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技术重建肩关节对新鲜肩关节Ⅲ度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新鲜肩关节Ⅲ度脱位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对照组(40例)及研究组(40例)并分别采取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与双技术重建肩关节治疗。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间隙。结果研究组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肩关节间隙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2.5%,低于对照组15%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技术重建肩关节可以取得与锁骨远端钩钢板治疗新鲜肩关节Ⅲ度脱位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其安全性更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手术在临床治疗肩关节脱位的疗效差异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关节脱位患者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行常规锁骨钩钢板手术,研究组行关节镜下带袢钢板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肩关节疼痛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研究组围手术期指标、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带袢钢板内固定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痛感轻,更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康复,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带袢钢板 锁骨钩钢板 肩关节 关节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轴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了我科近2年来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患者85例,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根据AOFAS踝关节-后足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平均得分为91.4分(73-94分),优良率为95.1%;结论:轴技术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理念具有创新性,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轴锁技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肛肠注射脱法在对重度痔疮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起到的疗效;方法:从医院中选取部分患有重度痔疮的病人作为探究对象,采用中医肛肠注射脱法为其治疗,并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观察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病身体状况要明显优于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重度痔疮患者的过程中,中医肛肠注射脱法医疗效果显著,创伤较小操作简单便捷,利于身体恢复住院时间较短,正因具有上述特征故而值得在临床领域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肛肠注射固脱法 重度痔疮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细胞浓度对相法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4月份到2022年4月份身体健康人10例O型Rh(D)阴性、10例AB型Rh(D)阳性,在抗凝管中加入适量静脉血,将AB型与O型血液配制为不同高低浓度红细胞悬液,采取相法开展ABO血型正定型与Rh(D)血型鉴定,与此同时,以10%浓度红细胞浓度作为对照,探讨假阳性与假阴性出现状况,以及假性结果发生时红细胞抗原的浓度。结果:利用红细胞悬液为10%的浓度作为参照,高浓度组的红细胞抗原浓度超出26%出现了假阳性,低浓度组红细胞抗原浓度低于3%出现了假阴性,具体见表二。高浓度组当中,出现假阴性期间,抗A孔的表现更加显著,低浓度组当中,发生假阴性期间,抗B孔和抗D孔表现较抗A孔更加显著。结论:红细胞浓度,针对相法ABO血型正定型,包括Rh(D)血型鉴定有一定影响,并且高低浓度对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抗原能力影响也不同。

  • 标签: 固相法 红细胞浓度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托槽正畸术在治疗青少年牙颌畸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自托槽正畸,B组采用传统托槽正畸,治疗90d、180d后观察两组的正畸效果,评价自托槽正畸术的正畸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体时间、治疗期间复查次数和溃疡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舒适满意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托槽正畸术治疗牙颌畸形患者,能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查次数,降低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在改善牙周指数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 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肩关节脱位诊断中MR影像诊断技术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1年12月入选的96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CT诊断,观察组采用MR影像诊断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指导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诊断97.92%,高于对照组85.42%,误诊漏诊率2.08%,低于对照组14.58%,P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诊断 MR影像 诊断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老年肩关节脱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关节脱位治疗的40例老年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复位固定治疗,研究组采用袢钢板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功能评分 (Constant)、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结果:研究组术后12个月前屈上举活动度、外展上举活动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老年肩关节脱位治疗中均能取得良好效果,但袢钢板复位治疗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且创伤小、疼痛程度较轻,患者预后恢复更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肩关节X线轴位投照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根据X线拍照技术,将常规拍摄肩部应力负重位X线片和前后位X线片的划分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联合肩关节X线轴位片的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锁骨远端后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轴位投照技术,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X线 轴位投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改良肩关节X线轴位投照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3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时间2021年04月-2022年04月,根据X线拍照技术,将常规拍摄肩部应力负重位X线片和前后位X线片的划分为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联合肩关节X线轴位片的划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锁骨远端后移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诊断中应用X线轴位投照技术,能够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X线 轴位投照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交髓内钉早期动力化治疗对下肢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入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12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交髓内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对比良优率:观察组良优率为100.00%,对照组良优率为93.65%,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2例(3.17%),对照组不良反应11例(17.46%),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髓内钉治疗方式可以改善下肢骨折患者病症,为了巩固疗效临床可以联合早期动力化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良优率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早期动力化治疗 下肢骨折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顽固性皮肤病临床上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不堪设想的痛苦。自拟宣肺护营解毒汤治疗取得了一定经验, 现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商榷。

  • 标签: 临床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新生儿NRDS(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固尔苏结合BiPAP(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的疗效。方法:抽取60例患儿,均确诊为新生儿NRDS,本次调取均为2020.06~2021.06内,以随机均分方式分组对照,设置2组。2组均采取尔苏治疗,其中结合BiPAP治疗分析组,结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对比组。比较组间治疗情况及并发症指标。结果:相较于对比组数据,分析组总并发症率、通气、氧疗、住院等时间指标结论更优(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新生儿NRDS中固尔苏结合BiPAP的疗效确切,即可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加速康复进程,安全可靠,可做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固尔苏 经鼻双水平正压通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带髓内钉固定疗法,做好效果观察和分析。方法:通过选取下肢创伤骨折患者共计60例,将下肢创伤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人数分别为30例,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带髓内钉固定疗法,做好效果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相关恢复指标比对,观察组情况明显改善(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评分分析和比较,经研究表明,对照组、观察组下肢功能差异不大,下肢功能中观察组具有一定效果,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在下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中,采用带髓内钉固定治疗后,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并促进功能恢复,在加快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恢复的同时,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下肢创伤骨折 骨不连 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螺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交髓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致2013年收治的86例胫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钢板内固定术,实验组予以交髓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踝关节康复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呈现大幅提升趋势;实验组并发症发生风险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交髓内钉技术治疗胫骨骨折较钢板螺钉内固定具有明显优势,显著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使得患者踝关节功能获得明显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胫骨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交髓内钉及微创经皮钢板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2月~2020年12月研究期间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抽签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交髓内钉治疗),实验组患者(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分析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数据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临床数据对比(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结果:对胫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等术中临床数据,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优良率等术后临床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干骨折患者实施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后,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水平,治疗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微创经皮钢板 胫骨干骨折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