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中药对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疗效以及发展前景。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用“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临床治疗新冠”“连花清瘟”“清肺排毒汤”等关键词进行搜索,查阅相关文献,阅读比较试验方法与数据,得出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进展以及中医药临床治疗未来发展前景。 结果 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5篇,纳入13篇作为本文的参考文献。其中高频次用药2篇,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临床疗效对照试验2篇,回顾性研究1篇,清肺排毒汤临床疗效4篇。虽然相关试验以及文献数量可观,但多是样本含量不高,对照组试验设计较少等问题,还需进一步完善试验步骤以及试验方法。 结论 相关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临床试验表明中药对于新冠肺炎患者可能有一定的治疗康复作用,大样本试验以及规范的临床试验可以增加中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信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药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爆发,对于全球公众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当前疫苗接种成为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的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科学家们针对于2019-nCoV病毒特征的研究,并且开展了动物模型的建立、免疫应答的检测、候选抗原体的鉴定以及疫苗的试剂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新型冠状病毒的内心几乎涵盖了当前疫苗研究的所有形式,对于疫苗的形式多样,但是这个过程具有规律可循,从而更好的保证疫苗的有效性。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科学认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CT表现及转归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对不同阶段CT征象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14例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CT均发现病灶:以双肺胸膜下多发磨玻璃影为主,常伴实变、增粗血管影、细网格影及条索影;其中“白肺”1例,胸腔积液2例。复查CT:8例病灶逐渐吸收;1例病灶先实变缩小,边缘变平直,再次复查吸收变淡;2例原病灶吸收的同时其他位置出现新病灶,分布及密度特点与原病灶相近,其中有1例新发病灶从肺外周向中央扩散,随访发现新老病灶同时吸收。空气支气管征、纤维条索和胸膜下线常见,少数可出现叶间裂增厚或胸腔积液;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COVID-19的肺部影像转归形式多样,如炎性反应滞后、严重者可出现“白肺”、病程较短者可由早期直接进入消散期。CT诊断的作用在于早期病变的检出、动态演变的观察、疾病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底到3月份黄石市中心医院共收治的28名重症患者,收集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分析血气分析的特点及与疾病 的关系。结果 新冠重症组Ca,pCO2,pO2,Hct,Hb,O2CAP,a/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重症组pH,a,La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冠康复患者和生存者ICU后期动脉血气分析参数值的变化:新冠康复患者PH值、肺泡氧分压(a)低于生存者ICU后期新冠重症患者(P<0.05),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肺泡氧分压比值(a/A)高于ICU后期新冠重症患者(P<0.05)。结论 新冠重症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对照组波动显著,血气分析参数值的变化可以准确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肺通气换气功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 血气分析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新冠肺炎期间发热门诊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在2020年1月至4月新冠肺炎防控期间筛选28例护士进行分析,其中14名护士选自发热门诊,作为观察组。另外14名护士选自非发热门诊,作为对照组。使用恐惧和焦虑自评量表分析两组护士心理状况,然后给予观察组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心理情绪变化。结果 观察组护士负面情绪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护士护理后负面情绪较护理前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冠肺炎传染病防控期间,发热门诊护士心理压力较大,应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进行缓解,以保证护士正常工作以及身心健康。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士 发热门诊 心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结果,了解该病毒流行趋势,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100例来源于2021.1-2021.12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样本开展检测,经检测发现阳性例数共60例,分析阳性结果的基本资料。结果 60例阳性标本中,以发热症状最为多见,共45例,发生率为75.00%,其次便是咳嗽、干咳、咽痛与头痛、肌肉酸痛,各有25、15例,发生率为41.67%、25.00%;发病后7d阳性例数共40例,占比66.67%,发病后14d阳性例数共55例,占比91.67%。结论 核酸检测在防控2019-nCOV传播工作中效果显著。

  • 标签: 新冠肺炎 核酸检测 阳性病例 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本文从四方面浅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护理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预检分诊护理管理模式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接诊的1000名患者进行分析,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行人性化的预见分诊护理管理,而对照组就实行常规的预检分诊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对预检分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人性化预检分诊护理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然高于实行常规预检分诊护理管理的对照组,差异含统计学价值(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预检分诊 人性化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门诊采取预检分诊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是2020年1月-2021年1月,研究对象是到门诊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2020年1月-2020年6月来就诊的50例患者为参照组,2020年7月-2021年1月来就诊的50例患者为实验组,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预检分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不良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好于参照组,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门诊采取科学的预检分诊护理,可以让就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门诊 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旨在探究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参考。