:经护理后发现,优化组患者 SF-36中各指标得分均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在二瓣置换术后开展延续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延续护理 二尖瓣置换术 生活质量 SF-36 并发症 作用效果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af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病原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年6月~2019年5月三台县人民医院ICU所有病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细菌356株,其中G+86株(24.1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40.63%,未检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G-270株(75.84%),前四位为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肺炎克雷伯和铜绿假单胞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未检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结论:ICU感染病原以G-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严重。

  • 标签: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群的建立与演变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包括4个关键阶段,即群建立、哺乳、辅食添加、婴儿断奶。在辅食添加时期,添加的食物种类及营养素对婴幼儿肠道正常群的建立与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物营养 辅食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ICU 多重耐药医院感染控制的综合干预效果。 方法 :我院 ICU 病房执行综合感染控制干预多年,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感染管理;于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随机抽取 120 例为观察组,给予综合感染干预,对比两组管理效果。 结果 :经本文研究,对照组 CRAB 32 株( 88.9% ),其他菌株 4 株( 11.1% ),合计 36 株。观察组 CRAB 11 株( 84.6% ),其他菌株 2 株( 15.4% ),合计 13 株。对照组病房卫生评分( 71.46±2.19 )分,手部卫生评分( 68.27±1.36 )分,住院时间( 21.45±5.17 ) d 。观察组病房卫生评分( 92.07±3.64 )分,手部卫生评分( 87.26±2.53 )分,住院时间( 13.54±3.73 ) d 。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 在 ICU 病房多重耐药感染控制中,采取综合干预,可有效减少新发耐药数量,提高感染控制效果,有助于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病房卫生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ICU 管理 感染控制 多重耐药菌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送检的细菌培养标本共计1800份,对其中多重耐药数量、分布等情况,并对多重耐药感染与医院感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结果:检测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共有513株,其中多重耐药占比91.42%(469/513),最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最为常见,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内多重耐药感染多见于呼吸道感染,也会引起院内感染的主要诱因,临床护理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控制多重耐药感染,进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多药耐药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204例使用3类以上抗菌药物的住院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是10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方式进行预防控制,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的是优质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多药耐药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多药耐药感染率、院内感染几率、漏报几率等,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是4.9%、2.9%、3.9%,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医院 多药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效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探讨了肠道群多样性与免疫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介绍了肠道群的重要性,讨论了不同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并以临床疾病案例为基础,分析了群多样性与疾病发展的关联。通过研究发现,肠道群多样性与免疫相关疾病密切相关,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标签: 肠道菌群 多样性 免疫相关疾病 检测方法 临床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综合 ICU收住的 80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相比,实验组发生的感染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患者男,15 岁。阴囊白色丘疹、鳞屑2周。皮肤镜:红色背景下,可见白色圆形结构,表面见白色粉末状鳞屑,中央可见裂痕,刮除鳞屑可见红色基底。刮取皮屑镜检见大量菌丝及孢子,沙氏培养基培养见白色粉末状菌落生长。挑菌落镜检见梭形大分生孢子,鉴定为石膏样小孢子。诊断:阴囊癣。经盐酸特比萘芬乳膏(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Cream)(兰美抒)(Novartis Consumer Health SA,进口药注册证号:H20170081)外用治疗2周后痊愈。文献回顾:检索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查找阴囊癣的相关文献,近10年报道的阴囊癣的文献共8篇,9例患者。结论:石膏样小孢子感染所致的阴囊癣好发于我国青春期免疫功能正常男性,真菌学检查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石膏样小孢子所致的阴囊癣对特比萘芬及唑类抗真菌药物敏感。

  • 标签: 阴囊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我院综合 ICU收住的 80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实验组实施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结果相比,实验组发生的感染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应用 PDCA循环法感染防控管理,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