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粥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同期到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RI、PI、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处,其中,稳定斑块57处,占比45.24%,易损斑块69处,占比54.76%,前者略低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稳定性以及新生血管血流状态、微灌注状态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病情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依照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38名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在治疗期间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理念对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组(在治疗期间采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本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来说,干预组中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好,整体感受较好(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治疗中需要重视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护理干预的开展,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情况的掌握程度更高,从而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护理分析 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选择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通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最为普遍的两种入路途径。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早期患者动员、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显着的术后舒适性、进入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另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死亡率和中风率也可降低[1]。虽然桡动脉通路有许多好处,但血管并发症仍然存在,其中包括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夹层,隔室综合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以下以RAO代称),RAO是经桡动脉通路介入术中的一种容易忽略且可能是令人十分棘手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及治疗桡动脉闭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桡动脉通路 并发症 桡动脉动脉闭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颈动脉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将9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在入院之时都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在该项检查的前后一周时间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其中包括50例冠心病患者和40例没有冠心病患者,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以及冠心病组内不同病变支数之间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IMT、斑块积分和Gensini积分的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内对比,同单支病变组相比较,2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患者的上述几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进行间接性地反映。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相关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采取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纳入的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有30例。两组分别采取常规疗法及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选择性眼动脉介入溶栓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凝血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疾病特点,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期间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4例颈动脉狭窄疾病患者,均采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随机法分组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各47例。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知情同意参与。结果: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伤口血肿以及脑过度灌注发生率4.25%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预见性护理 术后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PTRA)在治疗肾动脉狭窄中的中长期效果。方法:研究采用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2020年6月-2023年6月患者40例,通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对照组患者将接受传统的常规治疗,在实验组患者将接受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肾功能改善、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实验组在血压控制、肾功能改善、复发率、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因此,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肾动脉狭窄的方法。

  • 标签: 经皮腔内肾动脉成形术 肾动脉狭窄治疗 中长期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严重致死性退行性血管疾病,其特征是主动脉直径增加超过50%,或腹主动脉直径>3厘米,好发于肾下段。破裂后死亡率高(>80%)。主要的致病因包括吸烟、年龄增加、男性、种族、家族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腹主动脉瘤的主要并发症是主动脉破裂,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50,000-200,000人死亡。本次研究笔者就腹主动脉瘤治疗现状实施综述。

  • 标签: 治疗 腹主动脉瘤 外科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方法:以数字表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8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4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基础组与研究组,每组47例。基础组产妇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子宫卵巢动脉血流及卵巢功能都显著优于基础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出血患者接受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临床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产妇的子宫卵巢动脉血流,不会影响其卵巢功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产后出血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采取升主动脉加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患者60例为对象,根据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2组。结果:观察组术后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情绪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升主动脉 全主动脉弓替换加象鼻支架植入术 术后护理 干预效果 研究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异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 2019年 1-12月在我院接受椎动脉检查的 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椎动脉异常检出情况。结果:本次 268例患者中 63例检出椎动脉异常,检出率为 23.5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准确的测量椎动脉管径、血流速度等情况,对于其异常筛查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椎动脉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 筛查