观察不同类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差异,评价其对肝脏功能的损害程度及其预后影响。本研究纳入我院收治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68例,旨在探究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对其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观察肝功能损害程度。在这68个确诊病例中,有56个患者属于轻型或普通型,而另外22个患者则出现了肝功能的受损;共有12名患者被诊断为重型或危重型,其中11名患者出现了肝功能受损的情况。其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相比,其肝硬化程度较轻,且合并基础疾病越多,发生肝功能损伤几率越大。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超重或肥胖、重型、危重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对这些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检测、评估和治疗。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MSCT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2019年年末,以我国武汉为中心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方舱医院是一种机动医疗场所,具备紧急救治、临床经验等多种功能,为达到快速控制疫情的目的,从2020年起,我国在全国各地均建设不同规模的方舱医院,其中高原地区的方舱医院与平原方舱医院面对的外部环境差异巨大,对护理管理的要求也相对较大。鉴于此,文章就近两年所发表的高原方舱医院护理管理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做如下总结,为后续临床研究者深入探究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高原方舱医院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对策疗效。方法:我院2022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实施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随机抽取2021年10月-2022年3月124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新型冠状病毒保本采集过程中是否开展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将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62例:未开展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而行常规干预)与实验组(62例:开展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病毒标本采集不合格率(3.23%)显著低于对照组(45.16%),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标本采集 全流程护理质量控制 对策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型)36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激素治疗组,其中常规治疗组20例予以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激素治疗组1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观察两组病人体温正常时间、咳嗽症状积分下降时间、氧合指数上升时间、肺部CT吸收时间。结果 激素治疗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体温正常时间、咳嗽症状积分下降时间、氧合指数上升时间、肺部CT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病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不同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供实验室参考。方法 收集绵阳市一例阳性患者不同时间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痰液标本和粪便标本,涉及强阳性和弱阳性和阴性,选取6种国产试剂(A~F 试剂)平行检测,进行RNA 提取和扩增,根据各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其性能。结果 A,B,C,D 试剂检测结果(ORF1ab 和N 基因)均为阳性,E 试剂未检出阳性对照未检出,用其阳性对照作为样本加入A试剂同样是阴性结果,所以该试剂该批次质量存在问题,本次实验结果无效,没有进行比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护士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择80名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的护士,随机分组各40名,对照组中的一线护士均接受工作规范和安全管理,观察组中的一线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一线护士的工作状态评分、安全责任评分、管理遵循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 一线护士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护士的心理压力相关因素。方法:基于基础信息调查、心理压力调查、新冠疫情知识调查等项目,以抽样的方式统计了某区域中100名护士的时机情况,判断护士新冠疫情生成的心理压力和哪些因素有关。结果:对知识的掌握、社会支持情况、年龄、婚姻情况、学历等,作为影响护士心理压力的单因素,p

  • 标签: 护士 新冠疫情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信阳市收治的92例新冠病毒肺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中药清肺排毒汤加减治疗,3天一个疗程,分别观察每个疗程后中医症候消失情况,3个疗程后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对比实验室指标变化。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发热、咳嗽、咽痛消失率高,但腹泻、恶心呕吐、纳差、失眠较前稍增加;三个疗程后患者发热、咳痰、喘息、咽痛、肢体酸痛、腹泻症状完全消失,而咳嗽、胸闷、气短、恶心呕吐亦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淋巴细胞百分率、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血沉较前明显下降但尚未恢复至正常值。从中医证候评分看,总有效率92.4%,无死亡病例,所有轻型、普通型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型、危重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指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肺排毒汤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